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技术主导了比赛——F1中出现过的堪称bug的黑科技

2022-01-06 01:51 作者:一根牛蒡  | 我要投稿

可以说,F1赛车是项技术驱动的赛车运动,但F1的技术应用与发展并不是连续的,有些技术应用升级了、更新换代了,有些中断了、消失了,还有些重现江湖。各项技术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如资金、科技发展水平、车队与国际汽联的利益博弈、安全等等。

1、风扇车

1974 年,莲花车队异常糟糕的表现导致车主科林 · 查普曼要求技术总监托尼 · 拉德重新审视赛车的整个概念,看看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性能。Rudd 和空气动力学家 Peter Wright 探索了在F1 赛车中产生地面效应的可能性。莲花的设计被证明是打破法拉利在 70 年代中期的统治地位的最有效的技术变革。 在赛车底部底部制造低压区,利用伯努利原理使赛车吸附在地面上以提升过弯速度。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赛车沿侧面的裙边封住车底的低压区。莲花79(Lotus 79)在1978年的成功促使其他车队复制并进一步完善这项设计莲花 79 赢得了 1978 年世界锦标赛,确立了地面效应技术作为 F1 的主导概念,许多制造商随后试图模仿这种设计。


那时将“地面效应”发挥到极致的布拉汉姆在1976年改用阿尔法罗密欧的 Flat-12,这辆赛车又被成为“风扇车”。把一个巨大的排气扇——表面上看是用来冷却——装到赛车的背部来进一步降低赛车底部的压力。在1978年的瑞典大奖赛上,它的首次亮相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引来的其他车队的投诉,车手们则投诉说,在比赛中,风扇将石块、赛车残骸及其他杂物吸入风扇,并吹向后面的汽车。最终风扇被禁止了。

2、涡轮增压发动机

1977 年,雷诺作为一家制造商进入 F1,开发底盘和发动机。不同寻常的是,当时雷诺决定生产 1.5 升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一规格自 1966 年以来就存在于法规中,但并未被视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选择。雷诺直到 1979 年才赢得大奖赛,尽管在 1985 年退出 f1 之前未能赢得世界冠军,但它的表现足以鼓励法拉利(Ferrari)、本田(Honda)、保时捷(Porsche)和宝马(BMW) 等其它制造商开发自己的涡轮增压 f1 发动机。 

在 1983 年本田作为发动机制造商成为威廉姆斯F1车队的合作伙伴,在 80 年代中期,威廉姆斯与本田的合作伙伴关系非常成功,但在 1986 年底,它转为迈凯轮和莲花供应发动机。之后专注为迈凯伦供应发动机。

迈凯轮 MP4/4

1988 年,本田动力的迈凯轮 MP4/4 赛车是赛道上最快、最可靠的赛车,前所未有的赢得16 场大奖赛中15 场。涡轮增压发动机性能的提升,引起了人们对安全和成本方面的担忧。在排位赛阶段,为了刷出最快圈速,车队会使用超过 1200 马力的引擎; 这些引擎只能持续几圈,之后就会被替换掉。涡轮增压F1赛车动力强劲到令人难以驾驭的程度。国际汽联为了降低涡轮发动机的功率和性能,引入了各种规则,但是赛车的性能和成本却仍在不断攀升。终于在1987 年,国际汽联决定,从 1989 赛季开始,F1全面禁止增压引擎。

3、主动悬挂系统

从 1988 年到 1991 年,迈凯轮本田组合主宰了 F1。然而,在 1992 年 9 月,本田确认退出 f1 比赛,结束了其统治地位。

涡轮增压发动机被禁用后,竞争优势的来源从发动机转向控制系统和相关技术,车队和制造商重点放在提高汽车对驾驶员提供的各种输入作出反应的能力上。

当承载质量发生变化或道路条件发生变化时,主动悬挂可以调整自身参数,使车身的离地高度保持在合理的数值上,从而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通过性。主动悬挂技术同样算得上F1的又一个大突破。


威廉姆斯通过与雷诺结盟提供发动机,并致力于通过一系列汽车创新来创造竞争优势,从而重振旗鼓。其中包括采用半自动变速箱(最初由法拉利开发)、线控技术和自己的主动悬架系统 (Lotus 同时也开发了自己的系统)。正如威廉姆斯F1的一位高级经理所说:

我认为实际上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技术,引领技术革命。在其他人赶上来之前,我们能够更好地充分利用它... ... 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而是十项技术的组合,如果你把它们加起来,你就能得到几秒钟的优势。

1992 年的威廉姆斯 FW14B 赛车赢得了本赛季的前八个大奖赛,人们批评技术正在取代驾驶员的技能成为决定比赛走向的关键。虽然 F1 无疑是一种技术驱动的竞技运动,但许多人认为它在否定车手的角色,技术方面走得太远了。

这导致国际汽联在1994年禁止了各种形式的主动悬挂系统等车手辅助,并重新引入比赛期间加油、进站等规则。


本文的主要观点取自文章《技术不连续性与竞争优势:1950 - 2006 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历史透视》(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Formula 1 Motor Racing 1950 - 2006)。

技术主导了比赛——F1中出现过的堪称bug的黑科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