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节 近畿、四国、广岛铁道小旅行|D7-1|三得利山崎蒸馏所(上)

第七日 三得利山崎蒸馏所、最后一日!
第七日(一)三得利山崎蒸馏所(上)
2月15日,日本七日游的最后一天,下午6点30分在关西空港搭机返回青岛。
今天还有最后一个景点,也是我期望值非常非常高,前两次都想去而没能去成的景点——位于京都的三得利山崎蒸馏所,我也有预约上威士忌蒸馏所的导览。预约的时间是10点半,于是早上还可以在京都的洛东随便转转;结束威士忌蒸馏所的游览后,搭乘东海道本线电车抵达大阪梅田,进行电器、药妆类的购物;再前往关西空港方向,在临空outlets进行服饰类的购物。之后前往关西空港,免税店继续购物。
多么理想的行程!但回溯到这一辑游记的开篇,如果有注意过我的“乘车记录”的话,会发现我搭新干线去了西明石。所谓计划的再好也只是计划,我居然把护照忘在了电车上!护照失而复得那一刻的喜极而泣自不必说;而当我带着已经做好购买第二天机票准备的心情狂奔进关西空港T1时,却发现航班呈现“晚点待定”状态;更让我感到似乎是金比罗神的默默安排。如今回想起来,那天的每一个片段还历历在目。
当天很简单又很复杂的时间表:
08:00am—09:15am 京都洛东八坂神社等闲逛
10:15am—01:15pm Suntory山崎蒸馏所导览行程
01:15pm—02:30pm 联络护照遗失的情况
02:30pm—04:30pm 大阪—西明石—大阪,取回护照
04:45pm—05:30pm 大阪—关西空港
05:30pm—08:00pm 因航班延误,临空城outlets购物
08:30pm—01:15am 航班持续延误,关西空港滞留
01:15am 自关西空港搭乘飞机前往青岛
07:45am 青岛北站搭乘高铁返回天津
12:00pm 抵达天津西站
完全没有想到这张“JR Pass关西广域+广岛5日券”能够在最后一天利用到10班车之多,搭乘里程长达240.6km,总计用时2小时36分;而且居然在行程中出现了“西明石”这个意料之外的站名。
不过至少在下午1点10分我发现护照丢失之前,一切都正常运转,于是那些意料之外的状况就在后文逐一细说,这一篇先聚集在旅游本身,尤其山崎蒸馏所的tour可以说是此次旅行中相当漂亮的行程。
进入此次日本行的最后一天,今天早晨行程宽松于是多睡了一会,不变的是起床后还是泡一个朝风吕代替正常的洗漱。京都这一晚的胶囊旅馆含早餐,以一家“胶囊旅馆”的标准,这个早餐的品质和丰富度绝对算是物有所值(大概是东横INN的“轻朝食”把我吃怕了。。。),虽然贵一点,不过品质加上地点的话,以后再来京都这家还是一个可选项。

旅馆门外就是祇园大街,可以看到尽头的八坂神社。位于祇园的八坂神社是全国八坂神社的总本社,以每年七月京都三大祭典之一的“祇园祭”闻名。在祇园四条大街这里看到的是建于1497年的西楼门,神社内现存最老的构筑物,国指定文化财。

神社的舞殿挂满了祇园周边商家供奉的灯笼,祈求平安与疫病消退,事实上,即使不是在大祭期间,这座有着一千年以上历史的神社也是祇园一带信仰的中心,据说在京都的所有寺院之中,参拜人数仅次于伏见稻荷大社。

从舞殿再深入就是本殿,日本的信仰讲法很多而且有文化背景所在,作为外人投五元礼貌性的参拜一下就好。本殿也是国指定文化财,这个房顶的方式叫做“祇园造”,是八坂神社所独有的。

八坂神社周边的“末社”之一——蛭子社。

继续沿着这一带的坂道向清水寺方面前进,清晨的坂道之中,安静的感受着京都江户时代的历史。


时间并不太宽裕,而且三得利山崎蒸馏所的tour时间要求很严格,绝对不能迟到;就没有强求一定要走到仁王门,而是在清水道就直接下来,搭bus到京都车站转电车前往山崎。

在京都站搭乘电车前往山崎,从这个第一视角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东海道本线(京都线)复复线的状况。复复线区间外侧两条为限速130km/h的快速线,也叫做“电车线”;内侧两条为限速120km/h的慢速线,也叫做“列车线”。我搭乘的这班是“快速”,在“列车线”行驶;对面的列车是“新快速”,在“电车线”行驶。正是这个四线化的硬件保障,为JR西日本京都与大阪之间快速、密集的旅客运输,尤其是开行标志性的“新快速”列车提供了硬件基础。

