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又怎样呢?你并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

2023-06-15 13:11 作者:苦涩的骨头  | 我要投稿

阅前须知:

T酱所提到的大卫·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这本书我拜读过,疗愈效果非常好。书中罗列了很多表格,注重观念矫正与习惯养成,可以按需选用。我把这本书的PDF分享出来,以供大家阅读:https://pan.baidu.com/s/1wp0ruigApGH-3V1oOqHmag?pwd=Bone 提取码:Bone

人可以卑微如蛆虫,但也可伟大如神明请永远对自己抱有深刻的、无限的、真挚的爱意人生那么短暂,凭什么要献祭自己甚至自己的骨肉,像辫子奴一样匍匐于一群老逼登制定的屎一样的规则?我问你,凭什么?

理论:

斯坦福大学认知疗法心理学家大卫·伯恩斯的《新情绪疗法》,可以彻底颠覆“优秀或成就=价值”的错误观念。数据表明,四周内读完这本书的患者里有70%摆脱了重度抑郁。

“慕强”,即认为人的价值和成就正相关。这会让人无止境地承受着自恋损伤的痛苦,不相信真实的自己会被认可,所以拼命地证明自己足够好。但自己的内心深处永远充满着对失败的恐惧,永远误以为真实的自己不配被爱

Q1:我害怕人到中年越混越惨,难道不该趁年轻卷一卷吗?

A1:不可抗力的低谷会平等地席卷所有(普通)人,所以别妄图用追逐成就来逃避中年危机,因为逃不脱

Q2:只要拼命push自己做好每件事,不就可以避免抑郁了吗?

A2:可以避免,但会迎来更消极的状态——心理孤独。比如电影《一一》中的敏敏,她遵循着世俗的标准,努力成为好职员、好媳妇。婆婆跌倒迷后,敏敏每天都遵医嘱和婆婆讲话,汇报自己一天做的事,但多次之后,自己却崩溃了。因为敏敏发现自己迄今为止的人生是如此贫瘠,宁静得如一潭死水,寥寥几句就能概括完

心理孤独的人穿过时间奔跑疾走,去证明自己符合外界的期待,不惜丢弃对生活的真挚热爱。但胜利转瞬即逝,最终他们会感到空虚和孤独: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到底为什么而活?

Q3:“优秀或者成就=价值”的自我审判已经根深蒂固,该怎么解决呢?

A3:彻底抛弃“价值”的概念,因为它根本没意义,它只不过是你自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有价值和无价值这几个字,看不见摸不着,也极其不准确。凭什么快乐开黑就比努力工作更没价值呢?

如果刻意追求某种价值,坚持用高标准评判,那么你吃过的饭、遇到的人、看过的风景、玩过的游戏,你的感受……都很有可能被你认为是不够有价值的。如果这辈子都在虚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战战兢兢地度过,未免太遗撼。

人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是独立于价值,独立于优秀,独立于成就而存在的。10w人的墓志铭:


04:47


“优秀或成就=价值”的错误观念不仅否认参差多态是生命的本源,还否认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持续演进的过程

只要相信变化,此时此刻的你处于价值标尺的何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是一个物品,别给自己贴上一系列负面标签;同样重要的是,价值并非实体,既不可能真正拥有,也不可能真正不拥有

实践

尝试平庸的一天,但别让自己太平庸,因为你可能没办法一下子承受住爱自己所带来的巨大快乐。

1.消极控制法

通过计数器来监控你的消极想法,最终学会把外部价值评价体系扼杀在萌芽状态。当你产生一种对人对己的评判时,马上打开计数器摁一下,打住想法问自己:凭什么做这件事就是没有价值的呢?然后在一天休息前记下总数。

按下按钮这个动作意味着,你已经看到价值评价侵入你的思维,你此时的存在便高于这种价值思维,也就可以摆脱这种评判思维带来的负面连锁反应,它让你放下自我否定,清醒地投入更重要的事。

2.积极释放法

用计数器记录你平庸而快乐的举动,又或者你可以选择任何一项活动,不需要志在100%的完成,尽量完成80%,60%或者40%就可以肯定自己。一天结束后,记录总数。

如果你感觉良好,第二天再重新开始。尝试这两个计数方法2到3星期之后,痛苦、 焦虑和纠结井不会消失,但你很可能会体会到放下价值评价所带来的释放和安宁

如果练习之后还是无法让你摆脱自我否定,可以通过和内在的自己进行几分钟对话,来矫正思维摆脱抑郁或焦虑。

那又怎样呢?你并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