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铁规划杂谈】02 泉水、马桥子,金家街的腾飞之路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讲述了大连地铁的最初的成型之路。讲述了这个城市在20世纪时对地铁所做的一些畅想

那么,千禧年后,大连的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终于成型。
大连快轨,横空出世

2000年9月《大连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中规划的大连快轨3号线(今大连地铁3号线)开工建设。由于建设地铁需要发改委的审批,而此时的大连并不符合修建地铁的条件,故大连市政府采用“快速轨道交通”的名义,依照地铁标准建设该线路。
此时的大连与长春的情况颇为类似。但是此时的大连经济比长春要好很多。以及规划的“快轨列车”由于当年走行多为荒地。除椒金山隧道外,全部由高架及地面组成。而此时的大连经开区由于产业及配套岗位入驻,已经形成多点大规模工业集群。资金问题也较好解决。甚至此时的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也颇具规模。此时的大连人民也相对享受到了“旅行自由”。
当年一举建设到金石滩后采用小交路的“超前规划”不可谓不成功。成功的将节假日旅游与居民区及工业区的通勤结合为一体,做出双赢的举动。而大连周边这些城市对于市郊旅游区的联通确实晚了很多。
比如说
沈阳东陵、世博园(1号线东段2026)丁香湖(10号线2020)沈北花海/方特 (2号线北段2018)
长春净月(3号线净月段2007)北湖(8号线2018)
哈尔滨太阳岛、冰雪大世界(2号线2021)
青岛唐岛湾、大珠山(13号线2018)北九水、北宅,温泉东(11号线2018)崂山大河东(4号线2022)
济南园博园(1号线2019)龙洞(3号线2020)千佛山(本质不属于郊区但是也是旅游资源4号线2026?)
(济青哈三市较为特殊,由于市区旅游资源过于丰富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形成较大规模城郊旅游度假区的存在。有关这个问题,日后会写文章陈述。)
甚至包括大连另一个5A 虎滩乐园(5号线2023)
下面我们回到正题,3号线给大连带来了什么
01 马桥子的腾飞
由于此时的开发区刚刚形成规模,虽有成型的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尚不完善,只有昌临,开商等相对满足日用品的商场。此时的开发区,完全不成熟,甚至只能作为一个“开发区上班,市里回家”的状态存在。(这一点和天津与塘沽很像)而这时大开之间,公交车尚不完善(直到2021年,2001路仍没有表现出其该有的表现,在经过重组后,2001路原有的9家公司全部退出经营,取而代之是在大连金普新区以优质服务闻名的昌赫客运,他又将这条线路书写怎样的传奇呢)地铁的出现,让两地的通勤变得便利。同时,开发区湾里地区开始发展。但是由于决策失误,地铁3号线这里留下了一个大问题至今仍未解决。而沈大高速与鹤大高速的联络线大窑湾疏港高速的开工修建,也让开发区的商品对外运输不必绕道后盐或金州。00年代,是开发区的黄金十年。在别的城市老城区还没有地铁的时候,开发区在这时已经体验到了轨道交通的便捷性。此时的大连开发区。在国内不仅可以跟天津滨海,上海浦东有争一争的资本。在国际舞台上也显露头角。经过十年高速发展,大连开发区迅速发展为一个成熟的城区。成功为三号线巩固的客流,也为未来三号线的扩能改造提供客流基础。开发区、金马路两站成为开发区西部居民入市重要枢纽。
02 小交路的无奈
由于三号线总长度过长。双D港产业园此时没有形成太大规模,金石滩更是除了节假日完全没有客流。此时小交路的出现,成功避免了开发区东部发展不足,客流资源的浪费。不过,当高城山、湾里地区日渐成熟后。以及3号线本身信号问题,保税区小交路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03 泉水平地惊雷起
“2000年前泉水板块到处是一些低矮的民居,城市化氛围较差,居住状况非常恶劣。2002年后陆续有商品房投入市场,新型企业、金广房屋开发公司的入驻,区域的商品房市场开始萌芽;2003年,龙畔金泉二期、锦泉源和泉水奥林园的开发,区域市场关注度开始有所提升,商品房市场开始起步;2004年,富士庄园、美域盛景、骏腾名苑的相继入市带动了整体区域市场的热度。在大连“西拓北进”城市发展战略实施后,泉水区域正向综合新区转变,尤其是2007年以来,区域商品房项目逐年递增,住宅品质和生活配套明显提升。现在,这个位于大连北部的区域已经成为大连近年来成片开发最大规模的居住区。”
随着地铁带来的便利性,泉水成为00年代大连最大的赢家。位于大连市区和开发区的中央,没有金家街被山体阻挡,城区老旧难以更新。没有后盐夹在高速路与快速中间的尴尬,腹背受限。而大连湾似乎离大连主城又有些远了。
在这个基础上,泉水的建成区开始野蛮生长。经过数年的发展,泉水成为大连最大的居民区集群。北达振兴路,南抵中华路,东临兴泉路,西接华东路。而泉水居民区的形成,也间接促进了华南广场商圈的形成,并在几年后取代老甘井子成为甘区的中心。关于华南的问题,我们以后再谈(等讲到一号线)
而与此时另一个形成的社区集群泡崖相比。这里交通更加通畅,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地铁。时至今日,泉水仍有扩张的资本。尤其是5号线的修建,相对欠发展的泉水东部地区,将迎来新生。不过,这是后话了。
04 四方来客云集,甘井子区的横向走廊
金家街城区靠近老甘井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早已形成规模。3号线在这里设站之时。由于铁路甘井子线的影响,金家街此时已经没有发展空间。然而,就这么一个建成区有限的地方。却成为大连地铁3号线最早限制入站客流的车站。金家街站门前的蛇形围栏,似乎还在对我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金家街处于东北路和西南路这两条大连交通大动脉之间。是老甘井子前往南部市区的必经之地。虽然金家街东向只有一个老甘井子,但是几十年的发展,体量在这。而金家街的西面,是大连的广阔天地。无论是西北,正西还是西南,金家街都有便捷而通达的路网。而与泉水的同一时间,金家街正西方向的松江路上,在沈大铁路以西,另一片大规模居住区也形成规模。没错,就是上一小节,提到的,泡崖。
与泉水相同,由于泡崖地区也是大规模居住区。以及开发区的工作导向。泡崖同样有大量乘坐3号线的需求。而依托便捷的612路。泡崖、山东路成为金家街地铁站最大客流来源。

