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开会时意见相左发生冲突时总觉得对方是个傻子怎么办?

2023-06-21 16:22 作者:bili_65288873918  | 我要投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早晨刚进办公室,表情是这样的:轻松,有礼貌。

一旦开会,遇到一些怎么也说不明白,说不通,意见相左的队友,我就……炸毛,于是一场“讨论”就演变为“冲突”。



在“冲突”这个行为维度上q

背后的思考

关键点:人与人之间

在人之上的鸿沟你就认了吧

如果我们可以理解人和人的深刻不同就是认知差异,而且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明显的答案或对与错——我们就会明白在各种冲突中并不总是有明确的标准能去判断黑与白,对与错。

甚至说,绝大部分冲突是无法刨根究底找到所谓的“答案”——只有“不同的观点”,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

既然没有答案,也没有对错,那我们是否做一些什么能推动“炸毛的冲突”转向为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冲突”呢?



我的实战经验:如果双方都能够假设对方是带有积极的意图,并着力推进向前,将会有所帮助。

我在16年的管理咨询以及讲授与人的认知相关的课程中学到了一个关键,那就是人类认知中有很多灰色地带,解决冲突可能并不总是有明确的、对错解决方案。

大家应该有这个体会吧,当事人双方往往对同一件事情有完全不同的两种视角和描述版本,很难判断相信谁的哪一段。

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是这个意思,视角不同,认知不同,性格不同,教育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最后得到的信息不同。而两人都不会从他们的立场上让步,而且我们也永远也无法了解事情的真相。


着力向目标推进

在这一点上,很多年前,我是偶然从一位优秀的领导者那里学到的(作为顾问参与一个重要决策会议)——当会议中的两人产生巨大的冲突时,她高声暂停了双方,清晰的说也略带情绪的说,“大家如有疑问很正常!有冲突很正常!但请你尝试假设你对面的同伴绝对是对这件事抱有最积极的、最善良的、要解决事情的意图的。这点信任都没有,咱们这个团队还能干下去吗?” 

这句话一出口,很像灭火器,我看到争执到面红耳赤的双方,突然就停住了,本来已经站起来的两人,缓缓坐下,喝下一口水,突然间他们所有参加过的叫人如何”管理情绪“的课程技巧突然起了作用。

其中一人正要开口,另一个人抢了先”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对你没有意见,我明白你对于预算的考虑,我只是很担心这个工程的推进方式受到极端大雨天气的影响,拖慢我们的进度……“

另一位说,”明白了,原来你是如此的担心这个问题,我想我们不如看看过往雨季的分析数据,看看哪里可以规避风险?“

就这样,团队的两位核心成员带领团队有了前进的道路。双方都非常尊重对方的计划能力和判断力,并立即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步骤。她(领导者)说,“不到那一天,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的真实情况。两名的想法都同样有价值,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到达100%的绝对正确。保持信任,保持怀疑,保持沟通,持续行动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

结果就是,这个团队能够把冲突抛在脑后,建设性地向前推进。事实上,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并没有再次出现,工程的车轮不停地转动起来。

超  越

多年来,这种方法不仅在管理中有效,生活中也一样。

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出现两个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不同的情况,而事实或者答案可能很难找到——例如,老父亲老母亲为了孩子是否应该去学习一个硕果仅存的课外班争执的时候。灰色地带比比皆是,我们都通过自己的经验来看待事物。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对方带有积极意图并朝着目标继续前进可能是一个更明智的做法。

这是一个完美的答案吗?不,不存在完美和绝对正确答案,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是一种相对来说,简单、合理、可行的方法——特别是当其他方式完全不明确时,这是一种积极的、健康前进方式。


以上经验来源?

来源于我们为企业领导团队提供咨询服务的经历。

我相信有一个有着超强凝聚力,能超出想象达成目标的高绩效团队是每个领导者梦寐以求的事情。VUCA时代,团队协作才是企业的终极竞争优势,凝聚团队五项行为提供了一套方法论和实践机会。

团队可能会遇到一些我们叫做“表层问题”,例如:开会时候领导唱独角,他人不作声;讨论热闹,没有结论,反复开会,不了了之;对决议不明确表态,也不向下传达;会上不说,会后吐槽……

以及一些“深层问题”:领导者没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成员个人诉求沟通不够充分;共同目标,战略,优先级,资源,权责利等不清晰……

表层问题深层问题往往会交织在一起。凝聚团队的五项行为(简称5B)来源一本书叫做《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书里提供了一种有层次的思考框架来分析问题背后的问题,厘清表象与本质,有针对性地梳理和解决问题。

简单说,团队成员之间有基于弱点的信任,才敢于围绕意见展开建设性冲突,充分表达不同观点,这样得到的承诺才会是清晰和有认同的承诺,有了真正的承诺团队成员才能彼此追责相互提醒和监督,从而实现共同结果。五个行为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每一个表象和深层问题都可以归纳到五个行为中的某一项上。

每个团队情况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就是“诊断”的意义,然后根据每个团队在每个行为上的“健康程度”来酌情“下药”。欢迎大家与我们联络,为团队提供一些诊断。

外部环境已经不易,内部团队内耗不起。



开会时意见相左发生冲突时总觉得对方是个傻子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