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亿分之一的罕见病PAPA综合征《8岁女孩馨馨抗罕7年故事》
馨馨从一岁起就被怪病折磨,六岁确诊,其患上PAPA综合症(化脓性无菌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痤疮(PAPA)综合症)此病属“罕见中的罕见”,全球不足百例,国内有记载的仅两例。七年来,我们全家人从未放弃,在暗夜里拼尽全力,为女儿争取了一丝生命之光……一声“妈妈”千斤重:罕见病女童绝境求生2017年9月,我和馨馨爸爸背着两岁多的女儿馨馨走进北京一家医院问诊。详细检查后,专家告诉我们,馨馨这种全身性的骨质骨髓破坏,专家说他从未见过。
我已已记不清听过多少类似的答复,馨馨发病以来,病情一次比一次凶险,为寻找馨馨的病因,我和丈夫带着女儿从云南老家来到北京,然而,结果再一次令她心碎。
我馨馨母亲张静,1994年出生于贵州一个农村家庭,大专毕业后,与云南宣威馨馨爸爸相恋,我们于2014年在云南结婚,次年5月,生下了女儿馨馨。小馨馨十分聪明,黑葡萄似的眼睛好看极了,我们一家人将女儿馨馨视若珍宝。馨馨快一岁时开始学步,我特意给她买了一双小板鞋,谁知,没几天后,女儿左脚拇指起了个大脓包,之后溃烂流脓,医院诊断这是幼年性肉芽肿,为馨馨坏掉的拇指做了个小手术。我万般自责,是自己买的鞋不合脚害得孩子遭了些罪??本以为,这只是生活的一个小插曲,哪知,情况越来越不对劲——2017年初,一岁半的馨馨玩耍时右侧头皮不小心磕破了米粒大的一点点,别家的孩子很快就恢复了,可她的伤口创面不仅没好,反而还变大了,并且开始溃烂。医生为馨馨创面坏死的组织做了局部切除、消炎,可情况仍没有改善,创面还在扩大!“妈妈,馨馨疼!”馨馨还不会说整句的话,她伸出小手指着头皮,瘪着嘴,无助得直哭。我和丈夫心急如焚,此后半年,带着女儿四处求医。7月,小馨馨的左肋骨、右手腕也起了蚕豆大的脓包,左脚踝关节红肿,原本已经会走路的她脚一沾地就疼,怎么也不肯走路了。更糟糕的是,因为炎性反应,她经常发烧,小脸通红。昆明市儿童医院的医生检查后,神色凝重地告知他们,馨馨的问题远不止表面皮肤难以愈合那么简单。她右侧颅骨、左踝关节骨质都坏了,为防止感染继续扩散,或许要考虑将坏死的头骨取出来!我两眼一黑,差点晕了过去。本地的医生束手无策,一家人便寄希望于顶尖医院,我们一家人东拼西凑了十来万,我和丈夫、婆婆连夜坐高铁陪伴馨馨奔赴北京。她的病情亟需控制,住进了北京市儿童医院感染内科,为查明病因,医生为馨馨开具了一系列检查单,腰穿、骨穿、心脏穿刺、基因检测,核磁共振……瞅着吓人的账单,为节省开销,馨馨的奶奶一步三回头,抹着眼泪回了老家。做穿刺,家属是不能陪同进入室内的,馨馨害怕极了,拼尽全力攥住妈妈的衣服,被护士抱走的那刻,她崩溃暴哭:“爸爸妈妈,救馨馨!”手术室的门在我们眼前合上,里面传来馨馨撕心裂肺的哭声,我急得浑身发冷,倒在馨馨爸爸怀里。难以想象,女儿是怎样的恐惧和无助。熬了好一会,馨馨还在哭,每一声,都如锥如锤,重击着夫妇俩的心。满头大汗的护士出来,无奈地说:“小宝贝怎么也不愿意配合,还是进来一个家长安抚一下吧!”我立刻冲了过去,穿好无菌衣,换好鞋进了房。馨馨像只可怜的小猫一样蜷在手术台,哭得直抽抽,看到妈妈的那刻,她哭得眼泪鼻涕直往外喷,仿佛被抛弃了,委屈至极,张着小嘴嚎啕,“妈妈抱馨馨!馨馨要出去……”顿时我的眼泪直流,一把将女儿搂入怀里,轻轻抚着她的小脑袋:“妈妈来陪着你了,不怕!”有妈妈在,馨馨鼓起勇气,接受了局部麻醉,我一直用手挡住女儿的部分视线,可自己却清楚地看着到了那根又粗又长的穿刺针,想像针贯入女儿小小的身子,而馨馨一直在发抖。此情此景,对我来说,犹如凌迟……医院规定由女性家属陪护患儿,男性家属只能每周二、四的下午才能进来探视,我二十四小时照顾女儿,馨馨爸爸则负责送饭。馨馨用的是最好的抗感染药,大都是自费药,夫妻俩想尽办法省钱。
