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栃木县足利高中 防止校园欺凌政策
翻译:UP主本人

一、基本思路
抱着“任何学生、任何班级都有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认识,在维护学生尊严的同时,致力于建立没有欺凌现象的学校。
二、欺凌的概念
“所谓欺凌,是指对本校学生,与该学生有一定人际关系的其他学生等进行的心理上或物理上的影响行为(包括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行为)”。
三、应对举措
设立了以下两个委员会作为欺凌对策机构。
防止欺凌委员会(定期举行),通过各种教育活动采取预防措施。
欺凌委员会”(不时举行),在掌握了被怀疑的事态的情况下,对应解决。
关于欺凌和与学生指导相关的其他问题的校内培训被定位为年度计划,旨在使全体教职员工之间达成共识,并旨在提高具体的响应能力。
四、预防措施
1.开展基于人权尊重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抵制欺凌。
2.培养“不允许欺凌的心”和“防止欺凌的能力”,并提供系统的指导,以解决可能演变为欺凌的日常问题。
3.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构成充实集体教育和课堂教育。
4.帮助学生了解采取行动停止欺凌而不是旁观者的重要性。
5.密切注意教学,以免教员的行为不会伤害或鼓励欺凌行为。
6.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设备,同时了解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危险性。
五、早发现、早应对
○认识到欺凌是以大人难以察觉的形式进行的。
○倾听学生的声音,注视学生的行动,即使是细小的征兆也要留意。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的实施等,把握实际情况。有欺负嫌疑的情况下,不是单独对应而是有组织地进行处理。
○努力构建与学生的信赖关系,建立协商机制。
○加深与监护人的信赖关系,努力共享信息。
○与学生、监护人、地区合作。
六、早期消除欺凌
全面保护被欺负的学生
从受欺负的学生及其监护人的立场做出回应。
如果发现或咨询了欺凌行为,请向管理层报告并做出系统反应。
指导欺负学生了解和反思自己行为的对与错,并防止他们再次发生。
在师生的共同理解、父母的合作以及与相关组织的合作下,将对两位学生做出回应。
另外,关于消除欺凌行为,不仅可以简单地确定道歉或欺凌行为已经停止,还要密切监控被欺凌学生的状况。
即使在解决欺凌问题之后,也要给予指导,以便被欺负的学生、欺负的学生、旁观者以及所有学生都能建立良好的权利意识。
七、附录
本基本方针由欺凌防止委员会进行适用性修正。
平成26年4月23日施行,平成26年4月23日改正,平成30年4月1日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