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和行为障碍手册中文翻译(精录)

2022-07-08 10:01 作者:最有价值华人  | 我要投稿

以下是世卫的ICD-10和ICD11 手册新版的原文和未被翻译的原文的机器翻译,如有不准欢迎提出。


先天原因造成的,也被称为原发性的,一般不列出。


精神行为障碍

(F00-F99)

包括:

心理发育障碍

不包括:

症状、体征和异常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未分类在他处(R00-R99)

本章包含以下块:

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 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和妄想症

F30-F39 情绪[情感]障碍

F40-F48 神经质、压力相关和躯体形式障碍

F50-F59 与生理障碍和身体因素相关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 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

F70-F79 智力低下

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 通常发生在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

F99-F99未特指的 精神障碍

本章的星号类别如下:

F00*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

F02* 分类在他处的其他疾病中的痴呆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主要的精神疾病的特征是现实测试的显著损害和行为的改变,表现为积极症状,如持续的幻觉,持续的幻觉,思维紊乱(典型表现为言语紊乱),严重的行为紊乱,被动性和控制性的经历,消极症状如迟钝或平坦的情感和意志,以及精神运动障碍。这些症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足以偏离预期的文化或亚文化规范。这些症状并不作为另一种精神和行为障碍(如情绪障碍、谵妄或药物使用引起的障碍)的特征出现。这一组中的类别不应用于对文化认可的思想、信仰或行为的表达进行分类。


6A20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是多种精神模式紊乱,包括思维(如妄想、思维形式混乱)、知觉(如幻觉)、自我体验(如个人的感情、冲动、思想或行为受外力控制的体验)、认知(如:注意力、言语记忆和社会认知受损)、意志(例如,失去动机)、情感(例如,迟钝的情绪表达)和行为(例如,行为显得奇怪或无目的、不可预测或不恰当的情绪反应,干扰了行为的组织)。可出现精神运动障碍,包括紧张症。持续的妄想、持续的幻觉、思维障碍、受影响、被动或控制的经历被认为是核心症状。症状必须持续至少一个月,才能被指定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这些症状不是其他健康状况(如脑瘤)的表现,也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如糖皮质激素)的影响,包括戒断(如戒酒)。


6A21 分裂情感性障碍

精神分裂情感障碍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在同一次疾病发作中,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混合型或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发作的诊断要求同时或在几天内互相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突出症状(如妄想、幻觉、思想混乱、受影响、被动和控制)伴随着中度或重度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减退),狂躁发作(例如,一种极端的情绪状态,以欣快、易怒或扩张为特征;活动增加或能量增加的主观体验)或混合发作。可出现精神运动障碍,包括紧张症。症状必须持续至少一个月。这些症状不是其他疾病(如脑瘤)的表现,也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如糖皮质激素)的影响,包括戒断(如戒酒)。


6A22 分裂型障碍

分裂型精神障碍的特征是一种持续的模式(即一个人在至少几年的时间内的功能特征)在行为、外表和言语上的怪癖,伴随着认知和知觉扭曲,不寻常的信念,对人际关系感到不舒服——通常是人际关系能力下降。症状可能包括收缩或不适当的情感和快感缺乏。偏执的想法、参照的想法或其他精神病症状,包括任何形式的幻觉,都可能发生,但其强度或持续时间不足以满足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或妄想性障碍的诊断要求。这些症状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痛苦或损害。


6A24 妄想性障碍

妄想性障碍的特征是妄想或一系列相关妄想的发展,通常持续至少3个月,通常更长,没有抑郁、躁狂或混合情绪发作。这些错觉的内容因人而异,但通常在个体内部是稳定的,尽管它们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其他特征的症状精神分裂症(即清晰和持久的幻觉,阴性症状,组织混乱的思维,或经历的影响,被动,或控制)不存在,虽然各种形式的感知障碍(如幻觉、幻想、与妄念相关的主题仍与诊断一致。除了与错觉或妄想症系统直接相关的行为和态度外,情感、语言和行为通常不受影响。这些症状不是其他疾病(如脑瘤)的表现,也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如糖皮质激素),包括戒断反应(如戒酒)。



