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乎其技的文物修复,靠的不只是情怀

2023-08-29 19:00 作者:清艺汇  | 我要投稿

有一种伤痛

是眼见世间之至美消逝,无能为力

有一种喜悦

是亲手将瑰宝重现于世,与有荣焉

能够从事文物修复工作,是热爱文化的人们无尚的荣耀。但想要成为一名文物修复者,除了热爱文化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当水准的专业技术。

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在瓷器修复,亦是颇有讲究。瓷器修复追求的不仅是修复其原本的物理结构,更要尽可能地还原瓷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陶瓷修复专家于爱平老师所提出的“修旧如旧”、“还原本真”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前者意味将破碎的瓷器修复如初,保留瓷质感;后者则力求真实,不臆造,充分还原古人画意。

作为国内古陶瓷修复的大家,于老师从1972年至今这一做陶瓷修复就是50年。这些年来,成千上万的瓷器经她的手修复而成,一次又一次还原了陶瓷最初或大方质朴、或潇洒明艳的样貌。

明宣德青花团龙纹花口洗,于爱平修复

三星堆博物館湖田窖(宋影青),于爱平修复

于爱平修复的南宋龙泉窑梅花鼓钉炉,于瑞安博物馆展出

从宣德年间的青花大龙缸,到永乐年间的红釉高足碗,再到成化年间的斗彩天字罐,每一样都蕴含着陶瓷修复师无数的心血。在修复青花大龙缸的时候,虽然瓷缸已碎成几十片,但仍能看出发色沉稳、画工自如,是难得的珍品。

 

而于老师独创研究的“于氏笔涂法”,正如于老师所说的:“我们做修复,追求的是一种瓷质感。”用特制毛笔一层层描画,以常人不易察觉的细微变化一点一点接近最终的效果 最终还原瓷器当时的光泽和肌理,呈现出瓷器在时间沉淀后的美的痕迹。

今年5月清艺举办的第一期《中国古陶瓷无痕修复课程班》,我们有幸邀请于爱平老师为大家授课,课堂上通过强调了可逆性修复、修复面小、瓷质感强和过渡自然的修复理念,详细讲述了古陶瓷的修复流程,并在导师陪练、实战练习中完成修复,收获满满。


金秋十月,清艺中国古陶瓷无痕修复课程学习班第二期即将启程,本次课程为期5天,分别从古陶瓷修复的历史现状、古陶瓷具体的修复方法等方面出发,系统地教授古陶瓷无痕修复的技巧,同时老师现场手把手指导并点评考核,从破碎的瓷片到完整的瓷器,用双手触摸,用双眼观摩,一起打开全新的世界。


神乎其技的文物修复,靠的不只是情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