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2.23 上音×贵交 | 未来作曲家,将精彩人生谱成动人乐章

2021-12-03 22:24 作者:贵阳交响乐团  | 我要投稿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

艺术实践原创作品专场音乐会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  贵阳交响乐团 


自贵阳交响乐团与上海音乐学院签约以来,今年已经是双方合作的第四个年头。这种乐团与音乐学院联手的创新模式,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让年轻作曲家获得更多宝贵经验的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次考验。


△2020年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原创作品音乐会“演后谈”环节


贵阳交响乐团作为上海音乐学院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为青年音乐家们提供更靠近听众、更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平台。乐团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合作的“未来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艺术实践原创作品专场音乐会也即将于12月23日在贵阳大剧院音乐厅正式上演。


扫码购票 票价:30


本场所有作品均是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原创作品,他们在各自的音乐领域积极探索、创作尝试,将创作的技术性、操作性与音乐情感的表达、音乐语言的逻辑相结合,创新出独特风格,展现新生代交响乐的别样魅力!


作曲家及其原创作品


周少聪


2019级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陈牧声教授。本科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龚华华教授、赵曦教授。

作品《一条河流的梦》在2020年第九届【百川奖】作曲比赛中获奖。作品《听雪》入选第二届翡翠·五色炫音筝乐作品工作坊。

曾与杭州爱乐乐团、伯明翰当代室内乐团、苏州大学交响乐团合作,作品曾在上海、武汉、杭州、苏州等地上演。


原创作品:思乡曲   

我们遗落在身后的时间越广阔

就越有一个无法抗拒的声音在呼唤着我们

呼唤着我们回归

 

那声音

从滋养我、抚育我的那片深沉的土地上随风而来。

那里

就是我眷恋的故乡!




周斯彧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贾达群教授。本科就读于浙江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张莹副教授。曾参加法国作曲家Tristan Murail大师班,作品曾与新西兰四重奏、杭州爱乐乐团、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合唱团等合作演出。


原创作品:禾下乘凉   

禾下乘凉(To Rest under These Panicles),是为琵琶和乐队而作的交响音画。共分为“一粒好种子”、“稻穗两岐”、“禾下乘凉·圆(袁)梦”三个乐章(此次演出一、二乐章)。喜看稻菽千重浪,谨以此作,献给中国研发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杨晓蕾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在读,师从贾达群教授。2018-2019年先后取得中国传媒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双硕士,分别师从王铉、许明钟教授。其创作丰富,在各界广获好评。

2020年艺术歌曲《梧桐树下》获第五届上海音乐学院“学院奖”作曲比赛优秀作品奖; 2018年担任北京四海孔子书院主办《礼乐春秋》舞乐剧坊音乐总监;2016-2020年担任台湾新北市教育局主办“祭孔大典”音乐总监;2013年担任台湾三一舞乐剧坊《卖火柴的小女孩》音乐创作等。


原创作品:雪域高原   

《雪域高原》为纪念2013年进藏之旅。

该作品受到西藏当地风土民情及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启发。作品中运用了藏族音乐元素包括了描绘大自然意象、模仿喇嘛诵经音调以及劳动建筑歌等,有意突显”藏族”特有的音乐元素。



杨思越


上海音乐学院2021级视唱练耳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曲艺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黄汛舫、赵曦教授。主要作品有:乐队作品《青山幽谷》、古筝与弦乐四重奏《遥·想》、民族打击乐三重奏《火》、单簧管与钢琴二重奏《光影》(2018年作曲系“新声”作曲比赛室内乐B组第一名)、三首木管五重奏、钢琴作品《第一钢琴奏鸣曲》、《Oppo Fugue》等。


原创作品:青山幽谷   

作品描绘了一幅高山空谷的景色。在晨露最初穿出之时,远处熹微的朝阳映射于山峰,青山万木在光照下呈现出夺目的色彩,犹如绮丽的凤凰飞扬。山谷中的繁花也在河水的滋养下渐渐绽放,在和风中与凤凰共同起舞……

凤舞青山,花开幽谷。怎能不爱祖国的锦绣河山!