而西南部的周水子、春柳二地,同样也有需求。由于两地南向交通较为发达。两地乘坐3号线的需求也基本上是北上

而老甘井子,金家街本身,包括刚建设的梭鱼湾。由于本身处于城市化已完成阶段,该地区的居民,相对来说,对于3号线南下的需求明显要高于之前所说的几个地方

而梭鱼湾甘井子的南下问题(甚至包括北上)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更便利的解决方案。
就这样,金家街成为了一个交通枢纽。迎接着来自老甘井子、泡崖山东路、周水子春柳、以及梭鱼湾四个方向的客流。真正做到了四方来客。加上3号线运营票价的便宜程度,金家街本身站房偏小。金家街变成了3号线上最拥挤的地铁站。
与泉水一样,泡崖的潜力也是可以预见的。最终,促成了甘井子横向通道,4号线的初步形成。这条完全走向甘井子区的横向通道,开始出现在大连地铁的规划里。
在本篇文章,我们讲述了地铁3号线在开通后,一些地方的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并最终影响到了大连地铁的后来规划。
那么,在下一篇里,我们将通过大连湾站。引出金州支线。看看轨道交通对一座平静的小城金州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而另一座香炉礁站,也讲引出,大连地铁,已经到了可以修市区线的时候了。

请期待 03 向北还是向南,大连的时代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