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功德楼

某寺院打算重修功德楼和法堂等建筑,但由于资金短缺,和尚们就决定向信众筹集善款,于是在佛诞这一天,寺庙门前便多了一个善款筹集点,住持老和尚亲自宣讲,他从寺院的开创历史讲到功德楼多年的失修,又讲了一些建庙修堂具有无量功德的话。话音刚落,人群里窸窸窣窣的,有的人小声嘀咕,有的人交头接耳,也有人转身要离开。就当众人举棋不定的时候,一个白衬衫黑西裤的中年男子走到了老和尚的身边,他帮腔道:“李某是个粗人,不会说漂亮的话,有个时髦的词叫……嗯……粉丝,对对对,我也是这寺庙忠实的粉丝,这些年啊,托佛祖的保佑,做生意赚了点钱,初一十五也常来添些香油钱,心里嘛,老想着给佛祖塑个金身什么的,嗬,今天赶巧啦!住持说了要重修功德楼,这是个难得修福报的机会嘛,我带个头,捐个十万。”说着他叉开十根指头。
一听到十万,人群中立马就响起了喧闹声和鼓掌声,更多的人也聚拢了过来。李商人也果然守信,当着众人的面用手机直接就把钱转到寺院的银行账号里,完事后还把手机屏幕对着众人晃了晃,老和尚在一旁看了直念“阿弥陀佛”。
有了李商人的积极带头,在场的信众也纷纷响应,在小和尚和义工们的协助下井然有序地捐款。老和尚于是邀请李商人到方丈室共叙茶话,聊到正欢的时候,李商人便还想给寺院做点事,说他认识一个施工队,希望住持能把重修功德楼这个任务交给他,由他和施工队洽谈,这样不仅能保障工程的质量,费用多少也能再减少一些。老和尚听了一口应允,一来,毕竟对方刚刚捐了笔不少的数目,再者,他确实也是想为寺院做点事,便随了他的心愿,佛度有缘人嘛。
末了,老和尚送走了李商人,门外的信众还在排着队,他瞥见队伍最前头的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一眼就认出这是平时在周边捡破烂的老张头,便大跨步走了过去,此时,老张头正从内兜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了一摞钞票,少说也有几千块。
“阿弥陀佛”,老和尚立在老张头的面前,双手合十作揖。
“是方丈啊,这,我平时在寺院里捡些瓶瓶罐罐的,攒了些钱,这不要修功德楼了嘛,我想来想去啊,就拿出来都捐了吧。”
“老施主真是大功德啊!”老和尚深知老张头的钱来之不易,但对方一心向善,不好断了他虔诚礼佛的念头,况且后面还有很多信众等着给寺院布施呢。
“哎呀!和李老板比,我这算不了大功德,算不了大功德,也就能给寺院添点砖瓦罢了。”
老和尚便认真了起来,对在场的众人说道,“《阿阇世王授决经》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贫穷的老母只能供一盏佛灯,佛陀说她有大功德,授记正果,而阿阇世王供了很多盏佛灯,却未得佛陀的授记,只因他心不诚。因此,礼佛只要心诚,功德自然成。”他面向老张头恭敬地作揖,“阿弥陀佛。”
队伍里一个好事者也说道,“对,住持说得好,李老板虽然捐得多,但那个钱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您是把自己的大部分积蓄都捐了,我看啊,你的功德要比他大得多啰。”老张头听了激动不已,仿佛自己的身上笼罩着一层佛光,在场的众人也连连点头,捐起款来更是热情高涨。
很快,李商人和老张头捐款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内容越传越神乎,赶来寺院布施做功德的人也越来越多,重修功德楼的工程没过多久便开工了。
到了重修落成典礼剪彩的这一天,李商人应邀出席,又当着众人的面添了一万块钱的香油钱,众人都称赞他阔气,乐善好施,的的确确是个大善人。只有李商人自己心里清楚,这次重修功德楼他从中获了利,捐出去的十万元不仅回了本,还额外多赚了三十来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