李霓霞


上海音乐学院2020级作曲博士研究生,师从博士生导师王建民教授。曾取得作曲和演奏双硕士学位,曾在二十余项国际国内作曲大赛和器乐演奏比赛中获奖。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以作曲和独奏的身份合作于国内外多个乐团。


原创作品:《百年瑰梦》—唢呐与交响乐队   

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戏曲的综合艺术形式表达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艺术过程。它创造了中国民族特色的独特艺术美,并在“唱念做 打”中,把这种美推到炉火纯青无与伦比的典范高度。

《百年瑰梦》--为唢呐与交响乐队而作,作品力图通过唢呐乐器强烈的音色 质感,表达乐器自身具备的独特声音表现力,同时也想通过我们熟悉的“音乐、 音色、素材”在不同音乐阶段的出现、消失、重叠、组合与分离,来表达乐器的角色功能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美。



盛萌


90后青年作曲。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博士研究生(在读),师从著名作曲家周湘林教授。本科与硕士阶段师从于上音作曲系陈牧声教授。2017~2018公派赴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交换,师从德籍华裔作曲家陈晓勇教授。创作题材广泛,同时兼并西洋与民族音乐,作品上演于北京、上海、苏州、浙江等地,并多次在重大专业作曲比赛中获奖及夺冠。


主要荣誉:2016~2017第四届NCPA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第六名。

2018首届苏州金鸡湖国际作曲比赛(交响乐)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排名并列第一)。

2019第八届“百川奖”国际作曲比赛获一等奖。

2020~2021第六届NCPA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入选12强展演阶段。

近年来接受如2017“青年音乐家培养计划”弦乐团、浙江大学文琴民乐团等专业艺术团体的委约创作。

曾接受《上海日报》专访报道,苏州电视台公开采访录播,CCTV15音乐频道转播等主流媒体报道。


原创作品:《无边风月》—竹笛协奏曲   

竹笛协奏曲《无边风月》最初由浙江大学文琴民乐团委约创作为竹笛与民族管弦乐团版本,将于乐团成立 20 周年之际作为献礼作品于浙江大学进行首演。因本人热爱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故将原先民族管弦乐团版重新写作为竹笛与交响乐队版本,为新创的协奏曲作品。


该作品取材于元代诗人白挺的诗作《西湖赋》:“春雨为观,香月为邻,水竹院落,无边风月,见天下地心以志之”,描写西湖的美妙景观、自然景致以及中国古代文人的高雅情怀与高尚气节。作品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内心对于江南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向往之情。


作品主体突出竹笛乐器轻盈、抒情、灵动等特色,将具有江南韵味、美感的旋律与灵动的快速流动音型合为一体。使其灵活又不失音乐本身的特质,抒情浪漫且具有音乐的戏剧性。管弦乐配器与竹笛独奏相得益彰,既有对抗又有融合。二者相互之间追逐、分离又缠绕一体,构成绚烂的色彩。


杭州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在西湖也留下了诸多不朽的诗篇。这部以元代诗人白挺所作《西湖赋》作为创作灵感与主体思想的竹笛协奏曲,契合且吻合杭州当地以及西湖作为我国著名旅游景点的特征与特色。同时为宣传竹笛(江南丝竹中的“竹”)这件宝贵的民族乐器贡献出了绵薄之力。



刘运隆


上海音乐学院2020级作曲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作曲家、博士生导师许舒亚教授。五岁开始学习钢琴,2015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师从陈思副教授。


原创作品:路途   

乘坐列车从家乡出发,伴随着列车的鸣笛声和沿途美丽的风景去到远方。路途虽长,心中却饱含无限憧憬;路途未知,也有些许胆怯和迷茫。去远方的路途充满挑战也必然会收获满满,静静地冥想着、思索着将思绪带向远方。



