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辫现实向)心病 第二百一十八章 德云社的危机
领了“再多想想”的作业,受了“年轻人不学习不行”的训示,杨九郎被清出书房。
杨九郎幽怨回头,看一眼紧闭的书房门:大八月节,动用您位高权重的徒弟突然查问考较,事先一点风都不漏!白给您解闷儿了!
真是。
腿软脑子乱,杨九郎在楼梯上坐下来,侧靠在墙上。
墙冰凉冰凉,他火热火热。
太突然了,一点准备都没有。
到底什么意思?
看起来不像是要他和张云雷裂穴,鹤英哥的重点都在听他对粉丝的看法上。
是怕他和张云雷被粉丝的追捧搞晕头吗?
他和张云雷又不傻。
从17年底到现在,他俩晕了一年半,要不是今年五月以后粉丝的表现让他们心惊,他俩还真不见得能清醒过来。
杨九郎掐着手指复盘。
刚才他都说了什么?说了对粉丝感情的变化,说了对粉圈的认识,最后半吐半露地说了一点点他们的行动打算,说要收拢话语权。
鹤英哥应该没有不满意,至于师父,师父没说不行,那应该就是行吧?
必须得行啊!再跟以前似的惯着粉丝,谁知道粉丝又要给张云雷惹多少麻烦?
上月底他和张云雷去舅舅家,舅舅严厉地给他指出他和张云雷的舆情问题必须要重视!
舅舅说文艺工作者要重视时政学习,尤其是德云社现在体量巨大、他和张云雷又是年轻相声演员里热度最高的那个层级,更得谨言慎行。
舅舅说2016年中宣部出的读本里明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要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要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你们相声界的约定俗成,更不是内娱规则、粉圈文化!
要凝心聚力,不是分属性、分派别!
要清朗,不要乌烟瘴气!
舅舅一连串的训话训得他脑袋直嗡嗡,杨九郎的脑子转不动了,嘴自己说:“您说那16年……”
“国家政策具有连续性,先提出导向,再看你们行动!”舅舅把桌子敲得当当响,“你不动,等着国家替你动吗?”
“没有!”
舅舅说要重视海外专场,要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贡献。
想起他们海外专场那个剧场布置,杨九郎十分心虚。
舅舅还说了很多,最后,舅舅的语气很平静也很温柔:“这些,本来该你爸爸教你们……”
从舅舅家出来,他一头扎进张云雷怀里,张云雷抱了他很久。
张云雷说:“你说怎么做,我都听你的。”
杨九郎拽着楼梯扶手站起来,慢慢下楼。
张云雷说都听他的,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爸爸、师父、舅舅,谁也没面对过粉圈,只能他们自己摸索。
杨九郎揉揉屁股。
刚才在书房太紧张,现在缓过劲儿来,屁股比来之前还疼。
小东西越来越会折腾他,真是令他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啊。
委委屈屈地给张云雷发了一条“你姐夫伙着你师弟欺负我”,杨九郎潜入衣帽间,两眼烁烁放光。
嚯,师娘又买包了!
杨九郎挨个欣赏师娘的战利品,张云雷回过来一个字:“拿!”
嘿,要不怎么说是我男、我媳妇儿呢?
不从师父这刨点东西,怎么对得起他今天受的惊吓?
拿!拿师父的,省下自己的钱,等去了澳洲好给张云雷买东西。
衣帽间里,杨九郎玩卷包会。
书房里,老郭笑笑,又笑笑,最后说:“还是不爱看书!”
刘鹤英:“人背语录了!”
说到这个,老郭来气:“他那个出身,要是连头一册头一篇的头一句都背不出……”
刘鹤英悠闲地喝茶润喉:“咱德云社,有多少人能背出这头一册头一篇的头一句?”
被自己的得力干将一剑封喉,老郭唯有叹气。
缺人啊!人才难得。
今天刘鹤英一来送礼,二来要人。
人不够用。
刘鹤英汇报说最近又收到哪些邀约,都有什么地方、什么级别、什么资金背景的街、景、园区希望德云社能去开分社或者以别的形式合作,哪些因为什么原因已经回绝,哪些目前仍在接洽。
市场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人员。
如果要在外地再开分社,就要有能力、可信任的人去管理。还得再设演出队,得有能带队的队长,能卖票的底角儿,有资历够老、心眼够正、能帮着年轻队长镇场子的长辈。
上哪找那么些可用的人?
杨鹤通愁得头发都只剩一撮儿了!
刘鹤英给师父开玩笑:“大通说您头发多,让我找您闹来!”
玩笑归玩笑,事情归事情。
分社不着急开,宁可不做不能出错,等人员储备到位,再开新演出队不迟。
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解决粉丝问题。
或者说,粉圈问题。
正常粉丝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只是粉圈,只是这二者很难分辨。
粉圈裹挟着粉丝,粉圈代表了粉丝,粉圈用爱和喜欢的名义抢夺了演员的话语权,同时,也扭曲着演员的形象。
这是粉圈的常用套路,公司、艺人、粉圈三方协作,从粉丝兜里掏钱,以粉丝经济获利。
但是德云社不愿意这样,他们是文艺工作者,要负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不然,他死了都没脸见侯先生,更没脸见侯宝林,那位他该叫爷爷的相声大师。
这些年,德云社干得不错。
论经济,德云社不仅自己交税,还带动起了剧场周边商业街的发展。大到南京老门东那样的景区,小到各个剧场跟前的小饭店、小超市,还有那些卖花的卖礼物的,都跟着德云社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客流,有了更可观的营业额,从而缴纳更多的税款。
论文化,中国传统艺术是他们的本行,他们坚守相声,还说着书唱着戏,王惠心心念念放不下自己学的大鼓,念叨开花场念叨了好几年。
因为德云社既能发扬传统文化,又能带动经济发展,所以才收到了越来越多高规格的工作邀约。
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被粉圈给侵蚀了。
至于怎么做,他也不知道。
让孩子们慢慢摸索着去做吧,一代人有一代人要解决的问题和困境,谁也不能包揽所有的责任。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他做好给孩子们兜底的准备。能成固然好,不成,就回家来吃碗安生饭。
楼下,杨九郎薅够衣服藏好包包,满心欢喜等张云雷下班。
快要开饭喽!
真香。



感谢77藏海、夏天爱九辫儿、胖嘟嘟不哭、画猫养只狗、geyao2017、小冷猫lilo、明天的太阳总是新的、x喵咪、勿言世寒、柒灬猫、只玲珑不小巧、淡若清风笑对生活、羊羊蟹蟹和天蝎、安宁1019、古道fatimah、bili_3085青青、我不知道叫什么呀3811、海河湖江、缘止sly给我分店赞赏!
感谢外向风铃99、爱九辫的堂良家的老秦、lleco、多肉ty、红镯儿给我B站充电!
今天的文又很难读,你们慢慢、慢慢、慢慢读吧……
有问题可以问啊、问啊、问啊……
去年因为张云雷抖音评论,我和我闺蜜发过文,提出过国家不会坐视粉圈这样下去,必然会出手整治。
很多人觉得张云雷不爱他的唯粉,但是,这些人有没有想过,对张云雷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文艺工作者来说,什么最重要?
你们就真的那么想让一个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变成一个偶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