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村里的放牛娃,如何成长为游戏开发专家

2023-07-07 14:51 作者:叔叔的中年生活  | 我要投稿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知行合一致良知。

87年出生,游戏开发从业15年,做过端游、手游,参与制作过的游戏项目和类型很多:MMO,SLG,ACT,MOBA,TPS等都有丰富的开发经验。

  • 20年受邀成为UWADay2020的分享嘉宾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F93Q2AL0511L9VL.html

  • 21年受邀成为Unity官方分享嘉宾,分享性能优化专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44y1q7bQ

  • 21年受邀成为Unity官方赛事 MWU 专家评委     https://mp.weixin.qq.com/s/dVqOjuwozih3tBGzQrvpjA

  • 22年 字节《朝夕光年》官方公众号专题访谈     https://mp.weixin.qq.com/s/9n29NMyO3_vxy89c4Ey76Q

  • 22年 受邀成为Unreal OpenDay 官方分享嘉宾,分享Unreal 制作超写实数字人技术。(最后因为保密原因 申请了撤回)

  • 知乎有Unity入门系列文章,总阅读量500W+。

总结一下我的人生经历,大概就2个词吧:有小聪明,无大智慧。    如果下面我的故事能对大家有启发和帮助就太好了。


放牛的星星

19年,在知乎以放牛的星星的ID进行Unity的教程连载,⽂章多次被Unity官⽅社区、UWA、蛮⽜等多个专业公众号转载,而得以被广大小伙伴认识。但我其实更喜欢大家叫我 壹念 ,这是我在公司的花名。听着很有佛性,但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每天都有壹种新的想法和念头,保持灵感,保持思考和进步。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教育环境也不好,高中(03年)以前都没有见过电脑。高中考上了县重点高中重点班,学习压力开始变大。高二之后,被家住在县城的同学带去网吧玩了几次传奇,便开始沉迷网吧,开始逃课去上网。加上家庭关系不和睦,作为留守少年也没人管教,成绩越来越差,去网吧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时候没钱,可以通宵在网吧看别人玩劲舞团。

然而,我并不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并没有幡然悔悟之后奋发图强然后逆袭上名牌,最后只考了个超过二本线20分的成绩。我们那个时候还是先估分,报考志愿,最后才下分数的,所以非常容易撞车。估完分,班主任根本就不相信我能考这么多,建议我报一个本省的学校保底,我没听,一志愿填的湖南科技大学,结果分数线够了却撞车没录上,然后服从调剂录了本省的一个二本院校。志愿当然也是填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以后可以光明正大的玩游戏。

到大学之后,果然没有辜负我自己的目标,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然而当时家境贫寒,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连一台自己的计算机都买不起,而学院机房的电脑老旧,还有还原精灵,根本不能很好的玩游戏。而我上完一整个大一的课,连使用winrar打个压缩包都不会。没挂科我也不知道是为啥。。

到了07年,大二了 家里人才给了钱买了第一台电脑,5000多的电脑,比我一年的学费还多。配置还相当差,玩个鬼泣4都是个位的帧数,估计是被带我去配电脑的同学给坑了,遇到个奸商了。

真就大学浑浑噩噩的过了,最离谱的是,逃课在机房玩游戏(寝室不让拉网线,想联网要交钱,然后把电脑搬到指定机房统一管理),被学院领导抓了,问我为什么不去上课,我说关你什么事,被拉去写检讨,差点拿通报批评。

再看看现在的大学生,大一就开始规划职业方向,大二就去参加实习,大三打比赛,参加夏令营,拿保研资格,拿大厂实习资格。。。我其实多次说,如果当时的我放在现在,绝对入不了行。。。

09年大四,开始去上海找工作,当时自己也想不清楚能做啥,大概就只有3个大的方向,软件/游戏开发、Web开发、IT(大三暑假还去学校周围的数码城当了几个星期卖电脑的),哪个方向先找到工作就发展哪个方向。

而我找工作的方式也离奇,住的旁边有那种劳务派遣公司,就是一个小的报摊,边上写满了各种厂里招工的信息的。你给他钱,他告诉你哪里要人,你去面试(不包面试通过)。

  • 给80,就是那种厂里做流水线的

  • 给120,就是那种餐厅端盘子的

  • 给200,就是稍微高端一点,坐办公室的

我咬了咬牙,给了200,然后他带我去一个图像处理公司面试。这家公司的产品是做安检机,就是火车,地铁等公共场所的过包安全检查的机器。而面试我的是软件部门的老大,他就出了一个冒泡排序算法,虽然很简单,但对于学艺不精的我写的还是非常吃力,最后在他边教边引导的情况下,勉强写了出来。本来以为必挂,结果第二天打电话叫我去上班。。 反正我也不知道为啥,也不敢问。

当时公司有三大部门,机械,电子,软件。机械负责设计安检机外观,电子设计电路板,而软件就使用C++分析从电路里传回来的数据,模拟成像。

简单说一下安检成像的原理,每个安检机在安检口都会有一排从上往下打的射线发射器,而下方有射线接收器。由于每种材质对于射线的吸收量不一样,所以不同材质的物体经过之后,下面接收器接收到的残留射线量就不一样。然后我们将被吸收的量映射到一个2048的颜色范围内,比如:

