不因外界嘈杂丢失内心信仰:“雨中看世”,帮助他人同时救赎自己
不要因为外界的嘈杂而丢失内心的信仰。
这可能是我看了题主“雨中看世”这篇小说后的感想。
但其实还有另外一句话是我想说的,那就是“帮助别人的同时救赎自己”,这也许是这篇小说的主题。
首先,我来评价一下题主这个人吧,挺幽默的,知乎提问就是“每日故事 第七天 平生最认真一次创作 求万人批评!!?”,其实满难的,因为这个题目,我估计是很难到万人批评的,这么说吧,能够有100个人回答,已经算是比较火了,对于找人评文的提问来说,新人的话,算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了。
我好奇之下,也看了一下您的文,谢邀。

其次,我觉得你这方面是有天才的,而这种天才,并不是说言语的笨拙或者词语上面可能有不通达或者还不够考究的地方(我以为这些你可以通过背诵成语词典或者其他词典而纠正自己在一些用法上的问题。),但我看重的是这篇文章内涵,我觉得可以。
(也许我这么说,会让不少人觉得,欸?……这新手好像很多地方,还不足哦?但我恰恰认为,应该看到每个新人的闪光点,而当我看懂的时候,我也有所收获。
当然,很多大佬也很厉害,我实际上也只能算一家之解。
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那么,现在进入评文阶段。
我将这篇文章,进行解析的话,我可能首先是跟大家一样,会看到一些语句上的不足,可以看出作者是新人。
那么我也提供一点我的参考。
我关注的点倒不在于“下一站下车”或者卸掉程序员这一负担(因为我记得原来我上大学那会儿,乘坐公交车,司机跟我们都满熟的,然后我们直接说,下一站下车,然后他会停,有时候会出现,那个公交车,司机赶时间,然后直接就冲过去,不停了,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种情况,但曾经我见过这种情况,一般也是比较晚的时间段了,车上也没什么人,然后司机的话,有的站他就不停了,因为一看,那个站点上没人,就会不停,又比较晚的话,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仅仅是当时所见。不代表所有,也不代表现在。),至于“卸掉程序员这一负担”,我倒也看见有人说过,但因为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看的,所以我主要提供那个“下一站停车”的参考,我不知道这个我说的例子,是否有用。
“卸掉程序员这一负担”,我倒也见过程序员这么说过……具体看大家分析吧!
(毕竟我想到的是也有“卸任”这个词,所以加上以前看过,因此我想说,这个说法,是否可以?……大家可以探讨一下。)
(其他地方我倒没有特别去在意了,因为主要我的确感觉到作者在运用词汇上,有些“不寻常之处”,好像不是我们平常用法,所以我会找一些特例,看看能不能用。
用法确实有些不太一样。)
知友“陵光”推荐了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这个的确值得一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分享。)
那我现在也顺便“抠”一下“字眼”吧,因为我的确也有我这边觉得我没怎么找到“特例”的地方。