心境障碍

6A60 双相障碍I型

双相I型障碍是一种发作性情绪障碍,定义为发生一个或多个躁狂或混合发作。躁狂发作是一个极端的情绪状态至少持续一个星期,除非缩短治疗干预的特点是兴奋,易怒,或豪爽,和增加活动或增加能量的主观经验,伴随着其他症状特点如快速或压力的演讲中,飞行的想法,自尊或自大增加,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分散,冲动或鲁莽行为,以及不同情绪状态之间的快速变化(即情绪不稳定)。混合发作的特征是出现几个明显的躁狂症状和几个明显的抑郁症状,这些症状与在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中观察到的症状一致,它们要么同时发生,要么交替发生得非常快(每天或同一天)。症状必须包括与狂躁和/或抑郁发作相一致的情绪状态改变(即抑郁、烦躁、欣快或膨胀的情绪),并在至少2周的时间内,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出现,除非通过治疗干预缩短。虽然诊断可以基于单一的躁狂或混合发作的证据,典型的躁狂或混合发作交替与抑郁发作在疾病的过程中。


6A61 双相障碍Ⅱ型

双相II型障碍是一种发作性情绪障碍,定义为发生一次或多次轻度躁狂发作和至少一次抑郁发作。轻度躁狂发作是一种持续的情绪状态,持续持续至少几天,其特征是情绪持续升高或烦躁情绪增加,活动增加或主观体验的能量增加,并伴有其他特征症状,如说话增多、思维敏捷或加速,自尊增强,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分散,冲动或鲁莽行为。这些症状代表了一个人典型的情绪、能量水平和行为的改变,但并不严重到导致功能显著损伤。抑郁症发作的特征是,在至少两周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出现一段情绪低落或对活动兴趣减退的时期,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食欲或睡眠变化,精神运动性躁动或迟钝,疲劳,毫无价值的、过度的或不恰当的罪恶感,感觉或绝望,难以集中注意力,以及自杀倾向。没有躁狂或混合发作的病史。


6A62 环性心境障碍

周期性精神障碍的特征是在至少2年的时间内持续的情绪不稳定,包括多次轻度躁狂(如欣快、易怒或扩张性、精神运动激活)和抑郁(如情绪低落、对活动兴趣减退、疲劳)出现在大部分时间的症状。轻度躁狂症状可能足够严重,也可能不够长,不足以满足轻度躁狂发作的全部定义要求(见双相II型障碍),但没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史(见双相I型障碍)。抑郁症状从未足够严重或延长,以满足抑郁发作的诊断要求(见双相II型障碍)。这些症状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严重损害。


6C40.70 酒精所致心境障碍

酒精性心境障碍的特征是在酒精中毒或戒酒期间或之后不久出现心境症状(例如,情绪低落或情绪高涨、参与愉快活动的减少、能量水平升高或降低)。症状的强度或持续时间大大超过了酒精中毒或酒精戒断特征的情绪障碍。饮酒的量和持续时间必须能够产生情绪症状。症状不能用原发性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障碍)更好地解释,如果情绪症状出现在酒精使用之前,如果症状持续很长时间,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停止饮酒或戒酒后的一段时间,或者如果有其他证据表明先前存在伴有情绪症状的原发性精神障碍(例如,与饮酒无关的既往发作史)。



抑郁障碍

抑郁症的特征是抑郁情绪(如悲伤、易怒、空虚)或失去快乐,并伴有其他认知、行为或神经营养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个体的功能能力。对于曾经经历过躁狂、混合型或轻度躁狂发作的个体,不应该诊断为抑郁症,这些症状表明存在双相情感障碍。


6A70 单次发作的抑郁障碍

单期抑郁症的特征是在没有既往抑郁发作史的情况下,出现或有过一次抑郁发作。抑郁症发作的特征是在至少两周的时间内,几乎每天都出现一段情绪低落或对活动兴趣减退的时期,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难以集中注意力、感觉毫无价值、过度或不当的内疚、绝望、反复出现SW或ZS的念头,食欲或睡眠的改变,精神运动性躁动或迟钝,以及能量减少或疲劳。以前从未有过躁狂、轻度躁狂或混合发作,这可能表明存在双相情感障碍。



