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园》——<白域计划>

第一章:清晨
盯着浴室镜中的倒影,仔细地刮去脸颊俩侧上白色的剃须膏泡沫......
用那浸泡过温水带着热气的毛巾将脸擦拭干净,戴欧面带微笑对着卫生间天花板的一个角落挥了挥手。
离开卫生间,戴欧来到客厅内,粗壮的身躯径直的坐在沙发上,他拾起放置在由石英玻璃制成的餐桌上一副金色边框的眼镜,熟练的戴在脸上。
“虹膜认证成功。” 当眼镜静静的贴合在脸上后,镜框边响起一道沉稳的男性声音。
之后,戴维眼前的景色为之一变。原本身处于宽大而冷清的客厅中的他,来到了一条热热闹闹的大街上。而不足一条手臂长度距离的面前,悬浮着一个个布满图片与文字的信息弹窗,这些利用了人类视觉特性被整齐编排的弹窗上每一个字都显现的情形无比。
戴维慢步行走在这条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仔细的查阅着弹窗上的信息。
“重要技术新闻:第103座聚变电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电站的顺利完工,意味着索马里地区将享受获得更加清洁且廉价的电力资源。[新闻认证源:索马里区能源资源管理分部,联合资源能源管理部,联合建筑局,+699条引用]”
“重要技术新闻:印度第67号白域一级节点顺利建成,白域世界印度区带宽获得巨大提升。[新闻认证源:联合信息管理中心,联合建筑局,+9999条引用]”
“重要技术新闻:月球第35项扩建计划第一期工程顺利完工。该计划中第135号绕轨月球电梯空间站的顺利建成与使用,证实了太空电梯技术在绕轨卫星上的重要价值。[新闻认证源:联合太空开发部,联合建筑局,联合资源能源管理部,+8889条引用]”
“娱乐新闻:明星菲亚的个人巡回演唱会将来到上海梅赛德斯,各位粉丝可先前预定好门票,此外,演唱会结束后还将举行菲亚个人专辑的签售会,面向线下前往的粉丝。”
......
一边翻阅着这些信息,一边按指示导航行走的戴欧,来到了一家店铺面前;
“一份豆浆,两份油条,再要一份煎饼果子。” 戴欧面向对面的妇人,熟练的说道。
“是戴欧啊,昨晚你看的电影挺有意思的呀。” 妇人边说着,边将戴欧所点的食物盛放到一个陶瓷盘子上。随后,一架小型无人机无声的从店铺中飞出来,用一条机械臂将盘子放到位于腹部的塑胶篮中后,径直的方向高空。
“那部电影是挺感人的。” 戴维微笑的回应着妇人。
“你忙你的去吧,今天你的工作量挺多的,注意休息啊。” 妇人随后又说道。
“这点分量算不上什么,当初比这更复杂的事情我都弄过,我还年轻着呢不必担心。倒是您, 也都是生活了一个半世纪的人了,还天天熬夜准备食材。” 戴欧摇了摇头,平静的说道。
“想着都是快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了,总觉得不做些什么,太过意不去了。” 妇人淡然的说道。
戴欧默然的点了点头,便不再说些什么。
接着一个弹窗突然出现在戴欧面前。
戴欧随即向妇人挥了挥手,对方则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
眼前的景象再度一变,回到了之前的客厅中。
而此时,一台无人机正悬浮在桌子旁,在用那塑胶外壳的机械臂将放置在腹部篮子中的盘子稳稳拿出,并放置在桌子上后,随即离开。
戴维左手拿起由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杯子,通过吸管吮吸起里面的豆浆汁液来;右手则在面前的半空中规律的笔画着。
“A3区域,B3区域,C55区域,D64区域......” 翻阅着眼前悬浮在空中的界面。
这项由AR技术与图像识别技术所构成的功能,使智能眼镜具备了一定的业务处理功能。配合7G短频家庭网络技术和6G户外通信技术加上物联云技术,解放了智能眼镜所要承载负担。使其只需要提供图像显示与外部识别,在存在网络的地方,就可以承担起一台高端计算机所具备的功能。
“怎么一下子这么多的节点就给过载了呢?” 戴欧的语气中带着些疑惑。
“看来,最近得忙活一段时间了。” 戴欧无语的说道。
“好了,该去找老伙伴了。” 在两三口将那的煎饼果子啃食干净后,戴欧离开客厅,径直来到阳台。 这里,银色的电梯紧紧的贴在楼房的外壁上。
乘坐电梯来到楼下后,是一条紧依在沥青公路边上的铺满瓷砖的人行道,除了几台正在打扫路面的清洁机器人外,就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位牵着宠物的行人。
来到路旁后,仅仅呆了一两分钟,一辆带着绿色条纹的汽车行驶到他的面前。
汽车稳步停下后,车门随即自动的打开。
熟练的钻入后座,并将安全带系上。接着,车门随即自动关上。
然后,这台没有方向盘及任何控制设备的汽车,在过了仅十多秒后便自动发动起来,并加入沥青公路上由数不胜数的车辆构成的洪流中。
戴欧不去理会汽车的行驶过程,而是仔细的翻阅着由眼镜镜片投射到眼镜中的弹窗文字。
“无相关交互对象,无零件过期情况,无漏洞攻击情况,存在逻辑异常情况......”
