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有一种成功,叫“走一步再走一步“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和抄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写在前面的话 /
考研杂谈,考研过来人和你聊考研。
进入十月份,考研倒计时上的数字变成两位数,考研人心中的那根弦扯地更紧了。与舒适惬意的秋日不相配的,是弥漫在自习室的低气压。厚重的课本,飙升的体重,金鱼般的记忆都一点点挑战着考研人的心理防线。
或许只有经历过考研的人,才知道为什么将研究生顺利录取称为“上岸”,那是在一片茫茫水雾中触到陆地,是落水者呼吸到一口空气,是不再漂浮不定脚下有地的踏实安心。十月份的你,也许早已对心灵鸡汤免疫,那些不痛不痒的话,更像成功者的傲慢,居高临下俯视着悲伤焦虑,却扯扯嘴角反问你这有什么关系。
正视苦难是克服苦难的第一步,但感同身受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所以与其说是经验我更希望完成一次对话,被不安焦虑掐住咽喉的你,可以迈开步子继续前进。
考研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对考研的疑问,或者你有希望我们创作的文章/内容/视频,可以随时联系小苏(微信:①lqll_1998②xiaozhushou_123),文末有各专业QQ考研交流群的群号,各专业微信考研交流群由于有的群超过200人并且发二维码容易过期和招来“小广告”,直接加小苏微信会拉你进群。

没有资格放弃,就只能继续
在学校图书馆窗边的一角,我发现了已经有些模糊的一行小字“太阳明天还会升起”,笔迹上面有明显的灰尘,颜色也早已淡褪,是谁、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写下这样的话无从知晓,但那种黑暗中想要抓住一丝希望的情感却强烈而清晰,一如去年这个时候的我,每天都想大声说一万遍放弃,第二天还是要打起精神背书去。
事实上,我并不认为放弃是一种懦弱或者无能的表现,反而放弃有时比继续更需要勇气,当然这种放弃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而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放弃需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预判,坦然接受自己和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要能够收起自己对已构想未来的欲望和野心,在另一条也并不平坦的道路上继续打拼。放弃绝非易事,要有对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不会后悔的觉悟和颠覆沉没成本的理性。
但我们之中有多少人有这样勇气和魄力,如果找不到最好的选择,就寻找最不坏的选择;如果找不到最合适的路,就选择一直以来最信任的那条路,如果没有“放弃”的能力和资格,虽然有些消极,但这可不可以成为继续下去的动力。既然没有退路,只有勇往直前,历经千年“破釜沉舟”似乎还是有它的道理。
原因千万,守住本心
前几天刷知乎看到一则问题“考研好累,如何找到支撑动力”,我饶有兴致地回忆起自己的过往,似乎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答案。即使当时有某个特定指向,也在大半年的时光中渐渐消磨,在边际效益递减效应下渐渐减弱了对行动的驱动力。
换个角度而言,或许真的有某些一直支撑的信念,可能是要改变不算优秀的本科出身,或许是希望能在未来找到更好的工作,亦或是想要和心仪的恋人继续在一起。但就像1000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种和自身经历密切契合的“支撑点”是难以给以他人借鉴的。
放弃零碎具象的思考,以抽象一些的方式思考似乎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无论是考大学、考研还是其他关系人生重要转向的选择,究其根源,都是为了自己变成更好的那个人。这才是考研以及生活的本心,功利一点说,这无关他人(父母、老师、朋友或是恋人)只是为了自己。
小贝是和我一起备战考研的“战友”,大学期间我见证了她和“顾先生”的神仙爱情,却在考研的那一年,意外地陪她在马路上边哭边大骂渣男。意外的失恋给平淡枯燥的考研生活扔了一颗重磅炸弹,但小贝自那天过后再也没有提过顾先生,一如之前般开朗,哦不,比之前还要拼命十三妹,仿佛顾先生的背叛从不存在。考研就是作为成年人在这一驱动下作出的决定,后来我问她当时怎么很快走出来,她撇嘴笑笑说,“到现在想起还会心痛,只是不必要让过去成为通往未来的负担”。你看,无论在考研路上遇到什么坎坷,“要变成更好的自己”这一核心并没有发生改变。
最让考研人焦虑的便是“考不上怎么办“这个问题,当然我也不例外,并且随着考试时间的逼近,这种不安就会越发强烈。如果顺利录取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就算出现某个万一;那又怎么样,目标并不是考上某所学校,这只是手段而已,否则上了研究生岂不是又要再重蹈大一入学时的不知所措和迷茫。
我们的目标,从来都是最好的自己。
坚持就是,在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继续
如果坚持那么容易,大概就不会有这个词的诞生了。就是因为坚持的不易,其结果才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选择走上考研这条路的时候就要有这样的觉悟,这条路绝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
什么是坚持呢?到12点很困了再熬一会儿到1点、到饭点了书还没看完再看两页,诸如此类的例子可以称之为努力,但却称不上是坚持。
坚持,是在你觉得继续不下去的时候,告诉自己,就一点点,再往前走一点点就好了;是听到别人的否定,即使难过沮丧,即使自我怀疑,即使未来捉摸不定,还是决定走下去;是跑1000米时,已经精疲力竭看着不远处的终点线,一股脑再跑起来的那种狠劲儿。
我们经常容易陷入一种“自怜”之中,在情绪敏感的时候尤为明显,这不是指责或批评,它只是我们情感自然而然的一种反应。而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情绪,并把它和真正的坚持区分开来,再谈及“坚持”时,心怀尺度和敬畏,以更客观的标准来衡量自己,鞭策自己,鼓励自己。在感觉艰难难以继续的时候,思考一下自己,给自己加把劲儿,或许穿过狭仄的小道就迎来柳暗花明。

物理中弹簧有其弹力的极限,超过那个极限就失去了弹性难以恢复原状。人也是如此,坚持,并不是对自己极端地逼迫和苛刻。我们皆是血肉之躯,有喜怒哀乐,有暴躁烦闷,不是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
当发现自己的不足时,不要过度责怪自己,轻轻地抱抱那个虽有瑕疵但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自己。考研是一种选择,但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累了就歇一歇,苦了就哭一哭,阶段性顺利也可以邀请两三好友吃顿“饕餮盛宴”。考研之路,谁走到最后,谁才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