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永远的话题:记住老一辈摄影家的好

2021-06-22 15:08 作者:一刻相册无限码HNX9RA  | 我要投稿

人老了就有些怀旧,怀念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那些对我有恩的人,不要忘记他们,这是最起码的人性和品德,切记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过河拆桥可万万使不得。

  每当开创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你的品德、你的善良、你的胸怀、你的谦诚、你的修养是你将来安身立命、与人共事、成就事业、享受幸福的最重要的基础,要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要经历挫折伤害,人才会成长.每天看着日出日落,品味着美酒那该是多么惬意幸福的事 。

  回顾经历和成长,多亏了贵人相助,无私的帮助我从一个小青年迈入社会,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成就,最先要感谢的是陕西日报逝去的老前辈、摄影记者龙吼,那年为帮助我学习摄影和投稿,多次骑上偏斗摩托从西安为我送来胶卷,指导如何投稿,后来,80年代陕西农村报刚已副刊,就用了我的第一张处女作桃花疏花的新闻照片,别提那时高兴的要跳起来,从此激励了我拍摄新闻的兴趣,得到了5元的稿费,美美的请了一会,要知道那时工资才是26元呀。就这,在信件上结识了报社摄影部主任,又年,他采访路过大荔,尽管没有见过人,都会在百货公司门房给我留几个胶卷,后来,又叮咛许庄农垦局搞宣传摄影的李汉林把放大纸送给我。再后来,从来往信件上结识了北京青年报的资深女记者司马小萌,不但多次采用我的稿件,那年第一次获得摄影二等奖,随后,邮寄来她写的摄影书籍,每次都是鼓励鞭策和应知应会的话题,可惜,至今没有见过这位在国际享有荣誉的摄影大师,没有当面说声谢谢,不知身体还好吗。在89年,我的一幅巨龙上早垣的照片在甘肃日报获奖,时任摄影部的王大哥主任对我加一赞赏,真让我受宠若惊,后来他把他写的摄影技法寄给我,至今还在保存,也是从他的书本上学会了追随法摄影和“爆炸式”摄影。再后来,给中国青年报投稿,简直没有想到认识了给毛主席、周总理拍摄的记者铁矛,那年,当他从“牛棚”出来后,第一站来到大荔县找到我,下午,又帮我去自留地割小麦,那速度让我实在难及,原来都是在蹲牛棚学会的,那次,陪他专程去了帖家村寻祖籍,原来他的铁是从帖字谐音改的,后来参加革命,从事摄影一辈子,是他的推荐指导,让我那年风光的在报纸刊发了不少作品,回顾起来,当年随着摄影技术的提高。最难可贵的是,将近十年间,每年八月十五他都要通过各种渠道给我家送来礼品,每次留言都要写到:北京的大月饼是给你老妈和爱人吃,糖果是给康康的,我儿子的小名它可记得真准,要知道,只有一面之交呀,那就是公德,也在我身上牢牢留下痕迹,让我学会了学艺先做人,敢说,我多年的荣誉都是来自帮助过我的老前辈。

  那些无私帮助过我的他们太多太多,在他们的鼓舞下,这么多年,我在工作和事业上也是竭力帮助新人,在几十年时间.也推出不少的大荔人和事,真的难以计算.只想为社会作点好事,那才叫幸福和惬意。(李世居)

  


  (此图杨进权摄)

  


  


   


  


   



永远的话题:记住老一辈摄影家的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