焦虑或恐惧相关性障碍

焦虑和恐惧相关障碍的特征是过度恐惧和焦虑以及相关的行为障碍,其症状严重到足以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严重痛苦或严重损害。恐惧和焦虑是密切相关的现象;恐惧是对当前感知到的迫在眉睫的威胁的一种反应,而焦虑则更面向未来,指的是感知到的预期威胁。焦虑和恐惧相关障碍的一个关键区别特征是特定于障碍的理解焦点,即触发恐惧或焦虑的刺激或情境。焦虑和恐惧相关障碍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特定的相关认知,这些认知可以通过澄清忧虑的焦点来帮助区分这些障碍。


6B00 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是有明显的焦虑症状,这种症状至少持续数月,而且持续的天数较多,表现为普遍忧虑(即 "游离焦虑")或过度担心,集中在多个日常事件上,最常涉及家庭、健康、财务、学校或工作,同时还有其他症状,如肌肉紧张或不自主动作、交感自主神经过度活动、主观紧张体验、难以保持注意力、易怒或睡眠障碍。这些症状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领域造成了严重困扰或伤害。这些症状不是其他健康状况的表现,也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所致。


6B01 惊恐障碍

恐慌症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的意外恐慌,不限于特定的刺激或情况。惊恐发作是不连续的剧烈恐惧或忧虑的发作,并伴有快速和同时出现的几种特征性症状(如心悸或心率加快、出汗、颤抖、气短、胸痛、头晕或头昏、发冷、潮热、担心即将死亡)。此外,惊恐障碍的特点是持续关注惊恐发作的复发或重要性,或旨在避免其复发的行为,从而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伤害。这些症状不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也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6B02 广场恐怖症

广场恐怖症的特点是对可能难以逃脱或无法得到帮助的多种情况产生明显和过度恐惧或焦虑,如使用公共交通、在拥挤人群中、独自在家外(如在商店、剧院、排队)。由于害怕特定的负面结果(如惊恐发作、其他丧失能力或令人尴尬的身体症状),患者对这些情况始终感到焦虑不安。这些情况是主动避免的,只在特定情况下进入,如在一个值得信赖的同伴在场,或忍受强烈的恐惧或焦虑。症状至少持续数月,而且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伤害。


6B03 特定的恐怖

特定恐惧症的特点是,在接触或预期接触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物体或情境(如接近某些动物、飞行、高空、封闭空间、看到血或受伤)时,会持续出现明显和过度的恐惧或焦虑,这种恐惧或焦虑与实际危险不相称。避免恐惧症的对象或情况,或在强烈的恐惧或焦虑中忍受。症状持续至少数月,而且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伤害。


6B04 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焦虑症的特征是在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中持续出现明显和过度的恐惧或焦虑,例如社交互动(例如交谈)、在感觉被观察的情况下做某事(例如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进食或饮水),或在他人面前表演(例如演讲)。个人担心他或她会以某种方式行事,或表现出焦虑症状,这会受到他人的负面评价。相关的社交场合总是被避免或忍受着强烈的恐惧或焦虑。症状持续至少几个月,并且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显着痛苦或显着损害。


F60.6 焦虑[回避]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以紧张和忧虑、不安全感和自卑感为特征。持续渴望被喜欢和接受,对拒绝和批评高度敏感,个人依恋受限,并且习惯性地夸大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或风险,从而避免某些活动。



6B05 分离性焦虑障碍

分离焦虑障碍的特点是对与特定依恋人物分离的明显和过度的恐惧或焦虑。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分离焦虑通常集中在照顾者、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身上,而且这种恐惧或焦虑超出了被认为是发育正常的程度。在成年人中,焦点通常是恋爱伙伴或子女。分离焦虑的表现可能包括想到依恋对象会受到伤害或发生不测,不愿上学或工作,分离时反复出现过度痛苦,不愿意或拒绝离开依恋对象睡觉,以及反复做关于分离的噩梦。这些症状至少持续数月,而且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伤害。



