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工具箱】营销学模型:商业与舆论(学习笔记)


为什么学:营销学很杂,但很重要
如果说物理世界是由信息和能量组成,商业世界就是由生产和营销组成
大部分工作都和营销有所关联
是什么:营销学脉络
需求 vs 供给【定位理论】
微观【影响力】 vs 宏观【弱传播】
国外 vs 中国 【品牌】
理解需求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考虑问题都不自觉的从自身的需求,不去研究别人的需求是什么,而这往往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
很多人写简历,升学校,写文章,写报告的时候,从来不会先想想受众是谁,他在想什么,他有什么需求,而成败的结果人们会觉得是自己的能力问题,需求匹配度却很少去考虑,有时候成败知识因为是否符合了对方的需求,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课外辅导行业就是把家长的恐惧感发展到极致的行业:需求可分为痛点需求(恐惧)和爽点(解压)
缓解身体压力带来的动力,这种压力不如【恐惧】来的巨大,但是生活中频次极高,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
痛点就是【恐惧】,而尽一切可能去摆脱恐惧状态的本能会产生巨大的需求
如何产生需求:需要need—想要want—需求demand
需要need:生存需要,比如空气,水,衣食住行
想要want:可以满足需要的供给物的时候,就产生了want,比如喝了刚好有买水的
需求demand:想要的东西并且能买的起,才算需求
例子:比如想要升职加薪?
换位思考公司的需要是什么
自己有没有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或潜力
公司有没有能力支付你的想要
定位理论
是什么:占据心智生态位,即把一个品牌和一个品类,或动作直接绘画上等号
比如 搜索->百度,外卖->美团,饿了吗,高端手机->苹果
为什么:因为【二元法则】;并且找到自己的心智生态位(差异化定位)是对抗【内卷】最好的解药
比如把美术方面的爱好和能力,结合到财务报表上,就能让自己获得别人心中“做表高手”这个生态位
怎么做:做任何一件事,竞争对手分析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它让我们更容易找到大方向,找到自己独特的生态位
知易行难,光要达成第二步就需要大量的跨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
看清竞争对手是谁,他们提供的价值是什么
避开竞争对手很强的区域,找到一个相对空白自身有优势的差异化定位
围绕这个定位打造一系列的支撑点
重复再重复,不断向受众呈现第三步打造的那些支撑点
影响力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无意识的被人操控,仅仅知道这六大原理的存在,就对我们避免被操纵有很大的帮助,包括:
【稀缺】:即供不应求,制造稀缺感(限量,截止日期),引发恐惧感。
【从众】:源自基因里的恐惧(雇人排队,罐头笑声),从众限定于同类人群。
【喜好】:人们天生喜欢和自己像的人,因为人们最喜欢的还是自己。(销售的核心是投其所好)
【互惠】:人类是对施与受非常敏感的(比如赠送礼物)。
【承诺】:人们有想要保持言行一致的愿望。(学校制定考试目标)
【权威】:权威服从是一种后天的文化现象,大多时候可以节约人们的生存成本,但要避免被骗
应用:电商直播的常见套路,比如想购物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个东西有限量优惠【稀缺】,并且看直播的人都在买【从众】
稀缺
稀缺感:营销领域稀缺和稀缺感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很多东西的稀缺感是被故意营造出来的
比如截止日期和限量款,其实结束的截止日期是可以再来的,卖完的限量款也是可以在买到的
为什么稀缺能带来购买的冲动?根本还是怕失去东西所带来的【恐惧】,这是比获得东西的渴望更能激发行动力的
比如考试培训的需求(害怕失去)就比自我提升类培训(渴望获得)的需求大
从众
“大众消费者,有自己想法的人只有5%,剩下的95%都是模仿者”
从众:源自基因里的恐惧,从众限定于同类人群。
从众的前提: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不是同类人对我们就没什么影响力,随着现代族群的碎片化,从大众变成了从小众,年轻人群更相信自己同类人群共同认识的事情
比如网红奶茶店,起步时候会雇一些穿着时尚的年轻人,而不是广场舞大妈
案例:雇人排队,罐头笑声
比如情景喜剧喜欢各种段落插入观众的笑声
比如电视广告喜欢宣传物品的销量
相关:从什么样的小众,和【喜好】原理关联很大
喜好
【喜好】:人们天生喜欢和自己像的人,因为人们最喜欢的还是自己。
无论是同乡,同学校,还是同龄都会加分
我们喜欢那些能够证明自己是对的人和观点,我们讨厌那些证明自己是错的人和观点。对很多事情我们喜欢的根本原因,是ta证明了我们存在的合理性
应用:做销售最重要的法宝,就是使自己和客户显得很像,比如美国历史上销售最好的汽车销售员会对每个客户说“I like you, because...”
互惠
互惠:你接受别人的赠与就一定会有本能想要回报对方,比如超市的免费试吃
为什么:哺乳动物是对施与受敏感的动物,人类优势其中最为敏感的物种。有学者认为互惠是人类社会构成的基础之一(达成协作),比如赠送礼物达成人际关系古今适用
承诺
承诺:人们有想要保持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已经表明立场,就会不自觉的维护他。
比如明星丑闻一出来,一定要及时公关,避免更多人表明态度
公司让写下工作目标,学习让写下学习目标,商业交易让写下意向书等
权威
【权威】:权威服从是一种后天的文化现象,大多时候可以节约人们的生存成本,但要避免被骗
弱传播
舆论世界越弱的东西越好传播。比如八卦,吐槽,小人物逆袭等,具体可总结为四条法则:
弱者优势:在现实世界上的弱者,在舆论世界会变成强者
情感强势:舆论世界里大众的情感比理智更加能够影响舆论的方向
轻者为重:越轻(简单)的内容越好传播
次者为主:非主流,非正统的内容更容易获得点击和观看(猎奇心理)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弱”的东西是解压的,人们可以从这个过程得到优越感(弱者优势,次着为主),人类的大脑不适合应对复杂的事物(情感强势,次着为主)。
例子:
比如讨人喜爱的up主都不是那种表现自己很高大上的,整天说自己很帅的人,而是那些羞涩的自嘲的,没有攻击性的人。
比如蜜雪冰城主题曲如果做的很高级很复杂就不会传播起来了
品牌
为什么要分中国和外国:这方面来自欧美的很多方法论,在未来的中国或许会变得越来越不适用,这可能是因为这几年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开始全面觉醒,欧美品牌的光环效应会变得越来越不适用
什么是品牌:品牌本质是一种心理符号,这和特定国家民族的社会文化,符号资源,语言体系息息相关的
品牌的符号学原理
潜意识共鸣:做品牌应该回到人类几千年文化的符号宝库里去寻找创意素材,尽量利用我们在集体潜意识里面就已经默认的那些符号去做加工,而不是自己凭空创新。比如色彩搭配中黄配黑,就很抓眼,比如美团。【进化心理学】-例子11
应用:无论你要做一个正式沟通,推销一个想法,或者是申请一个项目,那么了解清楚你谈话对象的文化背景作用是非常大的。因为你传递的信息如果能够跟对方已有的记忆产生共鸣,那么就能大大增加传播效果。
共鸣金字塔
第一层 认识 你是谁?
第二层 联想 你算什么?
第三层 态度 我认为你如何?
第四层 忠诚 你和我的关系如何?
跟用户达成共鸣,让他愿意用你来代表自己,是一个品牌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