独 奏


竹笛 范临风


青年竹笛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竹笛教师,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学习期间也得到笛界泰斗陆春龄先生的指点。曾在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交流期间跟随著名巴洛克长笛演奏家Serge Saitta学习。她也是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竹笛乐团副团长,“七弦情”上音新锐民族室内乐团创建人。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文华奖”、全国竹笛邀请赛三连冠。


唢呐 焦点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唢呐专业教师;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艺术实践教研室副主任;上海音乐学院唢呐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唢呐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刘英教授。创作唢呐曲《青竹丹枫》、《星火燎原》等,其中乐曲《青竹丹枫》荣获2019年浙江省民族器乐优秀创作作品奖。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演奏奖;2017年获第六届中国音乐文华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琵琶 李响


2000年出生于上海。7岁开始学习琵琶,启蒙于王锡澄老师。201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王臻副教授。2019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舒银副教授至今。

2021年于上音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李响琵琶独奏音乐会。

2021年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文华奖)专业青年组弹拨乐独奏最高奖;

2021年荣获“青乐杯”第五届国际琵琶大赛专业青年组金奖;

2020年以弹拨乐第一的成绩入选上海音乐学院人才培养“登峰人才计划”;

2020年荣获第三届“新加坡国际音乐节-华乐大赛”独奏组荣誉金奖(最高奖),重奏组金奖;

2018年荣获“康桥杯”专业少年组金奖;

2018年荣获“敦煌杯”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职业少年组金奖,重奏组特等奖。

曾代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丝弦五重奏组,参加校庆九十周年直播音乐会;2019年起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东方卫视艺术人文频道的节目录制和演出,并受邀参加上海歌剧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的重要演出。


琵琶 彭璐莹

7岁习琴,启蒙于许阳荣、蔡天翼老师。201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王臻副教授。2018年免推直升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汤晓风副教授至今。

2021年“敦煌杯”琵琶艺术菁英展演中获得专业青年A组银奖。2020年“康桥杯”琵琶比赛中获得专业青年A组铜奖。2018年获“敦煌杯”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职业少年组金奖。2017年入围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最高奖(原“文华奖”)。2016年“康桥杯”琵琶比赛中获得专业少年组金奖。2015年“辽源杯”获得专业少年组铜奖。



指挥  

贵阳交响乐团总监·张国勇

CONDUCTOR: GUOYONG ZHANG  

 


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2017年6月,张国勇正式接任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1997年被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授予音乐博士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黄晓同教授和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现任贵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青岛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与国内外著名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指挥演出了一系列歌剧、芭蕾舞剧、交响合唱等经典作品,尤其擅长指挥俄罗斯作品,是目前国内公认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最佳诠释者。

 

他的指挥风格简明自然富有灵性,如火的激情与深刻的理性浑然天成,极具艺术张力和现场感染力。敏锐的听觉、扎实的基本功、行之有效的排练方法和对作品结构的完整把握,所到之处无不给乐团和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多次在重大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担任中国的文化使者,代表国家参与了与美、俄、德、意、法、拉美等国共同举办的文化年活动。

 

2014年在由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广受好评的歌剧高清电影《卡门》、《骆驼祥子》中担任指挥。2015年,应国家大剧院之邀参加了中国歌剧意大利巡演。2016年指挥中国爱乐乐团成功地完成了乐团在俄罗斯的首次亮相,获得广泛好评。2006年应邀担任第八届西班牙卡达喀斯国际指挥大赛评委。

 

他的导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曾兴奋地对音乐评论家们说:“我给了张国勇莫斯科音乐学院指挥系有史以来的最高分,他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乐团找到自己的位置。”



近期音乐会


关注我们|Follow us

微信公众号|贵阳交响乐团

新浪微博|贵阳交响乐团

Facebook|贵阳交响乐团

Bilibili|贵阳交响乐团

贵阳交响乐团官方网站|http://www.gyso.cn/



12.23 上音×贵交 | 未来作曲家,将精彩人生谱成动人乐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