“看来又是因为虫子引起的过载吗?不过太奇怪了,这些节点设备又不是新的型号,怎么一下子就给过载了呢?啊,希望不是什么大问题,我还想过段时间回伦敦一趟呢。” 望着界面上一连串的代码,戴欧感到有些无奈。
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没有任何停顿的情况下,花了一个钟的时间将戴欧送到了一片别墅区的门口。
从后座中离开,汽车随即便自动的开走。
接着,一条扣费信息便在戴欧的眼镜镜面上弹出。
“设备更换好了,该你出场喽。” 不远处,一名黑发茂密,身穿格子衬衫及休闲裤的年轻男子来到戴欧面前。
“辛苦你了覃宇,等事情结束后,我们去喝一杯。” 戴欧爽朗的说道。
“恩,就当你回伦敦休假的庆祝礼吧。” 覃宇微笑的说道。
随即,两人一同步行进那别墅区中。
在花费了一段时间后,两人来到了一台放置在外面的大型白色铁箱旁,这台被混凝土牢牢稳固住,有三米多高的正方形铁箱,其几个孔洞中透入着温热的气息。
戴欧拿出一张卡片,放置在铁箱正面的一个感应区上。
随即,戴欧面前的铁箱箱门被打开。
呈现在面前的,是由几十个裸露的主板与无数线缆拼接起的复杂世界,几条散发着寒冷气息的金属管道交错在其中。
而此时,覃宇将不知从那拿出的一台小型笔记本电脑递给戴欧,并又在口袋中搜出几条线缆。
戴欧熟练的接过笔记本电脑,将线缆连接在几块主板上。
几番操作之后,两人坐在马扎上,静静的看着笔记本上的进度条。
“说起来,你干这个也有十多年了,有没有想过以后的日子?” 吮吸着特制的无瘾性电子烟的戴维吐了一口烟圈说道。
“你不是知道我的嘛。” 覃宇微笑的回应道。
“是嘛...可你也知道,这项计划的局限在那里。” 戴维平静的说道。
“恩,唯有人心不可窥透。” 覃宇随即说道。
“你觉得,我们算是坏人吗?” 戴维接着询问道。
“那,我想整个地球的人都是坏人了......” 覃宇说道。
......
《白域计划》原名为《资讯透明计划》。
该计划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即公元2033年。
据现有资料表明,在那时,个人信息还处于保护状态,而网络的完全匿名性也在小范围区域存在着。并且,信息犯罪:包括诈骗,网络流言,恶意信息诋毁等事情也是频繁发生。
这些都是由于便携式设备、图像监听设备、物联网设备的普及所导致的,这些基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所构成的信息传述通道,成为一部分有心人士的牟利渠道。因此个人信息的保护在那时已然快要成为无稽之谈。
当信息骚扰与恶意利用频繁发生时,如何更好的保护个人信息成为当时的一大难题。
接着,一名普通的技术资讯分享爱好者想到了另一条保护方式:如果个人信息无法被完全封锁,那么就让它彻底透明吧。
利用各种数据传输设备,这名爱好者开始在网络公开起自己的大部分的生活信息。起初,除了一部分碍于特殊性而没有透露外,大部分的个人行为都被实时传输到互联网上。
这种行为引来了一部分有心人士的同时,也吸引了另一部分受信息骚扰而感到生活不堪的人群。
当然,任何事情在起初都十分的渺小。这种事情起初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甚至,没太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
但,种子已经种下,只欠缺时间来发育了。
在该爱好者想出该方法的二十年后,另一名网络技术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新的监控程序。
该程序利用计算机智能算法、大数据资料库、图像识别等尖端技术。允许让图像录入设备将捕获的视频信息转存为3D的场景信息。
该技术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任何波动。在当时,利用智能算法与图像识别技术所创造的各类优秀程序的存在,让这个仅仅只是场景转为3D的普通程序没有任何的用武之地。
直到......