强迫性或相关障碍

强迫症及相关疾病是一组以重复的思想和行为为特征的疾病,它们被认为在病因学和关键的诊断验证方面有相似之处。认知现象,如强迫性思维、侵入性想法和成见是这些情况的一个子集(即强迫症、身体畸形障碍、疑病症和嗅觉参照障碍)的核心,并伴有相关的重复行为。囤积症与侵入性的不想要的想法无关,而是由一种累积财产的强迫性需求和与丢弃它们相关的痛苦构成。此外,还包括身体聚焦性重复行为障碍,其主要特征是针对皮肤的经常性和习惯性行为(如拔头发、抓皮肤),缺乏突出的认知方面。这些症状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严重损害。


(ICD10有个强迫性人格)


6B20 强迫症

强迫症的特点是存在持续的痴迷或强迫,或最常见的是两者都存在。强迫症是重复和持续的想法、图像或冲动,是侵入性的、不想要的,通常与焦虑有关。个人试图忽略或抑制强迫症,或通过实施强迫来消除强迫。强迫症是一种重复性行为,包括重复的心理行为,个人觉得有必要根据严格的规则,对强迫做出反应,或者达到一种“完备性”的感觉。为了诊断强迫症,痴迷和强迫行为必须耗时(如每天耗费一小时以上),或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严重伤害。


F42.0 强迫思考或反刍思考

它们主要的型式是意念,心象或想做事的冲动,对病人几乎都会造成困扰。有时这些意念是犹疑不决的,无止尽的思考可能的方案,它使病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无法做一些细微但却必要的决定。强迫性的反刍与抑郁特别有关连,强迫症的诊断只有在抑郁症不存在下,而又出现一些反刍思考时才能优先考虑。


6B21 躯体变形障碍

身体畸形恐惧症的特点是持续专注于一个或多个感知到的外观缺陷或瑕疵,而这些缺陷或瑕疵对他人来说是是不明显无法注意到的,或者只是对他人稍有察觉。个人经历了过度的自我意识,经常带有参照物的想法(即确信人们正在注意、评判或谈论所感知的缺陷或瑕疵)。为了回应他们的关注,个人从事重复和过度的行为,包括反复检查所感知的缺陷或瑕疵的外观或严重程度,过度地试图掩饰或改变所感知的缺陷,或明显回避会增加被感知缺陷或瑕疵的痛苦的社交场合或触发因素。症状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伤害。


6B23 疑病症

疑病症的特点是持续关注或担心可能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进行性的或危及生命的疾病。这种疑病症伴随着以下两种情况。1)重复和过度的与健康有关的行为,如反复检查身体是否有疾病的迹象,花大量时间寻找有关担心疾病的信息,反复寻求安慰保证(如安排多次医疗咨询);或2)与健康有关的适应不良的回避行为(如避免就医)。这些症状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伤害。


6B24 囤积障碍

囤积障碍的特点是积累财物,导致生活空间变得杂乱无章,以至于其使用或安全受到影响。囤积是由于与囤积物品相关的重复性冲动或行为,以及由于感知到需要保存物品而难以丢弃物品和丢弃物品带来的痛苦。如果生活区没有被整理,这只是由于第三方的干预(如家庭成员、清洁工、当局)。聚敛可能是被动的(如积累收到的传单或邮件)或主动的(如过度获取免费、购买或某窃的物品)。这些症状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困扰或损害。


6B25 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

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的特点是反复出现的、习惯性的针对皮肤的行为(如拔头发、抠皮肤、咬嘴唇),通常伴随试图减少或停止相关行为的不成功尝试,并导致皮肤病的后遗症(如脱发、皮肤损伤、嘴唇擦伤)。这种行为可能发生在一天中分散的短暂事件中,也可能发生在频率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时期。这些症状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领域导致严重痛苦或损害。


分离障碍

6B64 分离性身份障碍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特点是身份中断,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人格状态(分离性身份),自我和代理意识明显不连续。每种人格状态包括其自身的经历、感知、构想以及与自我、身体和环境的关系模式。在与他人或环境的互动中,至少有两种不同的人格状态反复控制着个体的意识和功能,如在日常生活的特定方面,如养育子女或工作,或在特定情况下(如那些被认为是威胁的情况)的反应。人格状态的改变伴随着感觉、知觉、情感、认知、记忆、运动控制和行为的相关改变。有典型的失忆症发作,其程度可能很严重。这些症状不能用另一种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也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包括戒断作应,也不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或睡眠-觉醒障碍。这些症状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损害。



