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吉建芳|《与冠军为邻的猫:鲁迅文学院研修随笔》新书分享会
活动主题 /
《与冠军为邻的猫:鲁迅文学院研修随笔》
新书分享会
活动时间 / 3月4日(周六)15:00
本期嘉宾 / 吉建芳
展览活动主题 /
《好想知道你近况》漫画作品展
展览期限 / 2月28日—3月10日
活动福利 /
凡到场参与活动
均可获得吉建芳老师“插画周边”明信片一张
主办方/
郑州大摩「纸的时代」书店
吉建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陕西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入选作家。陕西延安人,行业媒体工作者,高级编辑。已出版文学、漫画、插画书籍70余部,著有《游走,在新闻和文学之间》《没有谁刀枪不入》《好想知道你近况》《长安月》《非新闻》《本命年》《漫画·女人》《相逢不语》等,作品曾多次整版刊登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王蒙文学艺术馆等展出,多次举办漫画个展,曾给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的十部著作绘制插画,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女漫画家中较为活跃的一位。
《与冠军为邻的猫:鲁迅文学院研修随笔》作品简介
“只有记住的东西,才能存活下来。写作的部分意义在于记录生活,尤其生活中那些向阳、向善、向上的瞬间。”《与冠军为邻的猫:鲁迅文学院研修随笔》系作者学习期间创作完成,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当时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既有院里的学习,也有院外的学习和参观考察等。写鲁院,却不囿于鲁院;写文学,亦不囿于文学。作者还绘制了400多幅“课堂笔记”漫画,精心挑选近200幅作为书中插图,因而这是一部视野开阔、内容包罗、诙谐轻松、图文并茂的作品集,将为鲁院学子重温校园时光,为众多文学爱好者了解鲁院、认知鲁院提供参考。
吉建芳这本在鲁院的学习笔记特别精彩!让我回想起在鲁院工作、生活的那些时光,非常有意思,也特别有价值。书中记录了她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期间的那些点滴生活,有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无论写上课、交流,还是同学之间的关系,甚至鲁院的猫都成为这本书的主角,充满了一种生机,是吉建芳对鲁迅文学院这样一座中国当代文学最高研修学院的观察。而且,吉建芳也是一位漫画家、摄影家,她用相机和画笔更加立体地呈现了一个文学氛围非常浓厚的学院,在学习、生活中她的观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人的心灵记录和一个时代的文学记录。这本书价值非凡,是时光的容器,把几个月的时光全部包进去了,也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喜欢这本图文并茂的书。
——邱华栋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委员)
《与冠军为邻的猫:鲁迅文学院研修随笔》是吉建芳在鲁迅文学院的一段学习经历。四个月的学习生活,本是一段平淡无常的日子,抑或一段风花雪月,一季明月秋风,可她游走在鲁院与中央美院之间,跨界、跨行、跨学科地徜徉在梦一般的艺术殿堂,将别人喝酒放浪的日子变成最大的精神滋养,找回她的北京,艺术的、浪漫的北京。愁绪吟诗,画笔丹青,丹凤城里,灞水长亭,俨然一只艺术的黑天鹅。
——徐剑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鲁迅文学院第三届高研班学员)
从事文学,绕不开鲁迅,起码在中国。鲁迅是文学的象征,文学是一门社会学科,也是一种职业,文学院显然是承载文学的殿堂。《与冠军为邻的猫:鲁迅文学院研修随笔》的书名和书中的插图无疑是一流的——是我看到写鲁院最好的文字,我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如果非要说鲁院成就了许多作家,反之,一些作家如莫言、余华、刘震云等也成就了鲁院。吉建芳与冠军为邻,是一种谦虚,也是一种机缘。
