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故宫太和殿是如何建造的?

2022-05-13 23:41 作者:王氏活宝王思齐  | 我要投稿

72根柱子,撑起了明清24代皇帝的门面,撑起了中国现存最大的木质宫殿---------太和殿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太和殿建成,占地面积达到2377平方米,成为整个故宫里体量最大的建筑

而支撑着这个庞然大物的就是大殿内这72根大柱子,其中顶梁楠木柱最粗最高,仅直径有一米零六,高十二米七

每一根柱子都是最为珍贵的楠木,获取他们的代价极为惨重,珍贵的楠木大多生长在川,广,云,贵等地的原始森林险峻之处,那里常常有狼虫虎豹的出现,官员和百姓们冒着生命危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也因此丢掉了性命,后世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当时采木的惨重代价

艰苦的采伐后,更头疼的问题是,在没有现代运输工具的明朝,这些巨型楠木又该怎么运到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呢?

当时负责取材的户部尚书宋礼采用了一种大胆又别出心裁的方法---------以水运木,将木材从四川,贵州,湖北的崇山峻岭中依靠天然的河流和修好的运河运送到北京,这种方法既因地制宜,又节省人力,但尽管如此,永乐年间为了修建紫禁城,采木工程就持续了十三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这座紫禁城的第一大殿几经焚毁又多次重修,到清朝康熙年间重修的时候,木头已经换成了从东三省深山中采伐的松木,如今的太和殿辉煌依旧,那时的楠木早已灰飞烟灭,但柱子下发生的故事却永远都不会被历史遗忘


北京故宫太和殿是如何建造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