应激相关障碍

与压力特别相关的障碍与暴露于压力或创伤事件,或一系列此类事件或不利经历直接相关。对于这一组中的每一种疾病,一个可识别的压力源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原因因素。虽然不是所有暴露在应激源下的个体都会发展成一种障碍,但如果没有经历应激源,这类障碍就不会发生。这一群体中某些障碍的压力事件属于正常的生活经历范围(例如,离婚、社会经济问题、丧亲)。其他障碍需要经历一个极具威胁性或可怕性质的压力源(例如,潜在的创伤事件)。在这一分类中的所有疾病中,区别疾病的是应激事件引起的症状的性质、模式和持续时间,以及相关的功能障碍。


6B42 延长哀伤障碍

长期悲伤障碍是指在伴侣、父母、子女或其他与丧亲者关系密切的人某亡后,出现持续和普遍的悲伤反应,其特点是对死者的思念或对死者的持续关注,并伴有强烈的情感痛苦(例如:悲伤、内疚、愤怒、否认、责备、难以接受某亡、感觉失去了部分自我、无法体验积极的情绪、情绪麻木、难以参与社交或其他活动)。悲伤反应在失去亲人后持续了一段不寻常的时间(至少超过6个月),并且明显超出对个人文化和背景预期的社会、文化或宗教的规范。持续时间较长的悲痛反应,在个人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下属于正常的悲痛期,被视为正常的丧亲反应,不被指定为诊断。这种干扰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领域造成了严重损害。



分离障碍

解离性障碍的特征是:身份、感觉、知觉、影响、思想、记忆、对身体运动或行为的控制等一种或多种正常整合过程中的非自愿中断或中断。中断或中断可能是完全的,但更常见的是部分的,并且每天甚至每小时都不同。解离障碍的症状不是由于药物或物质的直接影响,包括咖啡因脱瘾症状,没有更好的解释另一个心理,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睡眠障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健康状况,而不是接受文化的一部分,宗教或精神上的实践解离性障碍中的解离症状严重到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损害。



喂食或进食障碍

喂养和饮食失调是指无法用其他健康状况来解释的不正常的饮食或进食行为,在发育上不适宜或在文化上不受认可。进食障碍包括与体重和体型无关的行为障碍,如进食非食用物质或自愿反刍食物。饮食紊乱包括不正常的饮食行为、对食物的关注以及突出的体重和体型问题。



物质使用或成瘾行为所致障碍

药物使用和成瘾行为造成的障碍是由于使用主要是精神活性物质(包括药物)或特定的重复奖励和强化行为而造成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ICD11)

冲动控制障碍

冲动控制障碍的特征是反复无法抗拒冲动、驱动或冲动,去执行一种至少在短期内对人有益的行为,尽管结果是诸如对个人或他人的长期伤害,行为模式的显著痛苦,或在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损害。冲动控制障碍涉及一系列特定行为,包括ZH、TQ、X行为和爆炸性爆发。


6C71 某窃狂

某窃狂的特征是在没有明显动机的情况下反复无法控制偷窃物品的强烈冲动(例如,物品不是为个人使用或金钱利益而获得的)。在盗窃事件发生之前,紧张感或情感唤起感会增加,在盗窃行为期间和盗窃行为发生后,会感到愉悦、兴奋、解脱或满足感。这种行为不能用智力障碍、另一种精神和行为障碍或物质中毒来更好地解释。


6C72 强迫XX行为障碍

强迫X行为障碍的特征是无法控制强烈的、重复的X冲动或冲动的持续模式,从而导致重复的X行为。症状可能包括重复性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焦点,以至于忽视健康和个人护理或其他兴趣、活动和责任;大量减少重复X行为的努力均未成功;和持续重复的X行为,尽管有不良后果或从中获得很少或没有满足感。无法控制强烈的X冲动或冲动以及由此导致的重复性行为的模式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例如,6 个月或更长时间)表现出来,并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领域。完全与道德判断和对性冲动、冲动或行为的不赞成有关的痛苦不足以满足这一要求。


