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代表性的南京特色小吃(八)
前面连续七期给大家介绍了南京特色小吃中的鸭血粉丝汤、盐水鸭、蟹黄汤包、鸭油酥烧饼、牛肉锅贴、桂花糖芋苗,梅花糕、桂花糯米藕、皮肚面、状元豆、六合珠子、六合猪头肉、瓜埠赖月饼和什锦豆腐涝等十数种南京小吃。小编今天继续为大家介绍南京地道经典的特色美食。
十五、青团子

青团子从前是江南地区清明节扫墓用的祭品,相传青团子是用雀麦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变为碧翠色。也有用青菜汁,或者清明茶或艾叶粉,除此之外,还有鼠麴草、马兰头、泥胡菜等,过程倒都差不多,以此用来包入豆沙或枣泥,再用芦叶垫底入笼,蒸熟即成。清代人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载了青团的制作方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可见其历史较悠久。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深得苏南地区人民的喜爱。
相传太平天国时期有一年清明节,忠王李秀成的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其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才得已暂时逃避。没有抓到陈太平的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 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青团就这样流传开来。
《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可以抗病毒、止血、祛痰、平喘、镇静、抗过敏和护肝利胆,春季食用艾叶做的青团子,还能去除寒湿,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十六,桥林茶干

桥林茶干是南京的特产之一,豆腐的保健功能可谓众所周知,尤以蛋白含量之高而广受青睐。据研究证明,茶干的蛋白含量还要高于豆腐,是减肥最佳食品。
桥林茶干,古称五香干,是桥林传统特色产品,始于清代,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茶干以选料精细、制作讲究、工艺严格著称,在苏、浙、皖久负盛名。
清朝期间,桥林有十多户豆腐店,其中倪天荣在镇南街开设的豆腐店,店号“倪大来”,做出的五香干质优价廉,生意颇旺,在全镇小有名气。后来,高薪聘来山东做豆制品的名师,从此后,做出来的五香干名声大震,倪天荣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民国18年(1929),倪天荣病故后,其子倪定友继承父业,采用祖传秘方生产五香干。
新中国成立之后,五香干改名为“桥林茶干”,实为地方特产,曾以地方风味入选《中国食品大全》一书。1986年,桥林茶干经南京市鉴定,被列为当年南京十大特产之一。
感谢大家的支持,后面还继续会为大家介绍南京系列特色美食,请关注我,每天都会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