我让馨馨爸爸只送一份饭菜,馨馨吃完后,我便吃剩下的,我让馨馨爸爸买了块防潮垫,我铺在馨馨的病床下,晚上便睡在垫子上,省去了租陪护床的费用。馨馨爸爸心疼我和馨馨,一天只吃一顿饭,晚上也就在住院部门口搭个临时帐篷歇息。北京的夏天炎热,蚊子也多,他满身大汗,辗转难眠,有时好不容易睡着一会,天不亮就得起身收帐篷。就这样,我们熬着日子。每天,我都会仔细记录馨馨的饮食、大小便情况。我最怕馨馨发烧,因为,馨馨一发烧,就难受得吃不进东西,嘴唇干裂,头发黏在脸上,孱弱至极。有时候我也身心俱疲,来北京短短一个月,暴瘦20斤,医院虽然为馨馨做了不少检查,可同样无法确诊!为人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无法给她健康、快乐的童年,这简直万箭穿心。
不过,令人庆幸的是,经抗感染治疗,馨馨身上各处的伤都在慢慢好转。1天,馨馨爸爸来送饭,我却怎么也吃不下东西,浑身难受。馨馨都急了:“妈妈好瘦,妈妈吃!”我悄声告诉丈夫,我内裤上已两次见红,怀疑是内分泌紊乱。馨馨爸爸立马拉着她去门诊检查,万没料到,我怀孕了!放弃?不,绝不!我五味杂陈。此时,我们根本不适合再要一个孩子,可,这是一条命啊。(之前为寻病因,我们夫妻俩也做过基因测序,显示没问题)最终,我们决定顺应天意。我觉得,自己连日疲惫,又数次见红,可能胚胎着床不稳,不一定能存活。当医生把胎心仪放在我的小腹上,音响里传出“呜呜呜”小火车般的胎心音,我鼻酸了。这是生命的声音,如此有力!回到病房,馨馨奶声奶气地问:“妈妈好了吗?”母女俩脸挨着脸,“馨馨,妈妈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她指指自己的小腹:“有个小宝宝也住到你曾经住过的小房子里啦!”馨馨眼睛一亮,小心翼翼伸出小手摸摸我的肚子,轻声问:“你好,我叫馨馨,你是弟弟还是妹妹呀?”我“噗嗤”乐了:“你想要弟弟或者妹妹吗?”馨馨猛点头:“想要!”一刹那间我生出无限力量:“那你要乖乖治病,以后,你可是要当小姐姐的人呐!”馨馨立马道:“我喜欢弟弟妹妹收到!”说来也神奇,馨馨的情况越来越稳定,甚至能下床,一瘸一拐地走路了。医生建议他们出院,半个月后再复查。北京、云南往返甚远,为了省路费,出院后,一家三口就住在帐篷里。医生千叮万嘱,馨馨身上不能有伤口,哪怕是蚊虫叮咬,都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会让她的病情复发。夫妻俩给她穿上透气的防蚊衣裤,喷洒防蚊水,晚上轮流给赶蚊子。 9月,北京仍像个蒸笼。实在热得厉害,我会带馨馨到医院旁边的水果店蹭冷气。水果贵,我总是舍不得买,又怕受老板的白眼,每次去,都就只给小馨馨买一个苹果、橘子或石榴。馨馨很贴心,自己吃一口,一定也要让爸爸妈妈吃一口。晚上,馨馨经常会热醒,我就给女儿扇风,透过帐篷顶的薄纱看星星、讲童话故事。在等待复查期间,我们夫妻俩带着孩子先后去了儿研所、积水潭医院、301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可惜,这些知名医院的医生都表示,馨馨这种全身性的骨质骨髓破坏的情况,从未见过。离复查还有五天时,那晚,馨馨浑身烫得像个火炉,膝盖和脚踝很快肿得有顾亚胳膊那么粗!我和馨馨爸爸抱着馨馨往住院部狂奔。她最高烧到了41度!各种退烧药和退烧针毫无效果,馨馨被送进了ICU!医生说,若她再不退烧,脏器衰竭,则有性命之忧!我和馨馨爸爸瘫倒在地。好不容易互相搀扶着准备回帐篷休息时,才发现,我们的帐篷,连同小馨馨的童毯都被人偷走了!我们竟连栖身之地都没了!那天,我和馨馨爸爸我们在地上坐了整整一夜,也哭了整整一夜,前所未有的崩溃和恐慌几乎要击垮了我们。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冲到重症室外守候,想知道女儿的情况如何。天可怜见,馨馨的生命力很顽强,她在慢慢退烧,意识也渐渐恢复清醒。护士拍摄了馨馨的视频,她用微弱的声音一遍遍轻吟:“爸爸,妈妈……”我们俩擦干眼泪,努力挤出笑脸,拍下一段鼓励的视频拜托护士播给馨馨看:“爸爸妈妈就在门外呢,别怕,馨馨,你会好的,我们很快就会见面啦!”一周后,馨馨终于回到了普通病房!院方从她左踝处取了块坏死的骨头做活检,可惜,仍未找到病因。这次,馨馨住了50多天院。