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倫正義 洪通
基本人倫第一
以前在學堂裡,給老師端茶的時候,老師問說,祖先有美好的道理,用來滋養生命,人人相親相愛,社會和平相處,這樣的道理你有學到了嗎?老師您請喝茶,我還沒有學到,正想要學習呢。老師說,這個就是孝的道理,使我們人性有光輝,還可以從這裡出發去成就真善美。找個位子坐下吧,老師告訴你那祖先的智慧。生命一直在轉動,而我們身體的存在,就是父母創造的愛,讓它完整,去繼續這份愛,就是孝的開始。自己健全品格,樂於正當的行為,給社會做建設,能讓父母以你為榮,這樣算是盡孝了,所以孝道就是從瞭解父母付出的愛開始,經過社會貢獻,到自我生命的圓滿。親愛的請想想,生命活動會一直繼續,那麼自己可以做些甚麼呢?
天下同仁第二
認同父母愛心的人不敢破壞別人的價值,尊敬父母苦心的人不會忽略別人的付出,用認同和尊敬來達成生命的延續,正面地去影響人們,維護倫常,這是萬人同心的概念。親愛的請想想,天下同仁的美好!
經世濟人第三
驕傲就危險,所以人人都接受虛心的前輩。浪費就墮落,所以辦事仔細就明白乾淨。人人讚美就價值高,辦事有效就收益大。價值高又收益大,經營就顯得重要。有效運作又人事妥當,就能經世濟人。親愛的請想想,品德虛假、質量錯亂,會不會很危險?
人我同志第四
不是真的儀態就不去裝扮,不是善的論說就不去談,不是美的行為就不去做,所以要謹言慎行。不合理的不詭辯,不光明的不行為,所說的一切減少偏失,所做的一切盡量周詳,行為、言談、儀態三者都符合一致,就是人我同志的原則。親愛的請想想,沒有真實的善良和美德?人們為什麼要和你同行!
社會互動第五
用愛護父母親的情感,來瞭解到每個人都需要溫暖。用尊敬父母親的付出,來瞭解到成就每事都會有付出。所以說,對待父母親的人倫正義會引導出,對待社會的情緒正確。愛護光明正大的力量就顯得明理,尊敬付出的必然性就懂得人情,明白事理又通達人情,這樣去參與社會工作肯定被人們需要,專業能力深入的,別人對待就不會輕浮。若要辦大事也少不了人和與專業,這就是參與社會互動的原則。親愛的請想想,日日夜夜過去的時光裡,你渴望些什麼!
自己個人第六
活在當下、了解時代和社會輿論、生命有方向、做時間管理、認識環境、善意待人、行為清白、做事有效、敬養父母,這是人人都要做的事情,而且這生命延續的道理,說與他無關的人,那是沒有的。
頂天立地第七
忠恕的道理可以貫穿天地,孝道是時間流轉也不換的,是千里相隔也不斷的,是人倫行為中不可少的。人的生命世世代代延續,這是朝向恒常走去,與天地同一存在,與天地同一道理的,而且人們若是順從自強不息可以超越自己,效法厚德載物可以包容一切,這樣真實明白,能夠趕走黑暗,拆穿虛假,讓人們生活的純樸自在。祖先發現這些事能使人積極向善,所以提倡生命的平等,使人更愛親屬。連結整體需求和個體能力,使人樂於行動。敬愛智慧讓人懂道理。尊崇賢能讓人有分寸。保持氣氛讓人和平。鼓勵善良讓人歡喜。稱讚精進讓人努力。警惕那些會使人茫然的無知,排除那些會讓人枯萎的懶惰。親愛的請想想,什麼樣的氣象才會讓人景仰!
孝德助行第八
過去有很多大德義士,都致力推動親愛心與敬愛心的普及。這德行風化的效果,包涵了各種文化風俗的人,更何況是各種專業人士呢!這可以贏得和平傳承了先祖的道德。總理組織的人,對待弱勢也都能親愛與敬愛,更何況是有能力的人呢!這可以贏得團結來轉動組織。管教家族的家長,對願意分擔的人也都合理安排,更何況是有責任的人呢!這可以贏得親情來緊密家庭。這樣一來,下一代的人在親愛中安心,上一代的人在敬愛中安寧。人人也就氣象和平了。壞的事少發生,惡的人不造作。這就是道理推及眾人的樣子。親愛的請想想,四周的人為什麼會親近自己!
百善孝為先第九
愛著父親和母親是一種生命情感,生命和天地相伴,而且到今天我們一直延續。我生身為人,要認識正確的情感就從對待父母親開始,我接受了父親的意志和母親的血肉,這就是一份勇氣與真實,因為有了生命存在所以愛護生命,因為有父母的養育所以有了我的成長,我被父親承擔過所以我尊敬父親,我被母親愛護過所以我親愛母親,每一個人的情緒正義就從這裡開始,自自然然地去敬愛父母,聖賢便因此提倡了孝道,來疏理人倫情感,更因為先有父母才會有兒女,所以不先愛護雙親,卻先愛護他人的是反道德行為。不先敬愛雙親,卻先敬愛他人的是反禮儀行動。當我們有了自己之後,更需要別人,當我們有了情緒正確之後,更容易和他人來往,在人際來往當中要去把握,合乎情理的才交談,彼此真情的才互動,功能正確的才推崇,用途正當的才提倡,儀態禮貌都能真實自然,彼此深淺都有分寸,這樣與眾人來往,順暢合理,能量會增大,能打開善循環。親愛的,請想想真善美的人是怎麼樣參與人群的呢?