比如,这个“一路嗡鸣”,前面说到这个人不太舒服,那么是这个人一路,脑子里“嗡鸣”呢,还是车“嗡鸣”呢?感觉少个主语。
另外还有就是“焊死”,这个比喻非常特别,然而,像是“什么”焊死呢?我感觉得说明一下,不然,显得好像又少了个“主语”一样。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主角的问题,其实我原来帮人看网文的时候有发现有的作者尤其是新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创意很好,然而因为缺乏锻炼,所以在写作当中,他们往往会一个文章或者一个章节里面出现多个人物,但这多个人物,你会感觉没有主次之分。
看起来你不知道哪个是主角,会有这种感觉。
而这种感觉,一定是要避免的。
也就是主角的唯一性,我个人觉得相比较语句或者词语的锤炼或者常规化或者让人能够理解方面来说,这反而在其次,关键还在于要让人知道哪个是主角,不要产生主次不分的感觉。
即便是双男主这种,比如《大唐双龙传》或者其他类型的小说,比如《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当然,《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里面,男主是福尔摩斯,而那个“我”是华生,算是配角,但你仍然感觉得到主角的力量。尽管一个是讲述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分享:林峰、吴卓羲版《大唐双龙传》,原作者:黄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分享:《大唐双龙传》,TVB版,唐宁饰演:师妃暄。)
即便《大唐双龙传》里面有两个男主,但会让你感觉到,这两个都是男主。
而你目前这个小说看起来,就显得好像没有任何人是男主,或者任何人是配角。
好像不存在一个角色给人的感觉,是主角或者怎么样,看起来又人人是主角?……这个我很难形容。
但我感觉你真正要对付的是这个技术上的操作问题,要让自己的文章出现一个主角,无论是一个还是两个主角,它一定是集中的,以人物为主线,而让人看出来,哪个是主角,哪个是配角,就算两个都是主角,也一定要给人主角的感觉。
而不是看上去,没有聚焦。
没有人物在串联主线,让人感觉到人物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而不是一个词句的摆设。
(具体你去对比一下其他感觉,比如人物出现,你对焦自己这边,找找感觉,这个是技术性的操作问题。)
我觉得有的问题,大概主要是上面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词语的方面问题,这个你要注重考究的话,多去背诵成语词典或者多背诵一些字典也行,可以让你的语句变得更加精炼化,也合理化。
(包括主语的问题,等等,这些也可以通过字典或者词典运用,得以熟悉而能够娴熟运用。)
而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主次的问题,能够给人感觉到的主角或者配角的力量,或者都是主角,你能否让人感觉到这是主角,只要还是在这里。
我觉得这个可能对你来说,是主要的技术性问题,这是首要的,词语方面还在其次。
然后再来说说你的优点。



优点一:
你掌握了以人物简短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能力。
实话说,不错。

优点二:
你对整个故事是有设计的,尤其最后是可以看出,整个故事最后是有反转的,不但有反转,从之前开始到后面,其实都有故事情节穿插,到最后也仍然有故事情节展现(我觉得这个是特别棒的一个地方),最后来个反转,反转之余,还给人留下哲味,从这个道理上来讲,我觉得特别了不起。
(而我认为作者这种设置,其实超越掉了之前技术上的能力不足问题,而让我觉得,是可造之材。
应该可以努力、努力,还是不错的。)
那么再说一下,我看到你对整个故事的设计,应该是有三个转折:
第一转折:一个人虽然失业了,但是仍然关注社会现实生活,比如:反扒,这体现出了这个人的善良,虽然在生活重担之下,但仍然没有失去初心,尽管自己人也很难受,但他心中正义仍然在。

第二转折:张枫在帮助王富三过程中,除了关注到他偷窃的事实,更关注他为什么而偷窃,然后请他吃饭。
而在聊天过程中,张枫因为王富山喜欢吃饭而找到了或者说确认自己的梦想,他想当大厨。



第三转折:张枫以为王富三带着他的钱跑了,却没想到因为他发烧了,所以王富三帮他买药了。
他意识到了人间的美好。
(实际上,我以为这种人间的美好,对他来说,可能不仅仅是这种“失而复得”虽然其实也没失但是买药的钱,这种心情,实际上也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理想的一种回归,也就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任何时候,不丢失梦想的从容。
而他从王富三身上得到的,可能并不是说仅仅帮助他人而得到的一种喜悦,也让自己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一种确认,以及对精神上一种理想向往的坚定,从而继续走下去。
所以可以说,他帮助王富三的同时,也救赎了自己的灵魂。)

那么根据以上三个转折看来,我以为作者是富有这方面天才的。
他有欠缺的可能是技术性上的一些不足,但是在人物,整个故事设计上,可以说是具备它一定的生活内涵。
我认为这个故事设计得不错,作者是一个灵魂思考者,我认为这样的作者,是可以继续走下去的。
因为一个好的故事,实际上并不仅仅只有文笔的不错,应该还有它的思想内涵。
而我从中看到这个人对生命,对生活,各方面的一些思考,而我认为这恰恰可能是小说创作者,很容易丢失或者忽略掉的,但他没有。
作为新人的话,我认为很了不起。
希望,进步。
(以上,是我对“雨中看世”题主的这篇小说的评析,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谢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