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辛丑四月十五月食后
社会意义上的人在活着的时候,会思考活着是什么,我们论证此为意识。由是,会依据所观测到的数据,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方法,对客观进行认识并总结归纳。
月食是自然的现象,这个现象的模型并不复杂,仅仅是地球遮挡了太阳光照在月球上。而我们对此赋上了天狗吞食的解释。偶尔有波长略长的光透过地球大气折射到月球表面产生红色的光效,我们称之为血月。
如果局限在最直接的现象下,天狗和血是有效的解释。但是随着观测的深入,我们并没有观测到天狗这个作用的存在,也发现了血月并非“血”。逐渐,我们建立了现在称之为科学的经得起检验的模型。
但是,月食只是普通的地月系周期性运动的结果吗?如果是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开展观测。月食作为自然现象,观测月食也是对宇宙进行观测认识的方式,是我们谋求发展同现实条件矛盾的产物。
即使不从事天体物理科研,观测月食也不是一件不应该存在的事。人类社会的文化,是一种精神性的产物,由实践成形,也作用于实践。月亮作为夜晚的重要事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密切而深远的作用。因而,月食是个自然现象,但也是个社会存在。我们观测月球,也是对我们所创造的客观存在的精神世界的实践。相应的,根据目前理论我们可以认为“月食”现象不单单存在于地球,但对于其他目前无法观测的星球,不会与我们的认识产生交互,我们也就不会产生观测“某食”的实践。
于是,祭月拜月观月,不是虚空中精神的产物,而是物质存在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实践。所以,看月食并不是一件无意义的事——当然,也不可否认,把意义的定义限制在特定范围内也可以说观测月食是无意义的,但显然我这里给的不是这个意思。
所以,借月抒怀啊这些行为,并非莫名其妙的,而是依据于客观实在产生的。当然,反对迷信,必须认识到不管敬月多少杯茶,也没有哪个嫦娥或者哮天犬来实现愿望,这并不妨碍通过行为实现部分自我表达自我实现,重点仍然在于个人真实的实践。
更何况,月食确实会对生物的神经产生作用——比如十五我一般会失眠,而月食过后特别想瞎bb。
好了,如果读完了您也甭觉着咋啦,反正您也不能顺网线爬过来打本大爷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