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值拉满去看了封神,没想到还是低估了这部电影
环-还-回家
如果说今年年初的流浪地球2是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标杆之作,那今年7月份的封神第一部便是中国神魔类型电影的扛鼎之作。这两部电影的口碑与票房,已经证明了他们都是各自类型赛道上的佼佼者。即使抛开科幻或者神魔类型属性,这两部电影依旧是院线电影中的佳作。
在电影快上映和刚上映的时候,我对这部片子其实一点兴趣都没有,当时评论区有不少人可以说是粉丝,他们是冲着乌尔善的名头去期待的,很不巧当时我根本没了解过乌导。包括看预告片,我也提不起兴趣。预告片里的内容、爆点,基本是正常商业电影都会有的,在加上满眼的金玉服饰,我几乎把电影和烂片划了等号。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随着电影口碑的发酵,越来越多的分析视频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幕后制作放出了,我逐渐对封神感兴趣了。后来我看到了一个视频:硬核说专访乌尔善导演
在封神项目筹备之初,乌尔善导演对其态度就十分认真,我想他是想把封神这三部电影在各方面都做到最好,或者说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电影剧本方面参考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我是都没看过),电影项目上学习了以往经典三部曲的连拍模式(魔戒/指环王),电影的服装置景演员培训等等等,无一没有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果我们只是在前人的道路上行走,也许会走的很顺利,也许能把路扩得更宽更远,也有可能不小心掉进坑里(年久失修)。
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开辟一条道路,也许没开完就中道崩殂,也许会...
说说电影,和流浪地球2有点不一样的是,封神没冲突的文戏比较少,大量的戏份都充满了冲突,这下应该没人会看睡着了吧(缺觉为什么不在家睡,电影院多吵啊)。从开头的殷商军队征讨冀州,到质子旅之间的冲突,到殷寿殷郊的君父臣子冲突,到暴君与人臣的冲突,大大小小的事件,虽然有一些情节很工具性(拿抓和杨戬也太工具人了叭,但拿抓真的可爱而且真性情,其实就是冲动),但依旧能让人看得很爽。剧本层面,有人会说剧本简单剧情简单没意思,其实影史上的很多好电影,又有多少是剧本复杂的,难道剧本一千多页,演员看着都费劲才叫好剧本吗?这部电影能把年轻角色(殷郊,姬发,伯邑考,还有小北伯侯)性格立住,能把主力角色(殷寿,姬昌,姜子牙,哪吒)演绎出不同的味道。能把三部曲的前情表达清楚,殷寿弑父杀君引发天谴,称王后对殷郊猜忌父子离间,滥杀无辜无故杀死三大伯侯,羞辱西伯侯姬昌逼反质子姬发。后面两部的主线就完全成立了,武王伐纣。我相信观众看完都想加入伐纣部队,一起推翻暴政。后面神魔大战再怎么抢戏,我们伐纣的情感基础稳稳的。
特效方面,不知道是不是我这万达影城的设备问题,我看的IMAX厅,那些重特效场景中近景镜头运动的时候,非常的模糊,看不清楚,很难受,开头的背景地图也很模糊,看不清楚,在大屏观看时太减分了。其他地方还好(姜子牙掉水里那段布料解算太拉了),毕竟以往神魔电影也没做出多牛逼的特效,相比之下,封神特效起码是这类电影中上水准。
音乐方面,之前看到人说IMAX厅声音太大了,我看完觉得还行,可能不同影院音量设置不一样。回家(酷我有5分钟版本,其他平台暂时还没看)这首曲子太好听了,姬发最后回到家时,真的很感动,这曲子既有平原广阔的感觉(西岐麦田),也有游子思家的情绪,也有即将归家的激动,我已经在循环播放了。我很少看完国产电影,会去查电影原声带,流浪地球2是第一次,封神是第二次。
电影就像是所有人在一起画画,一人一笔把画布填充完整。编剧,置景,导演,演员,摄影等等,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拿出了自己的本事,让我们看到了封神第一部这样一部电影,也许他不够完美,可能只有8分左右的成绩,勉强算得上中上水平。但他能够让你看到诚意,演员的身材你看到了,宫殿道具你看到了,神仙你看到了。我看到的是一个遥远历史的清晰演绎,我即将看到古代君王都喜欢的,神仙护法斩妖除魔。
从无到有,打造出了这样一个三部曲,第一部的水平中上有余,我相信,给导演和所有工作人员一个大拇哥是不为过的。这样的成功会影响多少后来者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如果后面还有人想做一个这样的史诗级的作品,他不用先跑到国外了,我们国内,不是就有成功案例吗?
今年能看到流浪地球2,蜘蛛侠2纵横宇宙,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我爽死了

蜘蛛侠3超越宇宙无限延期了,郭导的球3也还没拍呢,接下来只有期待封神第二部第三部了,加速加速啊。
有时间要再刷几遍封神第一部了,细节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