——红孩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鲁迅文学院第二届高研班学员)
之前我只知道吉建芳是个画家,我们曾一起参加过王蒙先生作品的插图展。看了这本《与冠军为邻的猫》才知道她文章也写得这么好,而且她还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算起来我是她的师兄了,所以读她的文章很亲切,尤其她把书的副题叫“鲁迅文学院研修随笔”。她的文章都是日记体,记录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如流水般清澈活泛,但又不似流水般的平淡和重复,感觉很真实、真诚、生动,没有过多文学上的修饰,这是我喜欢的风格。她的插画却有漫画的味道,有夸张、有想象、有变形,这与她的文字相映成趣,互为镜像。这些都是吉建芳的优势,也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
——兴安
(文学评论家、水墨艺术家,鲁迅文学院第九届高研班学员)
《与冠军为邻的猫:鲁迅文学院研修随笔》充满着浓烈的生活气息,交错着不同的故事。吉建芳没有去记流水账,而是选择性地表达着时光的有趣、成长的历程,在自我叙事中实现着突破,既似意犹未尽的日记,又像细碎而美好的心情,如同心声般勾勒出多彩的生活。这样的书写看似日常,却不是浮在生活的表象,而是将深层思考用心融入文本。如此视角是有趣的,闪烁着富有朝气的生活,不由懂得了她为何会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为一段难忘的“朝圣”经历,吉建芳细腻的文字中自带着向往和激动,而图画的有趣,无疑又丰盈了作家的内心世界,不仅是在寂静中绽放,而且愈发地独特起来。如果说文字是血肉,作为绘画本身就似骨架,连贯起她在鲁院学习时的片段,符号一般建构作品的意境,诠释文字的情感,这样的精神魅力,也让人见识独孤本质中的智慧。
——常晓军
(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陕西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入选作家)
《与冠军为邻的猫:鲁迅文学院研修随笔》,一如建芳其他作品的风格,图文并茂,灵动可喜。这是她在鲁院学习时的随感,内容丰富,情感细腻,读来立刻回想起那四个月难忘的日子,鲜活如初。对于所有第三十三届高研班的学员来讲,这本书的意义都是特殊的,这种特殊不仅源于大家共同的经历,也在于建芳在书中把对鲁院的情感、对那段时光的情感代替大家讲了出来,说得贴切,说得入心,以至于大家读到这些文字,会自豪地说:这本书是我们鲁三三的。
说起来,建芳对鲁院的情感绵长细致,历久弥深,看看这几年来她持续付出心血的作品,从《鲁院视觉志》到《好想知道你近况》,再到这本《与冠军为邻的猫》,无不制作精良,凝聚才情与深情,其中的况味,虽然建芳总是沉默着,我们依然是会心的。建芳常说“鲁院改变了我的人生”,她不知道的是,她也改变着我们,她用一份源自心底的热爱悄悄塑造着鲁三三这个集体的品格,让我们更加感恩、更加团结、更加温暖。
——张俊平
(鲁迅文学院鲁院教研部教师,鲁三三的班主任)
翻开书页,看到建芳在昔日鲁院课堂上即兴完成的漫画笔记随性地穿插在她的文字间——这些灵动可爱而又形象、敏锐的小画,这些独具匠心、不可多得的笔记,这些天作天成、即时即兴的创作,在鲁院她412的房间里,曾被我惊讶地欣赏、赞叹过,此时,构成了她以及本书不可复制、无可取代的个性特色。
在我与建芳同窗的四个月里,她是作为天赋存在的。共同的兴趣与爱好,无声的碰撞与吸引,刹那的相知与默契,莫名的缘分与契机,亦使我们有了意想不到的交集。她默不作声,她目光低垂,她躲在暗处,她不显山不露水,在万般喧华之中,她近似于不存在……她迷恋的,就是她的方向,她始终不曾迷失方向……“木讷”的建芳,原本拥有着极致丰富、广大的世界,在那无边无垠的世界里,在那无阻无碍的旷野中,她是她的野狼王。《与冠军为邻的猫:鲁迅文学院研修随笔》,是建芳的求学札记,更是我们共同的纪念。
——陈艳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高研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