十几分钟之后,列车抵达山崎站。

即使没有到威士忌爱好者的级别,但凡略微喝过几支威士忌,肯定听说过“山崎”的名字;如果对近些年兴起的日本威士忌有所体验的话,“山崎”更是日威单一麦的入门品。而“山崎”对于日本威士忌有着进一步的意义,20世纪初开始兴建的山崎蒸馏所是日本第一家威士忌蒸馏所,也正是从此开启了日本威士忌的独特风格。
蒸馏所位于大阪京都交界的山崎,无论搭乘JR京都线还是阪神京都线,途径山崎(大山崎)时,向西侧望去,都可以看到这座依山傍水而建的宏伟建筑。蒸馏所几乎全年(年末年始、设备维修等日期除外)对外开放参观,参观之前需要预约,其中厂区内的“山崎威士忌博物馆”除非遇上三连休,一般提前一天预约即可,当天直接前往参观也问题不大;而参观威士忌生产流程+品酒这个80分钟的全程导览(1000日元)每天只有3场共75个名额,基本是秒杀的程度——当然作为威士忌爱好者这点困难绝对可以克服。
山崎蒸馏所的交通相当方便,在大阪、新大阪、东京搭乘JR东海道本线,只需要十几到二十分钟即可抵达山崎站,出站后步行5分钟左右就是蒸馏所。交通如此便利,却在前两次的日本行中连续错过,这次不能再错过了,而且很幸运的预订到了上午第一时段的全程导览。

1923年,出于“在日本蒸馏出适合日本人口味的威士忌”的目的,山崎的创始人鸟井信治郎决定在山崎建设第一座威士忌蒸馏所。山崎的天然地下水是日本名水百选之一,传说中,茶圣千利休在茶道中就使用山崎的泉水,如今这特别的地下水成为山崎威士忌口味的重要一环。而对于威士忌更重要的熟成环节是要依靠风土与气候的,山崎位于山麓的盆地,山脚下桂川、宇治川、木津川三川合流,山上竹木郁郁葱葱,独特的地形给山崎带来特有的湿润气候,有利于威士忌的熟成。
在蒸馏所的门口付费签到之后,会拿到一个身份标识,海外游客还可以拿到一台讲解器。这个tour不仅仅受到日本人的欢迎,相当多的海外游客也从品尝山崎威士忌开始,逐渐了解日本威士忌,搜寻到山崎的历史,进而搜索到这座蒸馏所,网络预约之后将其加入自己的日本关西行程。我所在的这一团中,除我之外,还有四位香港游客,两对美国的夫妇,另外还有一团三人是讲西班牙语(似乎是吧,我不太确定)的。更有一些西方游客是“因为不知道如何网络预约”而只能参观山崎博物馆而已。

在山崎博物馆的二层集合准备出发。带领我们的不仅有一位讲解员小姐,更有一位上了年纪的侍者,完全就是“Legal High”里面服部大叔的气质与派头,对于威士忌以及这座蒸馏所有着很深的了解,团员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对答如流,此乃高人。

威士忌的主要原料就是水和大麦,大麦发芽与干燥的过程在蒸馏所之外完成,蒸馏所中的第一道工序是“糖化”。这里英文原文是“Mashing”,字面意思是磨碎,实际上的制程是将大麦芽磨碎之后与热水进行充分的混合与搅拌,在这一过程中,麦芽中的酶将淀粉分解为糖分,经过过滤后的麦汁进入下一步骤。

麦汁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酵,糖分解为酒精与二氧化碳,正是在发酵过程中,形成了威士忌的香气。

下一个制程是“蒸馏”

进入到蒸馏室,左右各有一列蒸馏釜,左侧为初馏,右侧为精馏。

麦汁经过两次蒸馏之后,保留了其中的酒精以及带来特色香气的酯类物质,这时的酒精度约为65度,在威士忌的制程中,这个阶段的酒叫做“New Make”,颜色是透明的,严格意义上来说,由于没有经过贮藏熟成的过程,不能叫做威士忌。

为了制成多样化的麦芽原酒,蒸馏器的形状也不同。

之后就是对于威士忌来说最为重要的“贮藏”,威士忌在橡木桶中逐渐熟成,不同的原酒吸收不同橡木桶的特质,在不同的时间点组合出各种风味。威士忌在橡木桶中贮藏的越久,越能产生深邃的风味。左边是12年威士忌,右边是4年的威士忌,两相对比一目了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橡木桶中的威士忌会逐渐流失,所谓的“Angel's Share”大概也是威士忌随年份价值一直上升的原因之一。

非常壮观的贮藏库,橡木桶香气和威士忌香气混合在一起,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中,每一桶威士忌都在时间的作用下逐渐发生着变化。

每一桶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以及年份,参观的每个人看到比自己年龄还要大的酒时,都会不由得发出赞叹声,看到的比较多的是10-15年的,25-30年的也有一定数量,再久远的就很稀少了。

而这一切都始于这个1号桶!山崎蒸馏所1923年创立,这边陈列了四桶1924年一直传承至今的原酒,经过了90年以上的时间洗礼,对于山崎蒸馏所,甚至日本威士忌的历史都是意义非凡。

山崎蒸馏所贮藏的原酒不仅包括麦芽威士忌,这种涂成黑色的桶内贮藏的是谷物威士忌,发酵的原料在大麦芽之外添加了小麦、玉米等谷物。谷物威士忌通常用于调和威士忌,相比单一麦芽威士忌来说口味相对平缓,日威之中,“響”作为调和威士忌的代表,有很高的评价,英文名称“Harmony”正是这个“调和”的体现。“響”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支“Suntory系”的单品。

制程的部分就参观到这里,蒸馏所外的环境也相当的好,而在厂区内,就可以看到山崎的“水”。


蒸馏所中也有一座小神社。

山崎蒸馏所1923年设厂时使用的青铜质蒸馏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