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6米桑皮纸长卷“走”进米古里

2022-01-04 13:17 作者:有宝喂糖糖  | 我要投稿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李莉报道)展示《非遗桑皮纸制作技艺》长卷,在桑皮纸上签名互动,书法家现场写“福”送“福”……2022年1月2日中午,新疆国画院携16米《非遗桑皮纸制作技艺》长卷走进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米古里西域水游城,向群众展示桑皮纸文化、送去新年祝福。

观众拿“福”字和新疆国画院书法家合影。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米古里西域水游城是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新兴文旅综合体,建有大型室内人工河道,并在河道两边打造了8个历史时期人文景观,将新疆特色文化与水文化巧妙融合。

  “这就像是新疆版‘清明上河图’。”仔细端详长卷,观众高华廷惊叹不已。他小心翼翼地触摸着现场展示的原生态桑皮纸,“我听说过,但还是第一次见到。木纤维比较明显,纸张厚度不太均匀,有厚有薄,有一种古朴的美感。”

书法家为观众写“福”字。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80岁的窦融江是新疆诗词学会会员,退休前是一位历史教师,他感慨地说,桑皮纸制作技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被好好保护、传承。

  桑皮纸展示台旁边,新疆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魏宝山、新疆国画院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张蓦、新疆国画院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马兴元挥毫泼墨,写下一张张“福”字后,又应现场观众的需求,创作赠送20余幅书法作品。

      “晾一晾,干一干,等春节时,这张‘福’字就贴在咱们家大门上。”69岁的洪常玲喜滋滋地对老伴说,“书法家写得太好了,真是谢谢他们啦!”

观众观看《非遗桑皮纸制作技艺》长卷。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宫继兰是水游城里的工作人员,她请书法家写了“和气”二字。“社会要和谐,家庭也要和谐,我要把这两个字装裱后放在客厅里,和气生财。”

小观众拿手机拍摄《非遗桑皮纸制作技艺》长卷。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此次活动是桑皮纸上的魅力和田——北京·新疆书画作品展乌鲁木齐巡展的延伸。”魏宝山介绍,“考虑到有些群众不方便到美术馆里去观展,我们将桑皮纸、长卷送到基层,让更多群众感受国家级非遗项目新疆桑皮纸的魅力。”

责任编辑:秦金俐

16米桑皮纸长卷“走”进米古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