6C73 间歇性暴怒障碍

间歇性爆发性障碍的特征是反复短暂的言语或身体攻击或财产破坏,代表无法控制攻击性冲动,爆发的强度或攻击性程度与挑衅或引发的心理社会压力源严重不成比例。这些症状不能用另一种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更好地解释,也不是慢性愤怒和易怒模式的一部分(例如,在对立违抗障碍中)。行为模式的严重程度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损害。


(ICD11)

破坏性行为或社交紊乱型障碍

6C90.0 对立违抗障碍

对立违抗障碍是一种持续性模式(例如,6 个月或更长时间),明显违抗、不听话、挑衅或恶意行为,其发生频率高于在同等年龄和发育水平的个体中通常观察到的频率,并且不仅限于与兄弟姐妹的互动. 对立违抗障碍可能表现为普遍的、持续的愤怒或易怒情绪,通常伴有严重的脾气暴发或任性、好争辩和挑衅的行为。行为模式的严重程度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损害。


6C91 反社会品行障碍

行为-反社会障碍的特征是重复和持续的行为模式,其中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或与年龄相适应的主要社会规范、规则或法律,例如对人或动物的攻击;毁坏财产;欺骗或盗窃;和严重的违规行为。行为模式的严重程度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损害。要被诊断,行为模式必须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例如,12 个月或更长时间)。因此,孤立的不社会或犯罪行为本身并不是诊断的依据。


人格障碍及相关人格特质

6D10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特征是自我功能方面的问题(例如,身份、自我价值、自我观点的准确性、自我方向)和/或人际交往障碍(例如,发展和保持亲密和相互满足的能力)关系、理解他人观点和管理关系中冲突的能力)持续较长时间(例如 2 年或更长时间)。这种干扰表现在认知、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例如,不灵活或缺乏监管),并在一系列个人和社会情境中表现出来(即,不限于特定的关系或社会角色)。表征干扰的行为模式不适合发育,不能主要由社会或文化因素(包括社会政治冲突)解释。这种障碍与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痛苦或严重损害有关。


(ICD11)

6D11.0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负性情感特征负性情感特征

领域的核心特点是体验广泛负性情绪的倾向。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负性情感特征的常见表现有:体验到广泛的负性情绪,频率和强度与情景不相符,情绪不稳和情绪调节差,消极态度,低自尊和低自信,不信任。


F60.6 焦虑[回避]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以紧张和忧虑、不安全感和自卑感为特征。持续渴望被喜欢和接受,对拒绝和批评高度敏感,个人依恋受限,并且习惯性地夸大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或风险,从而避免某些活动。



6D11.0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负性情感特征

负性情感特征领域的核心特点是体验广泛负性情绪的倾向。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负性情感特征的常见表现有:体验到广泛的负性情绪,频率和强度与情景不相符,情绪不稳和情绪调节差,消极态度,低自尊和低自信,不信任。


F60.6 焦虑[回避]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以紧张和忧虑、不安全感和自卑感为特征。持续渴望被喜欢和接受,对拒绝和批评高度敏感,个人依恋受限,并且习惯性地夸大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或风险,从而避免某些活动。


F60.0 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对挫折过度敏感、不原谅侮辱为特征的人格障碍;多疑和倾向于通过将他人的中立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对或轻蔑来扭曲经验;无正当理由反复怀疑配偶或性伴侣的性忠诚;以及好斗而顽强的个人权利意识。可能存在过度的自我重要性,并且经常存在过度的自我参照。


(ICD11)

6D11.1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分离特征

分离特征领域的核心特点是保持人际距离(社交分离)和保持情感距离(情感分离)的倾向。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分离特征的常见表现有:社交分离(回避社交,缺少友谊,回避亲密);情感分离(保留,冷淡,有限的情感表达和体验)。


F60.1 分裂样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特征是远离情感、社交和其他接触,偏爱幻想、独处活动和内省。表达感受和体验快乐的能力有限。


(ICD11)

