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笔记思考术》笔记2

2022-10-05 13:26 作者:懐かしさ  | 我要投稿

◆ 2.5 不要稍后阅读,直接行动


>> 整理在很多时候,只是拖延真的完成什么事情的行动的最好借口而已。


>> 我还不能做那件事,因为我还没整理好,这是最大的谎言。


>> 关键不是收集多少资料,那不会给你加分,关键是你借助资料产生了哪些有价值的行动


>> 如果稍后阅读违背了“好好读完一篇好文章”的本意,而变成“收集现在没时间读的文章”的工具,那么长久下来它可能变成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总在没时间的时候看文章?然后不断收集没时间读的文章?


>> 整理,是要处理,而不是收集用不到的东西。


>> 当下阅读、当下处理。关键不在于读了多少,而是处理了多少。


>> 第一步:选择好你的读完时间

>> 第二步:选择好你的信息来源

>> 第三步:当下阅读,不需看完

>> 第四步:多进行信息到知识的转换处理


>> 这是把信息变现成知识的过程:

√ 画上重点:变成以后方便引用的材料。

√ 写下笔记:变成用自己的话解释的自己的知识。

√ 安排任务:变成自己亲身实验的经验。



◆ 2.6 承诺行动的关键整理原则


>> 如何让我的笔记、资料真正“动”起来,而不再只是持续增加的“死资料”。


>> 分类整理要从行动、价值开始,而不是用事物本身的属性去分类。


>> 以收集了很多餐厅信息为例,当我大量收集后,我需要的分类方式,不是餐厅的类型,而是“以后会怎么去这些餐厅”的行动。


>> 收集,帮助我们记住可能会忘记的人和事物,但不能只是收集事物本身:更应该收集的是自己当下为什么而收集的内心感动,通常这些感动代表着某种你对自己期望能够产生的行动。


>> 例如,我很想带老婆去吃这家非常高级的餐厅,这时候收集的重点就不应只是这家餐厅,更应该收集“我很想带老婆去”这个感动与行动。


和自己的约定


>这其实不是我们收集得太多,而是我们收集得还不够!因为我们忘记去收集真正重要的东西,也就是“我那个当下的行动决定”。


有点浪漫的感觉


>整理是对行动的承诺


>> 这就是一种有效的整理术,并不是为了让东西看起来很整齐而整理,也不是为了东西本身而收集,而是为了让东西可以指引行动而整理,为了记住你对自己的期望而收集,那么我们的整理就开始变成更有效的整理了。



◆ 2.7 笔记回音整理法


>> “写笔记”就是尝试用自己懂的词汇,把老师讲的重点重新描述一次,而不只是抄下那些自己一知半解的专有名词而已。


>> “说笔记”就是假装自己要把这个知识、理论传授给别人,甚至要模拟跟别人辩论这个思想时,会怎么说,或是把这个思辨过程写进笔记中。


>> 在“写笔记”与“说笔记”的时候,我们必须运用已知的知识来讲解未知的知识,要运用已有的词汇来说明新的词汇,这时候可以让“新学习”跟“旧学习”连接在一起,把自己从前到现在的知识重新融会贯通一次。


>> 如果只是抄别人的板书、画他人的重点,那么不自觉地脑袋就会休眠、思考就会懒散,最后就只是有印象,而不是真懂。



◆ 2.8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与整理


>> 我们总误以为要整理别人的精华,却忘了真正该整理的是自己的实践。


>> 我应该学的是这个经验背后的逻辑、方法,而非只是照着这个经验的结果做。


>> 这就像平常我们从书中、网络上、课堂上,跟别人学习了很多经验,有时候我们觉得别人的东西有用,有时候我们觉得别人的东西没有用,但真相是别人的东西可以简单地分为有用无用吗?或许关键不在他人,而是在我们有没有正确地跟他人学习东西。


>> 如果我可以跟咖啡馆老板一样,去观察他人经验里的原理、想法、方法,然后也去实践,并观察自己实践后的效果,调整经验,不断在调整中学习,那么我相信会更容易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这样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笔记最值得记录的过程。


>> 先体验:不需要先搞懂


>> 我会一边体验一个新工具或新方法,一边把自己的真实体验记下来,笔记的重点在于看到哪些有效的步骤,还有哪些搞不清楚的步骤,以及有问题需要找更好解决之道的步骤。



◆ 2.9 建立大脑辅助搜索系统


>> 要记住什么东西,就要骗大脑,这件事情很重要,并且要告诉大脑这不是噪声。


>> 当我想要记住一个信息时,我会想:这件事情和我当前的工作与人生系统有什么关联?例如,我在博客中所写的文章,无论是游戏心得,还是新鲜工具评论,或者时间管理方法,我都会回归到这让我的生活习惯、工作方法、人生态度可以有什么改变。



◆ 2.10 如何整理工作笔记


>> 把所有事情记录下来,和把所有事情有效地记录下来完全是两回事。


>> 要完成这件事情应该做些什么?


