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利说了大实话,没能力与中国打仗,这个病可不好治
正在进行的俄乌冲突,对美国来说可不仅仅是一场代理人战争,而且也是学习和反思的机会。乌克兰军队使用美国武器打仗,更关键的是与一个真正的军事大国打仗,暴露的问题让美国人非常尴尬。因为,美国人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做到与中国这样的大国打仗的准备,甚至连最基本的弹药都供应不上。
近日,美国最高将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说,俄乌战事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即使在一场有限的区域战争中,常规弹药的消耗率也高得令人难以置信。如果朝鲜半岛发生战争,或者美国与中国发生大国战争,军火消耗率将破表,美国须采取行动为此做好准备。我们要确保有足够库存应对真正的紧急情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按美军公布的数据,美国正在投入14.5亿美元用于提升155毫米炮弹的产能,也仅仅将产能从每月1.4万枚,增加到2.4万枚。一直要到2028年,才能将产能提升到每月8.5万枚。美国还在扩大标枪发射器和导弹,以及海马斯精确火箭发射器弹药的产量。
按米利的说法,中国将在2050年左右,将在军事上超过美国。而美国不仅要跟上中国,还得超越中国,情况非常令人不安。
美国人对大国战争有了新的理解,而且为弹药产量不能严重焦虑,这就像是生病了一样,问题是这个病还能治好吗?恐怕很难了。
首先,大国战争将是一场长期的消耗战,美国人已经玩不起了。从海湾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就一直在打治安战,也就是小规模战斗,对手目标数量少,反击能力弱,所以不需要庞大的弹药储备。而真正的大国战争,任何高精尖的导弹都是消耗品,比得不仅仅是谁打得准,打得远,还要比谁的装备规模大。
很显然,中国这样的工业强国,更有能力装备数量更大的导弹。美国人如果下场了,打了几在发现自己没弹药了,再造那可就来不及了,付出的代价就是美军的人头。
其次,去工业化的美国,需要维持庞大的军工产能,成本会非常高。现在的美国,虽然GDP世界第一,但是贡献更大的是律师、医疗这样的行业,而不是制造业。美国已经度过了工业化时代,现在回头去打造炮弹产能,将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炸药要从中国进口,缺少工人,而且成本会非常贵等等。美国现在连战略导弹核潜艇都不能按时造出来,这可不是军费不够这么简单事。
最后,更关键的问题是美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打大国战争。不管是炮弹还是导弹,你要维持庞大的库存,就等于要在仓库里压着大量军费,问题是美国的军费还这么富余吗?如果不知道什么时候打仗,大量储备导弹和炮弹还有可能过期,最后只能销毁,那这些钱就是要打水漂了。所以,准备与中国这样的对手打仗 ,因为不知道战争的时间,保持庞大武器弹药库存或者是强大的军工产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总体而言,乌克兰战场暴露出来的问题,美国可能还要很多年才能解决。在没有打胜把握的情况下,美国的对华军事战略仍然是以威慑为主,而不是真的打仗。威慑就是秀肌肉,中国军队也需要多给美国人秀肌肉,直到中国军力超过美国,让美国人彻底服气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