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未来武器探析(太空武器篇)

战争是科技的重要推动力,而科技也会最先作用于军事技术。无产阶级伟大的导师恩格斯曾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意志地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不管你愿不愿意,太空军事化不可避免。而人类的造物进入太空就是因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为了将炸弹投向伦敦,研制出了人类第一种弹道导弹V2,也是人类进入太空的开始。推动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制天权将会成为未来战争中的决定因素。
2015年8月,俄罗斯成立空天军,统管防空、反导和反卫星等一切空天防御任务

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

2019年8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成立美国太空司令部。距离组建独立的“太空军”更近一步。

2019年9月,法国武装部部长签署法令,在空军内正式成立太空司令部,法国空军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天军”。

2020年4月17日,日本国会正式通过立法,批准在2020财年建立第一支“太空作战中队”
不可否认的是,在后冷战时期结束的背景下,太空军事化愈演愈烈。

美国
作为头号世界大国,美国在各项科技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美国一直都在致力于夺取和保持在军事方面对太空的主导地位。
空军的陆基中段反导导弹(GBI)
GBI是井基三级固体导弹,最大速度达8千米/秒,作战高度130~2000千米,最大作战距离超过4000千米。战斗部为大气层外杀伤拦截器(EKV),

质量约55千克。EKV的导引头主要由1个可见光探测器和2个长波红外探测器等组成,对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1000千米以上。可见光探测器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用于星校准以便确定EKV在空间的方位,二是对阳光照射下的目标进行远距离捕获与跟踪。不过对目标的探测主要还是靠红外探测器。EKV的空间机动能力由10台小火箭发动机提供,其中4台为轨道控制发动机,6台为姿态控制发动机。
海军的标准-3海基中段反导导弹
2008年2月21日,美国海军在夏威夷西部太平洋海域,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伊利湖号上发射1枚标准-3导弹,将1颗247千米高度的失控侦察卫星USA-193击毁。从而证明反导导弹用于反卫星是确实可行的。所谓防御武器其实是攻防兼备的。反卫星的关键技术、手段有很多与大气层外反导是类似的。目前的标准-3导弹可以打击中近程弹道导弹和低轨道卫星,将来经过不断改进后可以拦截洲际导弹。标准-3是三级固体导弹,采用惯性/GPS复合制导,速度3.5千米/秒,作战高度100~500千米,最大作战距离1200千米。战斗部为模块化自寻的轻型动能杀伤器(MK-142),质量仅约23千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巧的外大气层杀伤器。该杀伤器其实就是SDI的遗产,原设想用天基电磁轨道炮来加速这种动能拦截器,速度可达10千米/秒,足以拦截中段飞行的洲际导弹。标准-3导弹发射后,第三级火箭在约60千米高度第一次脉冲点火(如果需要修正飞行,还可以进行第二次脉冲点火),导弹在90千米高度抛掉头罩,动能拦截器的导引头开始工作,当导引头捕捉到目标后拦截器就与弹体分离。MK-142采用长波红外成像制导,对典型战术弹道导弹的捕获距离为300千米。MK-142装有4.5千克燃料和10台小火箭发动机,可以进行变轨机动和修正位置误差。为了增大杀伤概率,MK-142在撞击目标之前,还将抛撒出自身携带的小型钨棒,共同打击来袭目标。
X37B空天飞机
X-37B空天飞机,长8.8米,翼展4.55米,高2.9米,空重只有3.5吨,使用1台AR2-3 火箭喷气发动机,载重可达4990公斤,有效载荷舱长2.1米宽1.2米,轨道飞行速度高达28044千米/小时。X37B最大的特点是拥有超长的飞行时间第一次225天,第二次469天,第三次674天,第四次718天,第五次780天。该机使用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为飞机内部系统供电,因此其可以在太空长时间飞行。X37B可以搭载小型机械臂来起到捕获摧毁敌方卫星,释放小型航天器的作用。X37B也确实释放过未知航天器,美国空军星表将这3颗秘密卫星正式命名为USA-295、-296、-297,国际标号为2017-052C、-052D、-052E,证实了卫星属于X-37B空天飞机(标号2017-052A)任务系列。
此外1997年10月17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南部沙漠深处白沙导弹靶场高能激光系统试验中心,美国陆军“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击毁了了美国的“微型探测器技术集成-3”卫星。以及利用SR75 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第一级,FW-4S 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第二级改造的ASM-135A反卫星武器。