  • 橙色表示有机物、

  • 蓝色表示金属等无机物、

  • 绿色表示混合物等。

各家安检软件可能映射范围不一样会略有差异。比如下面这个一看就知道是啥了吧。

然后我只能说,软件公司是真的。。。。。。非常的

我去实习了6个月,一行代码都没写。。。一共就只需要维护1个软件,而且是稳定的又没有什么新增的开发需求。。组里大概10来个人,有些是技术售后,有些兼着测试,大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厂房里的机器开一下,过几个物品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天天看哪会有什么问题。。),导师(兼技术售后)办公司坐烦了就申请外出,带我去另外一个地方的仓库转转,要不就去地铁,客户那里看看。。

我到现在也没想通,他们为什么需要实习生……可惜找我进去的老大,一个后就离职了,当时也没加联系方式,估计永远是个迷了吧……

如果按照软件路径正常发展,估计我可能就在软件行业了,但这个实习上班的时候太煎熬了,什么事都没有,但又不看电视,玩游戏搞无关的事情,于是我就天天开始看DirectX游戏开发,游戏编程精粹,游戏设计艺术啥的。。实习一结束就找了个游戏公司上班去了。

从业前期,对工作其实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再加上农村出来的,视野比较窄,看不懂长期利益和价值。就是一心想涨工资想要多点钱。

09年实习的时候是2000,正式工作之后是3000。1年后跳了一次到6000,1年后又跳一次到10000。当时就感觉春风得意,意气风发。然后就有人拉着说创业,当时年轻,无所畏惧,又离职跟人家去创业,结果被摆了一道,浪费1年多时间。

但那次之后就有所领悟,开始知道长期价值的重要性,开始知道跟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15年之后蒙头开始做认真做游戏,开始总结技术,学习新技术。但无奈的是,版号规则又来了,16年是游戏行业第一个寒冬,大量的手游项目和公司因为版号而开始裁撤,我的项目也是。但本着长期利益的思考,和制作人(我是主程)一起开始为项目奔波找后路,找了很多关系,最后联系了一家福建的,原来做捕鱼的项目,愿意投资。

结果继续做了几个月,准备上线的时候,人家把我们原班人马全部嘎掉了,打算自己上线了。这种黑吃黑的方式,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无奈妥协,不过好在他们自己也没有发重度ACT游戏的能力,最后也没能上线。

转头就到17年了,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在东莞买了一套房子,已经交付了。第一次有自己的家,老婆想回东莞的愿望非常强烈,而那个时候游戏行业确实看起来发展很难,挣扎了下就打算回广东做点小生意了。

然后就拿到了腾讯天美的Offer,这让我的职业生涯又延长了好多年。之前都是在中小公司,开发套路和流程杂乱无章,什么样的人和事都有。进了腾讯,参与《王者荣耀》海外版本的开发,第一次看到几百人的大项目可以有条不紊。可以同时兼顾10几个海外版本的开发和发行,领导的管理能力也非常强,程序团队60多号人能合理稳定的安排好开发任务,可以执行独立版本开发,跨版本开发,性能优化,技术资产,多语言多地区的技术方案等等,那两年,对我的职业生涯有了巨大巨大的提升,说是重塑了我对技术开发的理解都不为过。

但可惜的是,在海外市场由于沐瞳《无尽对决》的冲击,我们的项目叫好不叫座,虽然有1600W的DAU,但利润大头都被Garena拿走了。最后无奈研发和运营团队分解,各回各家,各找个妈,项目也迎来一次裁员。

有了腾讯的巨大视野提升之后,开始从0-1做了一个SLG系列。也正是见识过腾讯内部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之后,我开始在知乎做技术教程,开始重视性能,并和UWA,UPR一起成长,拥有了自己在性能优化方向上的前瞻性技术和专精。

这也是我得以进入字节,担任中台性能优化技术负责人的先决条件。

回顾这10几年的行业经历,前几年,无知者无畏,随意跳槽,没有长久规划,几乎没有技术沉淀。就是一年技术用5年这种情况。15年之后开始积累技术,重视沉淀,这是我拿到腾讯Offer的关键钥匙。

在腾讯经历一次巨大的升华,从技术到思想到管理全方位的提升。给我奠定了足够高的视野,也让我知道该如何去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如何看懂未来的技术方向以及行业的发展方向。这是我日后能拿到字节Offer的关键钥匙。

正如前面所说,我有小聪明,但无大智慧。当我能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我能很快做好它,但很多时候我也看不清前路,虚度了很多光阴。

我的技术水平不是很出色,没刷过算法,图形也只懂皮毛,大学知识也不是很牢固,但我确实把业务开发和面对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上做到了一个较好的地步,再加上一点点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观察能力,终归是勤能补拙,让我在行业里混了十几年。

那么最后,我想和大家共勉的就是:

不能躺平,不能眼高手低,保持学习,保持竞争力。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大家肯定都会拥有更好的未来。

如果困了,累了,懈怠了,不妨来看看这位大叔,难道你还比不过他吗?

山村里的放牛娃,如何成长为游戏开发专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