6D11.2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社交紊乱特征

社交紊乱特征领域的核心特点是漠视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包含自我中心和缺乏共情。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社交紊乱特征的常见表现有:自我中心(如权利感,期待他人崇拜,积极和消极的寻求注意行为,关注自我而非他人的需求、欲望和舒适),缺乏共情(即对自己行为造成他人的伤害漠不关心,包括欺骗、操控、利用他人,刻薄或肢体攻击,对他人的痛苦冷漠,为达成自己的目标而冷酷无情)。


F60.2 非社会性人格障碍

以漠视社会义务、冷漠漠视他人感受为特征的人格障碍。行为与流行的社会规范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不良经历(包括惩罚)不容易改变行为。对挫折的容忍度低,发动包括某力在内的侵略的门槛也低;有责备他人的倾向,或为使患者与社会发生冲突的行为提供合理的理由。



6D11.3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脱抑制特征

脱抑制特征领域的核心特点是基于即时外在或内在刺激(即感觉,情感,思维)的轻率应对而不考虑可能负面结果的倾向。尽管并非不分时间对象地时刻存在,脱抑制特征的常见表现有:冲动,分心,不负责,轻率,无计划。


F60.3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其特征是有明确的冲动行事且不考虑后果的倾向;心情变幻莫测,反复无常。有情绪爆发的责任和无法控制行为爆发的能力。有争吵行为和与他人发生冲突的倾向,特别是当冲动行为受到阻挠或审查时。可以区分两种类型:冲动型,主要以情绪不稳定和缺乏冲动控制为特征,以及边缘型,其特征是自我形象、目标和内部偏好的紊乱,长期空虚感,强烈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以及自我毁灭行为的倾向,包括ZS姿态和企图。


6D10.Z

(无内容)


F60.4 表演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特征是情感浅薄和不稳定,自我戏剧化,戏剧化,情绪表达夸张,易受暗示,自我中心,自我放纵,缺乏对他人的考虑,容易伤害感情,不断寻求欣赏、兴奋和关注。



6D11.4 人格障碍或人格困难中突出的强迫性特征

Anankastia 特质域的核心特征是狭隘地关注一个人的完美和是非的严格标准,以及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控制情况以确保符合这些标准。Annkastia 的常见表现,并非所有这些表现都可能在特定时间出现在特定个体身上,包括:完美主义(例如,关注社会规则、义务和对错规范,对细节的一丝不苟的关注、僵化、系统性、日常惯例、超日程安排和计划性、强调组织、有序和整洁);以及情绪和行为约束(例如,对情绪表达的严格控制、固执和僵化、规避风险、坚持不懈和深思熟虑)。


(DeepL翻译)

阿南卡西亚特质领域的核心特征是狭隘地关注自己对完美和对错的严格标准,以及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控制情况以确保符合这些标准。Anankastia的常见表现,并非所有的表现都会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在某个人身上,包括:完美主义(例如。对社会规则、义务和是非规范的关注,对细节的一丝不苟,严格的、系统的、日常的例行公事,过度的计划和规划,强调组织、秩序和整洁);以及情感和行为的约束(例如,对情感表达的严格控制,固执和不灵活,避免风险,坚持不懈,以及深思熟虑)。


F60.5 异常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特征是怀疑、完美主义、过分尽责、检查和专注于细节、固执、谨慎和僵化。可能存在不达到强迫症严重程度的坚持和不受欢迎的想法或冲动。


6D10.Z

(无内容)


F60.7 依赖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特征是普遍被动依赖他人来做自己的重大和次要生活决定,非常害怕被遗弃,感到无助和无能,被动顺从长辈和他人的意愿,对日常生活的要求反应迟钝. 缺乏活力可能表现在智力或情感领域;经常有将责任转移给他人的倾向。


(ICD11)

6D11.5 边缘型模式

边界模式说明符可应用于人格障碍模式以普遍存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明显的冲动为特征的个体,如以下许多所示:或想象中的遗弃;不稳定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身份障碍,表现为明显且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高度负面影响的状态下轻率行事的倾向,导致潜在的自我伤害行为;反复发作的自某;由于情绪明显反应导致情绪不稳定;长期的空虚感;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愤怒;在高度情感唤醒的情况下出现短暂的分离症状或精神病样特征。



