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鹿鼎记》后感

2019-08-21 09:46 作者:马沙阿姨-夏亚巴吉纳  | 我要投稿

       看完《鹿鼎记》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动机,无非三个:趋利,避害,成大义大义自不必说,英雄之事,却说普通人,更多就是且只是趋利避害。

       譬如说,一个稍有理智的人,是会考虑后果的。但为何又会前言不对后语,行为前后不一致,会想不到这样的说法做法会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呢?只可能有两个原因:蠢(失去了理智),或是有更大利害的权衡。

       此处且放下不表,却说《一代宗师》里有这样一句话:“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血;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带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大事。”也许能带来一些启示。

       里子最大的目标就是保护面子。于是乎,要面子出了事儿,里子该怎么做?最好的办法就是牺牲别人,没别人可牺牲的时候,就只能牺牲自己,把仇恨从面子那里拉到里子上面。拉仇恨有很多办法,最好用的莫过于在同一门里,塑造一个比面子更烂的人设,一个失信于人的人设,而且还是自己主动立起来的。那要怎么立呢?不是主动出来背锅就能完事儿,这样说服力还不够,要先背锅,再卸锅,要前言不对后语,行为前后不一致,最容易让人反感。如此,里子原来是渣渣的人设就立起来了。

       于是乎,本来带节奏和跟风的人,抓到了新的风向,全面进攻里子;本来吃瓜的和过路的,也跟了过来,渐渐地也会觉得其实面子虽然虚有其表,但也本来没啥害处,一切都是里子害的;再加上本门弟子的助攻,很快,面子上的血就能抹去,重新发光。至于里子,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不用茅十八那样的十八年一条好汉,一两年,也许就能又是一条好汉了。

       那人为何能喊出“向我开炮”这样的话呢?撇开revolution先烈式的大义,这里只讨论普通人的趋利避害成大义。趋利,许是资本的裹挟;避害,许是来自本门弟子的压力;成大义,许是为了保全自己从一开始就看好的武学新星的前途。于是,有的人就成了里子,让面子不沾一点血,保住了门派。

       如此看来,我觉得里子比面子更伟大,因为他看得比任何人都远,做出来超乎任何人想象的事儿。然而,至于真相是什么?可能永远都无法得知,最终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

        《鹿鼎记》里面,韦小宝任何一次选择,无论杀小桂子跟海大富,为康熙完成任务,打神龙教,打神龙教,降西藏蒙古,打罗刹国,护天地会,假装被杀逃跑,无非是在趋利避害成大义三者中跑圈圈而已。

       我突然感叹,如此多的英雄人物,到了最后,谁才能真正的笑傲江湖?在我看来,不是令狐冲,不是张无忌,不是杨过小龙女,只有韦小宝,才是最终笑傲江湖的人。

       因为,他有了钱,有了老婆,还摆脱了皇帝和天地会的追杀。

读《鹿鼎记》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