端正情緒第十
對待父母的情感正確,表現在下列幾件事情中。在日常中對父母的尊敬,在飲食上雙方舒服,在養生上祝福健康,在百歲時哀慟生命,在懷念時感謝恩情。這五件事代表了對待親人的情緒正確。有正確情緒能力的人,處在上位不容易驕傲,處在下位不容易出軌,遇到事情不容易找藉口。上位的驕傲會掉落下來,下位的出軌會被責罰,找藉口推拖的會與人起爭執。這三樣不去減少,卻想用物質來彌補人情缺口?是沒有效果的。情緒認知錯誤會讓人不端正的。
社會禁忌第十一
情緒失常會有千百種原因,而最大的可能就是,沒有明白,生命中距離最短的愛。情緒上排斥社會、滅絕生命、沒有人性,這是三種最荒謬的歪路。
推行方式第十二
要讓人們親愛最好的辦法是倡導生命價值。要讓人們交往最好的辦法是倡導人人平等。要讓人們性情端正最好的辦法是倡導音樂端正。要讓團體運作最好的辦法是倡導禮節運動。禮儀就是一種尊敬。尊敬父母就會讓子女有共同的感受,尊敬兄姐就讓弟妹有共同感受,尊敬團體内的先進前輩就會讓後學晚輩也有共同感受。在尊重關鍵焦點之後,敬意就會擴散開來。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提昇方法第十三
孝道並不是在別人天天督促下才去行動。學習了親愛心與敬愛心,可以面對任何長輩。學習保持尊敬,可以面對任何一個平等的生命。學習了如何做好自己,可以參與社會實踐。自己學習好了人倫的正義才能引領眾人學習。自己德性真實了才會有真實的影響。
擴大方法第十四
對待生命情感的源頭有了正確的認同,對待社會實踐的關鍵也容易有正確的情誼。對待才能與個性能保持和諧,對待高低與方圓也能保持敬意。個人範圍內的事情調理的妥當,就容易向外推行到別人的範圍。這些是向前進步的方法。
明道申論第十五
如果對上下內外都有恰當的情誼,那算是自身情感端正的了。那麼光是依照情感原則來處理行動,那樣是正確的嗎?當然不是,怎麼會是正確的呢。天下同仁的有七個人來說理申論以防止行道的缺失。經事濟人的有五個人來說理申論以防止經濟的缺失。人我同志的有三個人來說理申論以防止方向錯誤。參與社會的有明道益友來切磋而不離開善行。家長有明道孝子就不容易溺愛濫情。妨害家庭溫暖的就要提振人倫。妨害團體運作的就要重振綱常。所以,當有不正義的事發生時,就要闡明正義,尋求恰當的做法,順情帶理的去勸說。這也是包含在人倫正義裡的。
感知存在第十六
從尊敬父親的行為中體會到,自己的存在有著他的勇氣與承擔。從親愛母親的行為中體會到,自己的存在有著她的細膩與包容。生命的出生有發展順序,能順利發展的通常也帶著平安。明白自身也就明白他人,明白眾人也就明白天地,明白天地也就明白自身。就算是頂天立地的人也有他的先人。明白先人也就明白自己,明白自己也就明白後人。時時自我成長,保持謹慎,不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實踐功德需要內化與外轉的力量,先一步走的有痕跡,後一步走的有成長,有了生命完整的經驗,就會有光芒的希望,能夠照耀一切,也讓一切都完整。親愛的請想想,從每一個不同的起點,是不是都會走到同一個終點?
社會實踐第十七
在社會實踐中,就要把思想範圍擴大,才能進一步明白每個人的行為動機。在能力養成上,退一步想,忽略了得失,才能明白自己的成長。去實踐那些美好善良的,去避免那些邪惡破壞的,而每一個曾經走過的人,都需要去感恩。心裡所想的真實,真實就離得不遠。美好的真實也就會一直存在了。
人事代謝第十八
遇到至親天年的時候,哭泣的時候不會拖尾,禮節的妝容也難得整肅,言談頓失條理。美服、樂曲、美食都感到不是滋味,是一種哀傷的心思。就算吃不下飯,第三天了也要進些餐飲,不可以因為親人的壽終,而來挫傷自己的生命,嚴肅之下也容許自然的性情,這樣就是聖人的教導。守喪的期間不超過三年,表示生命持續的腳步。有專用的棺木衣服幡旗等等,有祭品表達奉祀,送葬的隊伍扶著棺木,哀戚地送上選定的葬墓之處。入祀家廟,立牌位來指示精神,按著時節行祭祀,來感恩祖先。活著的時候表達愛慕敬仰,死去的時候默哀感念。生前盡力,死后盡義,孝子的侍奉可以完整了。
儒鼎 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