做作性障碍

人为性障碍的特征是故意假装、伪造、诱导或加重自己或他人(最常见的是儿童依赖者)的医疗、心理或行为迹象和症状或伤害,并伴有明显的欺骗行为。可能存在预先存在的失调或疾病,但个人故意加重现有的症状,或伪造或诱发额外的症状。人为障碍患者寻求治疗,或以其他方式根据虚假、伪造或自我诱导的迹象、症状或伤害,将自己或他人呈现为生病、受伤或受损。欺骗行为的动机并不仅仅是明显的外部奖励或激励(例如,获得残疾赔偿金或逃避刑事起诉)。这与装病相反,在装病中,明显的外部奖励或激励激励行为。


6D50 对自身的做作性障碍

强加于自我的人为障碍的特征是伪造、伪造或诱导医学、心理或行为迹象和症状,或与已确定的欺骗有关的伤害。如果存在先前存在的失调或疾病,个人会故意加重现有的症状,或伪造或诱发额外的症状。个人寻求治疗,或根据伪造、伪造或自导的迹象、症状或伤害,以其他方式呈现自己生病、受伤或受损。欺骗行为的动机并不仅仅是明显的外部奖励或激励(例如,获得残疾赔偿金或逃避刑事起诉)。这与装病相反,在装病中,明显的外部奖励或激励激励行为


6D51 对他人的做作性障碍

强加于他人的人为性障碍的特征是假装、伪造或诱导另一个人(最常见的是依赖儿童)与已识别的欺骗相关的医学、心理或行为体征和症状或伤害。如果另一个人存在预先存在的障碍或疾病,则该个人故意加重现有症状或伪造或诱发其他症状。基于假装、伪造或诱导的体征、症状或伤害,个人为他人寻求治疗或以其他方式将他或她呈现为生病、受伤或受损。欺骗行为的动机不仅仅是明显的外部奖励或激励(例如,获得残疾津贴或避免因虐待儿童或老人而受到刑事起诉)。



F63 习惯和冲动障碍

此类别包括某些不能归入其他类别的行为障碍。其特点是反复行为,没有明确的理性动机,无法控制,一般损害患者自身和他人的利益。患者报告该行为与行动冲动有关。这些疾病的原因尚不清楚,它们被归为一类是因为它们具有广泛的描述相似性,而不是因为已知它们具有任何其他重要特征。


F63.0 病态赌某

这种疾病包括频繁、重复的某博事件,这些事件支配了患者的生活,损害了社会、职业、物质和家庭价值观和承诺。


F63.1 病理性F火[Z火狂]

以多种行为或企图放火烧毁财产或其他物体为特征的障碍,没有明显的动机,并且持续专注于与火灾和燃烧有关的主题。这种行为通常与行为前增加的紧张感和行为后立即的强烈兴奋有关。


F63.2 病理性盗Q [盗Q癖]

以反复无法抗拒偷窃非为个人使用或金钱利益而获得的物品的冲动为特征的疾病。这些物品可能会被丢弃、赠送或囤积。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在行为之前增加的紧张感,以及在行为期间和之后的满足感。


F63. 3 拔毛癖

一种由于反复无法抵抗拔毛冲动而导致明显脱发的疾病。拔毛之前通常会增加紧张感,然后是一种解脱或满足感。如果皮肤预先存在炎症,或者拔毛是对妄想或幻觉的反应,则不应做出此诊断。


F65 性偏好障碍

F65.2 某露狂

经常或持续地将某某器暴露给陌生人(通常是异性)或公共场所的人,而不邀请或打算更密切接触。暴露时通常但并非总是有某兴奋,并且该行为通常伴随着手某。


F68.1 故意制造或假装出现身体或心理上的症状或残疾[人为障碍]

患者无缘无故地反复装病,甚至可能自残以产生症状或体征。动机是模糊的,可能是内部的,目的是为了扮演生病的角色。这种疾病通常与明显的人格和人际关系障碍相结合。




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和行为障碍手册中文翻译(精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