还有MEV-1延寿卫星,在今年2月25日,MEV-1延寿卫星向Intelsat 901卫星喷口插♂入螺旋装杆并通过通信卫星喷口周围的圆环装置实现对卫星的紧固连接,理论上来说,该系统既然能给卫星延寿,那么也有能力摧毁目标。
俄罗斯
目前,全世界在轨卫星数量约为1000颗,其中美国占四成600左右的卫星数量无疑是实力的象征,而俄罗斯虽然火箭历史火箭发射数量高于美国,但因为冷战后发射卫星不足,可用卫星数量远不及美国,在经济实力大幅度下降的今天,大力发展反卫星武器,便是俄罗斯的非对称竞争优势。
A235努多利河反导防天系统
A235努多利河反导防天系统以A135阿穆尔河反导系统为基础,是俄罗斯下一代反导防天系统,2011年12月20日在哈萨克斯坦萨雷沙甘靶场进行了首次发射,获得成功。“努多利”系统能够击中1500公里外的目标,拦截导弹速度达到数十马赫,主要任务是在近地轨道摧毁洲际弹道导弹弹头。同时也具备反卫星能力。在2018年12月23日组织的一次试验中,导弹从移动装置中发射,在空中飞行17分钟,飞行距离大约为3000公里。最近在4月15日进行了一次反卫星试验。
该系统由“顿河-2N”探测跟踪雷达,14A042拦截导弹,配备“厄尔布鲁士3M”超级计算机的5K80P指挥计算站,移动发射车等组成。


它是一种厘米波有源相控阵外太空空域监管雷达,可以探测跟踪整个北半球,具有极高的抗干扰能力,可高精度跟踪高速太空目标。该雷达体积异常庞大,每个侧面有152米长,36米高。据说修建这座雷达共用了3.2万吨钢材,5万吨混凝土和12000公里长的电缆。
和A135相比A235采用了机动发射车发射,拥有更强的战场生存能力。

此外A235和俄罗斯以往的反卫星导弹不同,14A042拦截导弹精准度大大提高,采用了最新的动能战斗部和51T6拦截导弹的定向破片杀伤战斗部或核弹头不同。标志着俄罗斯拦截能力的提升。
杀手卫星
2017年10月,俄罗斯部署了Cosmos 2519,一旦进入轨道,它就部署了能够绕其他卫星操纵的亚卫星Cosmos 2521,Cosmos 2521拥有将自己定位在另一颗卫星附近并发射弹丸的能力,Cosmos 2521以每小时约250公里的相对高速度向太空发射了另外一个物体Cosmos 2523,此外俄罗斯在11月和12月发射了Cosmos 2542和Cosmos 2543,它们已经在美国政府在近地轨道上的卫星附近进行了积极机动。其实早在1963年苏联就开始研制自己的反卫星系统侧重于共轨式反卫星武器,在1968年就完成了反卫星实验,不过与现在不同的是,这种反卫星技术仅仅是一次性的通过爆炸散布碎片撞击摧毁目标,而不具备复用性。

此外俄罗斯还拥有米格31挂载的接触反卫星导弹

2009年8月28日A-60/2激光验证机发射激光照射位于1500公里地球轨道上的日本“八仙花”试验测地卫星

以及S500普罗米修斯防空反导系统也被认为具备反卫星能力。
中国
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投入非常大,在新兴领域弯道超车,在许多领域达到和美国并驾齐驱的程度,那么在制天权的争夺上面,自然也是不甘落后。
关于中国这方面的消息,我们已知的消息实在过少。我们只知道中国曾于2007年1月11日进行的一次反卫星导弹试验。在该试验中,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一枚开拓者1号系列火箭携带动能弹头,以反方向8公里/秒的速度,击毁了轨道高度863公里,重750公斤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C。