>> √ 被交付的目标:


>> √ 一开始想到的完成步骤:


>> 不用花太多时间,也不需要一下就想得多透彻,就简单地列举出当时想到的步骤,顶多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即可完成。


>> 让事情变得具体、简单,把事情拆开成可以执行的步骤,就是记录事情时最需要的一种方法。


>在开会时,对方提出一个要求,把这项任务写入笔记时,你应该会有一些想法、一些反应,也应该把这些内容一起记录下来。


>> 这些思考过程,我全部都会记录下来。而且很奇妙的是,一旦我开始写,这些想法就开始从脑袋的云雾深处被拉出来,我可以慢慢看清它们的面貌,并且开始想到更多应该如何做的好方法。所以我会常常利用书写这个动作来思考,而不是单凭脑袋空想


>> 想要改变记录的方法,首先就是要认识到:脑袋不是记录事情的地方。


>> 任何时候需要记住的事情,都要记录在你的笔记上,而不是记录在脑袋中,一定要先养成这个习惯。


>> 记笔记就像是写一篇文章,第一次写笔记只是定下初步方向,第二次修改开始完善大纲,第三次重看可以补充内容,最后慢慢把每一段文字写完。


>> 除了为以后要查询事情时更加方便外,这样做的用意,是你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整个思考、规划过程,以及目前这个任务的所有执行状态,包含其他尚未完成的步骤与目标


>> 把任何事情都变成一种流程,然后试着通过笔记,去不断优化你的作业流程,直到它能帮你更省时省力地完成事情。



◆ 3.1 时间管理就是“想到自己”


>> 时间管理不是排程,而是去完成与自我和谐一致的目标。



◆ 3.2 时间管理不是什么


>> 如果先看时间管理想要达到的效果,我认为是:

√ 觉得自己做的大多数行动可以产生成就感或幸福感。

√ 事情无法完成的时候依然稳如泰山。

√ 休息的时候尽情享受,不会觉得愧疚。


>> 懂得享用时间,在时间里创造出让自己感觉幸福或满足的成果,这就是时间的管理。


>> 练习时间管理可能产生的最大误解就是:我可以学会一套方法,这套方法会帮我把所有事情完成!(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实上,会把所有事情完成的,只有计算机运算的机器人,因为所有事情都在设定中,并且不会有变量。而人,生而为人,我们没办法也不需要这么做。


>> 时间管理,并不是完成所有事情的方法,只是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完成的方法。因为只有重要的事情被完成,真正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才会产生。


>> 时间管理是为自己做决定:不是任务需要多少时间完成,而是你愿意投入多少时间完成,这就是时间管理。



◆ 3.3 工作不爆炸的笔记流


>> ■ 收集碎片:碎片不要留在原处,要把资料汇流


>> 在碎片出现的第一时间,就把它集中到笔记中,在笔记中整理出工作流程,把同一个任务的碎片集中成同一则笔记。


>> 你应该要给每一个项目,预留足够的笔记空间,在同一个区域、同一本笔记中,累积、整合、重组项目的所有碎片,并且将其条理化。


>> 实际体验到的优点有几个:

√ 执行任务时,不用回到信箱、聊天记录、脑袋里去找资料确认,节省时间。

√ 不会一不注意就漏掉哪个碎片,尤其这些碎片来自不同渠道时。

√ 可以知道哪些碎片比较重要或紧急,应该优先执行,尤其碎片很多时。

√ 同一个任务有新的碎片出现,也只要整合到同一个地方,不需为碎片愈多愈杂乱烦恼。


>> ■ 整合任务:不是记录杂事,而是规划项目


>> ■ 规划行动:不是要看碎片,而是要看行动


>> ■ 要做什么:不是要分类,而是要排程



◆ 3.4 清空大脑,确认自我,解除焦虑


>> 被称为清空大脑的方法,把原本在脑袋里的焦虑碎片,从大脑中移出来,在笔记中重新整理。



◆ 3.5 改变认知,克服拖延


>> 什么是相对无效的行动?

  1. 目标很全面,但没有下手处

  2. 任务很笼统,具体成果不可见。

  3. 行动很完备,但事实上做不到

  4. 计划很完美,但和你没有关联

  5. 梦想很伟大,但没有截止期限


>> 什么时候不会有拖延?

  1. 想做这件事情的时候

  2. 这件事做起来简单又会立即见成果的时候

  3. 这件事截止期很快到,感受到紧迫性时







《笔记思考术》笔记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