我们在北京共花费了五十多万,这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笔难以想像的巨款。馨馨爸爸每天都在打电话求亲戚朋友借钱,家里能卖的都变卖了。有一次,馨馨要做个检查,等着交费,可我半天都没等到馨馨爸爸,出去一看,馨馨爸爸蹲在门口哭——他实在借不到钱了。没有钱,我们如何能救女儿的命?我也终于扛不住,情绪溃堤。我的妈妈为了帮助外孙女,甚至把春耕的牛都卖了,可眼见女儿一家什么检查都做了,最好的抗炎药也用了,怪病循环反复,钱再也借不到了,她打来电话含泪相劝:“要不,放弃吧……我紧握着电话,半晌说不出话。是啊,如今,我们真的山穷水尽!馨馨爸爸搂过我颤抖的肩头,声音也在发抖:“我们带馨馨回家吧,好好陪着她!”“耶!回家咯!”听说要回家,馨馨笑成了月牙眼,年幼的她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也勉强笑着,转过身,偷偷揉了一把泪。2017年11月底,我们夫妻俩在医院开了一些药,带着病情尚未稳定的馨馨回了云南。总有人间几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没有哪个父母能舍得放弃。只要有钱,就能继续给孩子看病。馨馨爸爸去了宣威市打工,因为搬运薪资稍高,他就拼了命的搬运,我则到处托人打听中药、偏方,不管多远,我都带着馨馨都要去试一试。怀着八个月的身孕,我还和婆婆一起,用小推车推着馨馨,去几百公里之外的大理看中医。那段时间,馨馨的病情变严重了,她浑身疼痛,牙龈红肿,就连说话都艰难,只能发出微弱的呻吟声,每次我给给馨馨喂药,药却从馨馨嘴边流走了。女儿眼睛微微翕,气息微弱,我慌得发抖,抱着馨馨,在她耳边一遍遍说:“宝贝,妈妈求你吞点药,求求你了。再坚持一下,妈妈一定会找到办法救你的!”馨馨用眼神回应着妈妈,努力艰难地咽了一下,小手努力伸过去,摸了摸妈妈隆起的肚子。这一刻我知道,女儿很想活下去,因为馨馨说过很多次,她想快点好,这样就可以带弟弟或者妹妹玩。我带着女儿不知看了多少中医,试了多少药和偏方,馨馨病情竟然奇迹般地稳定住了!2018年4月,我的二女儿出生,而此时,馨馨也能慢慢下地走了,全家人欣喜万分!二宝皮实、好养,大家很欣慰,这样,我们尚有不少精力认真照顾馨馨。馨馨十分喜欢妹妹,总是逗妹妹,姐妹俩呵呵直笑,家庭的温馨将之前的种种艰难冲淡了不少。日子就这样平稳划过。2019年6月,4岁的馨馨忽然对我说:“妈妈,我也想上幼儿园。”原来,她每次看到邻居小孩背着书包去幼儿园,羡慕得不得了。我担心女儿磕了碰了,一直在家教她认字、背诗,考虑到女儿情况稳定,和丈夫反复商量后,将馨馨送到了幼儿园。我们仔细和园方沟通过馨馨的情况,老师们表示,会特别注意照顾她的安全。2019年8月,馨馨终于如愿以偿,我每天接送她上下学,一路上,我们母女俩手拉着手,馨馨叽叽喳喳和我分享着幼儿园里的事,回到家后,懂事的她甚至还会帮我看护一下妹妹。2020年4月,馨馨问我:“妈妈,我的生日还要多少天?”她天天盼着生日,因为可以吃蛋糕、吹蜡烛、许下美好的愿望。谁料,就在她农历生日的前五天,馨馨突然高烧、抽搐,陷入昏迷。我们一家人连夜把馨馨送到昆明市儿童医院,进了重症监护室不到十分钟,医生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医生,一定要救她!我答应过馨馨还这么小,她还说等她长大了,一定要当个医生,给小朋友治病我们要一起逛街、臭美,要到处旅行……”我再也说不下去,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动容。每天凌晨五点,我们夫妻就守在监护室门口等。我跪在地上祈祷:“馨馨,你不是很喜欢过生日吗?醒来吧,咱们一起过生日,妈妈一定给你买大蛋糕!”馨馨仿佛听到了妈妈的呼唤,三天后,医生告诉我们夫妻,小馨馨已经能够动一下手指了,她的意识也在苏醒,我和馨馨爸爸欣喜若狂!七天后,馨馨转危为安,由ICU转入普通病房,一周后,身体恢复正常。为庆祝馨馨再次度过大劫,我给馨馨买了蛋糕、粉色的小猪佩奇衣服、红色的小皮鞋,为她补办生日。大家唱着生日歌,烛光映照着馨馨笑容洋溢的脸。