又经过了几年后,当聚变技术的完全掌握并投入使用,能源问题视乎迎刃而解。
但,与之相反。信息犯罪却成为了新的社会矛盾。
恶意推送广告,冒名信息利用,个人隐私威胁,诈骗信息等等层出不穷。
之后,几名无法忍受骚扰的物联网技术从业者,开始查找是否有可行措施。
而显然,他们发现一些遗留在历史中有趣的东西。
“将信息完全透露吗?反其道而行之,不,远远不够,还需要一些其它的条件。”
“在所有的信息犯罪中,最糟糕的一点就是信息不对称。在犯罪发生时,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存在一个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便是双方完全不了解对方,若受害人的防范意识足够强势,那么犯罪嫌疑人自然很难得手,甚至会受到反噬。但,仅在只言片语中,被害者无法完全得到对方信息。”
“那么,想要解决信息犯罪,就只要将信息不对称给解决就可以了。而只是简单的信息证明,显然毫无意义,唯有更加强大的,更加有力的。”
“即,用整个世界的一切来证明。”
至此,白域计划开始发芽。
由这几名不堪信息骚扰而组件的名为“透明者”的组织正式成立,在经过一两年的筹备,拉拢了近万名与他们同样受信息骚扰的人群后,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也相继落实。
“透明者”组织的成员将监控器放置于室内,在外出时还会利用无人机来监控自己的行动。而这些影像数据会被程序上传到“透明世界”中,共享到互联网上,在存储空间限制下,保留半个月的时间,这些视频数据将用于表明自己的无害性,以及将其他人标记为未知人物。
之后,又经过十几年的生息,“透明者”成功的拉拢到近百万成员。
在经过一致表决后,他们开启了对世界的革新。
如同鱼儿爬上岸后进化成了人类,这些生活在透明世界中的人们在思想上也进化成了另一种存在。
最先进攻是资讯传播方面,利用近百万双眼睛的力量,他们将一个个不良信息的传播体标记出来。
嗯,只需要标记即可。
随后是互联网端口,食品制造工厂,大型企业......
“透明者”的任务,只是将存在不良行为的组织与个人看到,并标记到“透明世界”中,除此之外,任何的暴力措施皆没有使用
并非是碍于任何,只是担心自己也被同类标记而已。
标记行为一直持续着,被标记的范围也越来越多。这种行为并非所谓的拉黑名单,
因为,被标记的事物,是确确实实消失了。
当你看到对方的一切时,信息不对称便消失了。
取而带之的,是新的世界。
若说他是好的,或许并非如此吧。
当“透明者”公布出各国的税收漏洞时,胜利,视乎显然易见。
没人会去攻击“透明者”的任何一人,因为无人机随时记录的广域视角镜头会将一切记录下。即使受到攻击,罪犯也会被每一个高空镜头给捕捉。
......
但时间飞逝,经过近百年的生息后,一切依然尘埃落定。
一些科研学者尝试将过去那些事情剖析以尝试理解这些。
而唯一可以得知的是,当技术发展,通讯交流以光速进行时,彼此之间在这个星球的距离不过尔尔。而技术的发展,所催生的其它方面,也让关系网络如同蛛丝一样彼此交错。
互相的对视,甚至只看到一眼。你的行为都将被其他人公布出来。
唯一该庆幸的就是公布的只是行为,而非思想。
至此。
“透明者”被国际认可,并变更为“白域组织”,如同白洞的只出不进一样。
————————————
记:本来觉得能写好,但果然阅历不足,很多地方都不完善。
所以最后,还是以讲故事的形式透露这个故事。
其实,故事的本质就是一个被美化的极端,在当今,隐私问题似乎一直难以解决。就好像再好的保险柜一点会有打开的方式一样,个人的信息无论如何都会被使用在各个地方。
其实,只是被使用倒也没些什么,最讨厌的是被别人使用还不知道。
再加上,有时候信息泄露甚至并非来于自身,而是他人,就显的更麻烦了。
虽然现在技术尚未达到,但源于"他人"的信息泄露依然存在,就怕那一天,朋友发了一张一起买衣服的照片,自己的购物推荐列表就出现一个个相同款式的衣服了。
嘛,杞人忧天也好,一些感想也好,这个故事就这样。
本来想着还能写个两万字的小说来着,但看样子,就只能保持在五千字了。
透露一些,其实还有“黑域”的,至于在那里,应该有人能猜到吧。
以上,希望文章能够过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