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44、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44、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
所谓协作,是指许多人同时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者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组织地共同地进行劳动。协作有两种形式:如果劳动者只是共同劳动但彼此间没有分工,就叫做简单协作;如果劳动者彼此间实行分工,大家在分工的基础上共同劳动,就叫做复杂协作。
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一些富裕的手工业作坊主或商人雇佣了较多的手工业者,让他们在自己的作坊中共同进行劳动,这样就出现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这些采取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作坊,同那些只有一、二个帮工和个别学徒的小作坊相比,从表面看,在生产工具和劳动方法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所不同的只是生产规模比较大,雇佣的工人比较多,因而能够实行简单协作。但是,正是由于这种情况,这些手工业作坊主便能够剥削到大量的剩余劳动,使自己得以摆脱劳动,从而变成了资本家。而这些采取了简单协作的作坊,也就成为刚刚出世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所以,马克思指出:“多数劳动者在同时同地(或者说在同一个工场),在同一个资本家指挥下为生产同种商品而进行劳动,在历史上和概念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i]
简单协作比起分散的个体劳动,具有很多优越性。许多人一起劳动,不仅可以大大节省用在工房、仓库、工具、设备等方面的生产资料的开支,而且通过互相配合、帮助等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许多人的集体劳动,并不等于若干个人劳动的简单相加,它可以产生一种新的集体力量,使一些用分散的个体劳动根本无法进行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到的工作,能够迅速完成,如搬运重物和拆除障碍物等等。协作还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譬如,在开凿运河、兴修水利和铺设铁路等工程上,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段同时动工。另外,协作也可以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投入大量的劳动,譬如,农业上实行集约经营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如此等等。
上述这些优越性,是由劳动协作本身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社会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创造上,资本家虽然没有花费一分钱,但由于工人是在他的雇佣下进行劳动,所以这种由协作产生的新的生产力,也就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成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源泉。
在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简单协作逐渐为工场手工业所代替。
[i]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