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只有工程人才懂的辛酸:钱挣到了,但家却散了
今天咱们聊点掏心窝子的话。
干工程的你,觉得生活难吗?
说到难处,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工程人的难处更多的是对家庭的亏欠。
工程人都知道,除了一些市内常见的工民建,比如商用或居住用楼,城市道路,地铁天桥之类的项目之外,很多工程是在远离城市,甚至是远离人烟的地方进行的,比如青藏铁路,云贵山区的桥梁隧道,当然还有通讯设备的架设等等。很多工点手机信号特别差,网络信号就更别提了。国内项目还稍微好点,好多在非洲的援外项目正常用电都是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与家人的联络就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工程施工单位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流动性大,居无定所,四海为家,今年在东北,明年在海南;今年还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上,三年后可能就是在柬埔寨丛林里了。而且工程施工单位放假的安排和其他公司机构差别很大,能不能回家那得看工程进度,得看项目安排,得看你走了这个工作有没有人能顶一顶。如果没人顶替,或者说工程正好在最关键的工期,那就得一切从大局出发了。

印象最深的一个是项目上的一个机修工,大我一轮,对我确实是相当照顾。一天晚上几个关系好的人,开小灶,吃火锅,酒过三巡,他抹起眼泪了。
我问怎么了,他说今天和上初一的闺女视频,问闺女想不想爸爸。
答案是肯定的,姑娘肯定想爸爸。
兄弟又顺口说了一句“那爸爸回来吧”
姑娘却摇头说不!
“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回来了,俺家就没人挣钱了”
一桌子大老爷们都不吭声了,拿酒杯仰头喝酒,其实是想遮住自己的眼泪,酒的辣总比眼泪的咸要好。
——内容来源于网络
工程人也挺不容易的。父母身边不能尽孝,家妻身边不能尽责,子女得不到关爱,在家里其实就是个名义上的存在。四十的大老爷们偷偷的抹眼泪你见过吗?有的是爹妈突然病危了,有的是老婆外边受气了,有的是孩子磕磕碰碰出事了。想回回不去呀!只能干着急。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很简单。稍早前发了一篇文章,有很多工程人的家属在评论区评论:


说实话,看了评论感觉很难受。也从侧面了解到,每个工程人背后,都有一个坚强的后盾来撑起整个家!工程人,希望你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向家中的亲人问声好,虽然你在外打拼不容易,但家里的那个人也很需要关心。
为什么鼓励大家能考证的就去考证,能留在城市的就留在城市。起码拿个一建、一造之类的证书,不说薪资会不会上涨,起码可以有选择的机会了。虽说不太可能一直留在家人身边,但是起码可以选个离家近点的项目,想回家了,可以回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