不过在反导拦截弹方面根据推测我国中段高层反导拦拦截弹与美国GBI相似,由3级固体火箭和一颗大气层外KKV组成。与GBI采用井基固定部署不同的是,该型号更可能与A-235一样具备机动能力,可利用东风-21系列WS-2500底盘发展其专用的运输-起竖-发射一体车。
神龙空天飞机
这东西已知消息太少,我只知道2011年1月8日陕西电视台的新闻曾经播出了“我国跨大气层飞行器试飞成功”的画面。目前动态怎样,实在是不清楚。

印度
作为一个大国,印度毫无疑问是有自己的雄心的,别人有的我一定要有。因此,在太空武器印度自然是不甘落后
2019年3月27日,印度进行了代号“沙克提行动”反卫星试验,被导弹击中的是一枚距离地面300公里、重达750公斤的军事卫星(问题是这玩意他妈是印度前年才发射上去的卫星,完全可以使用,不同于中美摧毁的都是废弃卫星,印度如此豪气,真的是让人佩服)印度的反卫星导弹应该是在本国PDV反导拦截弹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理论上反导和反卫星作战方式相近,技术原理相近,这两款拦截弹存在一定的技术共用基础。PDV导弹在2014年、2017年和2019年先后进行三次反导试验,使用动能杀伤技术攻击大气层外弹道导弹,理论上来说这时印度已经拥有了反卫星的能力(不过似乎印度的反卫星实验用的并不是动能战斗部),在2006年11月印度就使用PAD导弹在50公里高度的大气层内高空拦截了一枚弹道导弹,总体来说印度虽然技术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但是其反导能力不容小觑。
欧盟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欧洲自然在太空方面也是不甘落后。
过去的几十年里,太空碎片已成为航空航天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因此,想要持续利用太空资源,就必须对轨道太空垃圾进行定期清理。2018年6月,碎片清理卫星(Remove DEBRIS)完成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部署,其配备了能够捕获太空垃圾的多种技术。该卫星平台部分由欧洲委员会资助,由萨里航天中心负责,目前已经完成了三项太空实验。2018年9月,该卫星平台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实验。该卫星平台首先释放一颗小型立方星,再利用一张特殊的网捕获太空碎片以及该小型立方星。然后该小型立方星与网一起脱离轨道,再入大气层时被产生的高温分解。2018年10月完成了第二项实验,第二项实验用到了一个视觉航行系统,该系统利用一对摄像机和光学雷达传感器来跟踪潜在目标。2019年2月,碎片清理卫星平台成功完成了“鱼叉”演示实验。该卫星平台在在距离飞船约5英尺的一个悬臂上部署其假想太空垃圾目标,然后用鱼叉以超过44英里/小时的速度命中目标。

从实质上讲,消灭太空垃圾和消灭敌方卫星并没有什么区别,因而这项技术实际上是可以应用到摧毁敌方卫星上的。总的来说这项技术是和平且有益的
最后,我还是希望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在广袤的宇宙面前,我们居然想到的是利用太空技术搞内部斗争,简直就是蛮触之争,只能说这就是人类吧。

我是原终极侧位35姬,那个账号在更换捆绑手机号的时候丢失了。原来的粉丝们可以现在关注这个账号。 新人渣作,文笔不好,觉得不好的,求轻喷,如有错误,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
部分资料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TkwMzM0Nw==&mid=2247495983&idx=6&sn=59a3ef2ad873a49e97d5964b41d86401&chksm=eb380e33dc4f872589e2000fb1d9f7f7a52e785b6da6700c6b39b598cb04a9af8cf6c982b246&mpshare=1&scene=23&srcid=0429ZoOXdKGwliOm1hcx0t3U&sharer_sharetime=1588153819404&sharer_shareid=c755a71ac2fb46bcb9ea6c3f32a7cdcf#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