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清朝总督为什么叫“两江总督”?

2019-10-27 18:24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总督创建于明朝,完善于清朝,是清朝权力最大的“封疆大吏”。在清朝历史上一共有十二个总督,其中地位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是拱卫北京的直隶总督和管理全国最大税赋来源的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的辖区包括如今的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以及上海市,其辖区是清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奇怪的是,江苏、安徽、江西三个省明明都在两江总督治下,官名为什么是“两江”呢?


在全国的各省级行政区中,安徽省出现的历史比较晚。明成祖迁都北京后的明朝实行两京制,如今的安徽省与江苏省以及上海市则组成了明朝以南京为首府的“南直隶省”,直到明朝灭亡。


清朝建立后名义上取消了南京的都城地位,改南京为“江宁府”,“南直隶省”也改名为“江南省”。不过清朝实际上很重视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意义,专门设置总督管辖江南、江西两个省。


因为辖区是江南、江西两省,所以这个总督的名字叫“两江总督”。康熙六年(1667年),清朝将江南省拆分为江苏、安徽两个省,两江总督的辖区也就变成了江苏、安徽、江西三个省。


虽然辖区在名义上变成了三个省,但实际的管辖面积并没有扩大,因此总督的官名还是“两江总督”。两江总督也成为清朝主体历史上仅有的一个管辖三个省的总督。

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清朝总督为什么叫“两江总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