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政变又有新说法?普京或有2个“误判”,美总统的反应意味深长
对于俄罗斯的“政变”又有新的说法出现,普京总统或存在两个“误判”,这才导致了事件的爆发。耐人寻味的是,美国总统对此事的反应可谓意味深长。
瓦格纳雇佣兵集团发起的“政变”来的快去的也快,普里戈津率人在6月24号发起行动,到了25号,他就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斡旋之下宣布停止行动,而他本人也前往白俄罗斯。从局势如此戏剧性的发展来看,似乎这一轮的事件只是瓦格纳集团和俄罗斯国防部之间的矛盾失控爆发,责任要让这两边各担一半。但从美国这边的后续反应来看,似乎这一轮“政变”还有新说法,这并不是普里戈津一时莽撞,美方对于这一事变早已知情。

据美国媒体透露,早在瓦格纳发起这一事件之前,美国情报部门就已经了解了普里戈津准备发起行动。华盛顿邮报更是信誓旦旦地指出,美国情报部门在6月中旬就知道瓦格纳在谋划,获悉后者准备通过武装行动对抗俄罗斯国防部门,但美国情报部门只是不知道具体的细节。从这点意义上说,虽然在瓦格纳发起行动之后,美国也手忙脚乱地召开会议,但美方绝对不是毫无准备。如果美媒的报道属实,那么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为何俄罗斯自己未能率先察觉到问题,以至于让瓦格纳的部队能在俄罗斯内部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自己也存在“误判”。

首先,在瓦格纳采取最后行动之前,普京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俄罗斯国防部要求所有雇佣兵武装与其签约,而普里戈津不仅正面拒绝,还对俄罗斯国防部发出指责时,普京恐怕认为普里戈津对俄罗斯国防部的一系列批评,只不过是正常的抱怨。他没有感受到瓦格纳集团的不满,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普京应该提前出面,为瓦格纳和俄罗斯国防部进行斡旋,避免二者之间的矛盾被彻底激化,这可能是普京的第一个“误判”。
而第二个“误判”,就是在瓦格纳采取行动之后,普京低估了事态的规模,才让瓦格纳得以占据罗斯托夫这样的大城市。甚至于瓦格纳能够沿着高速公路推进,一直冲到距离莫斯科不远的图拉,这让局势一度显得空前紧张。

不过,虽然普京存在一定的“误判”,但事件毕竟是以和平解决的方式告终,俄罗斯避免了一场潜在的混乱和灾难。而美国方面在最初的沉默之后,现在也对这起事件做出了回应。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电视节目上表示,他认为俄罗斯已出现非常严重的裂痕,并宣称对于普京来说“几乎在经济、军事、地缘政治,各个方面都是毁灭性的战略失败”。布林肯的这种表态,颇有一种想看俄罗斯出大事儿,但最终没看到的失落之情,他会有这种感觉也不奇怪,毕竟美国可能就等着俄罗斯内部先乱。而相比于布林肯的直接,拜登的反应倒是显得更加意味深长。根据白宫发布的声明,拜登当天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了电话,在通话中拜登承诺会继续支持乌克兰,但声明没有公布二人对俄罗斯发生的事进行的具体讨论。

不得不说,拜登还是更加地老谋深算,他只是强调支持乌克兰,而不对瓦格纳事件进行评论,其目的恐怕在于削弱美国在这个事件中的存在感。之所以要降低美国的存在感,恐怕是拜登不想给俄罗斯提供另一个团结的机会,因为如果美国显露出介入俄罗斯内政的迹象,这可能是最好的激发俄罗斯人团结对外心态的机遇。拜登恐怕是看出了这一点,才想让美国的存在感低一点,说白了,他不想给普京任何一点帮助,这个情况下,美国保持沉默就是最好的推动俄罗斯内乱的办法。只不过,虽然拜登处心积虑地想看到俄罗斯的进一步内乱,但他的这个愿望恐怕很难实现,美国最有可能的机会已经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