这些日子以来,他们披荆斩棘,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劫,正因为那些经历,而此刻的如常人生,那样珍贵、美好。2021年3月,馨馨在幼儿园被小朋友踢到了膝盖,开始时,只有指甲盖大小的淤青,可就是这点伤,再次愈演愈烈,红肿、溃烂,这次,中药也不起作用。馨馨疼得抱着那只膝盖,一宿一宿地哭。这,是个无尽的痛苦轮回吗?难道,所有的努力顷刻白费了吗?一天半夜,我突然疯了似地大吼:“别哭了!我求求你别哭了!”三岁的小女儿赶紧护住姐姐:“妈妈,姐姐生病了,你别凶!”她猛然清醒过来,抱着馨馨道歉。我决定,一定要弄清楚馨馨到底怎么了。听人说重庆儿童医院不错,2021年7月,我向弟弟借了几万块钱,带着馨馨去了重庆。重庆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吴俊峰医生在问诊时,不由为我们一家的经历动容。为找到馨馨的病因,医院为馨馨从零开始做了各项检查,最终经医院专家会诊,确认,小馨馨得的是化脓性无菌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痤疮(PAPA)综合症!这是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遗传病,国内有记载的仅两例,全球不足百例。迄今为止,尚无十分有效治疗方法,不过,日常使用药物,能降低发病频率,预后情况不错。专家们经研判,拿出治疗方案。考虑到这个小家庭已不堪重负,院方愿意减免部分治疗费用!我和馨馨爸爸喜极而泣!女儿有救啦!院方为馨馨采用激素加注射阿达木单抗的疗法,馨馨长大了不少,很懂事,哪怕再疼,她也配合医生治疗。48天后,馨馨病情控制得较稳定,终于出院了。不过,她必须每半个月去重庆打一次生物制剂针、定期检查评估。在家人们和我的精心照料下,馨馨身上的伤口慢慢在愈合。2022年9月,七岁的小馨馨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升了小学!老师和同学都对馨馨非常照顾。因长期生病,她个子只有95厘米,调皮的小男生会叫她小矮子,她很生气,然而,她还是很喜欢上学,学校里能唱歌、画画、读书认字,还能认识很多同龄的小伙伴,真的很棒。一次,她画了幅画送给我,画上是两个大人拉着一个小孩,天上的云朵和地上的小花都绽放着笑脸,她用稚嫩的字体写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长大要当大夫,保护生病的小朋友!”我很欣慰,女儿与病魔抗争七年,如此坚强、乐观。现在,馨馨情况稳定,只是每半个月必须注射的阿达木单抗,单支费用就要几千元。治疗,像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可我们一家人从未想过放弃。好在,我们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帮助,云南省红十字会、曲靖市红十字会、宣威市红十字会、宣威市妇联及一些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也都给我们捐过款,虽然这些钱不算多,但又能让馨馨多了一份与病魔抗争的力量!《再次我代表我的全体家人,感谢所有好心人,感谢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慷慨解囊和无私救助!让我们一家人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的温暖!愿你们一生平安喜乐!开心每一天!幸福每一秒!》。我担心馨馨的身体可能出现新的问题,我在短视频平台科普小馨馨的罕见病,希望能得到更多医疗专家团队的重视,期待有一天能找到攻克疾病的有效方法。而这期间,我们也得到过很多人的关爱和支援,这让我们一家人又充满了力量。我的愿望很朴素,那就是,女儿馨馨像所有健康的孩子一样,阳光快乐地如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