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京大学环境工程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复习经验分享
一、院校和专业选择
考研对很多人来讲可以说是第二次“高考”,尤其是对于高考成绩不好,本科学校一般的同学,考研就是提升自己学历的机会,不管是为了日后工作还是为了圆自己的名校梦。因此对于本科双非的同学,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稍微提高一点,但又不要难度太大,多数人会选择“211”级别的学校;但是总会有些心气比较高的人,敢于挑战自己去选择南大这种级别的学院。对于本科就是211、985的同学,选择南大就是一个比较正常合理的选择了。当时我选择学校的时候,因为不确定自己以后想干什么,也不清楚跨考该跨到什么专业,因此就选择了本专业,同时也是多方面考虑,选择了南大环境这个学校和专业都比较厉害的院校。
近年来南大环院的招生情况总体变化不大,学硕招生人数一般都在个位数,在疫情之前,学硕的分数线还是比较低的,疫情之后随着报名人数增多,学硕的分数线基本来到了三百六七,而专硕由于招生人数比较多,在一百二十人左右,所以分数线会低一点,但是分数线低并不意味着低分可以无压力通过,大多数复试被刷的人都是分数较低,排名靠后的同学。
二、初试经验
1. 数学方面:
数学往往是难倒考研人的科目,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是最多的,但回报会因人而异,南大环院考察数学二,只有高数和线代两部分,虽然内容少,但并不意味着简单,这个从每年的分数线就可以看出来。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数学一定要早点开始,在三月份左右就需要进行第一轮基础复习了,第一轮复习期间可以做同济七版教材的课后题,题量比较大,网上可以找到考研建议做的题目号,能够减轻一点负担。
第一轮基础复习一定不要怕费时间,花一两个月把基础打牢固可以在后续复习中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时间;
第二轮基础复习建议在5-6月份,这段时间需要做一些基础练习题(比如张宇、李林老师等的题集),这一轮的目的在于强化基础,同时查漏补缺,检查出来自己哪些章节比较薄弱,后续的复习中要注意加强(第一、二轮复习只复习高数);
在7-8月份应该进行强化阶段的第一轮复习,同时开始着手复习线代,强化阶段要求要能做出来比基础阶段更难的题目,简单的题目要在保证正确率和准确率的同时加快做题速度,线代部分则跟高数不同,线代的各个章节之间联系性非常大,因此往往在复习完全部内容之后才能对线代有初步的认识;
9-10月份开始强化的第二轮,这个时间段可以开始做一些年份比较早的数学真题,比如05年以前的,这部分真题比较简单,做的好也不要沾沾自喜,同时要做题集里的强化部分内容,要保证所有的内容都没有太大的问题,然后再继续把真题做到15年左右;
最后11-12月份是冲刺阶段,要开始大量的模拟与复盘,用16-最新的真题,和张宇8+4、李林6+4、合工大共创超越等模拟题进行模拟,模拟题可以真实的反应自己对全部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阶段一定要稳定,不奢求知识有提升,最起码要保证自己以前学会的都不会忘。
总的来说,数学是一场持久战、硬战,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要被网上或者周围人的复习情况影响,知道自己的目标,按照自己的进度复习就行。
2. 英语方面:
英语的复习内容比较简单,前期的重点就在于单词和阅读,我认为这两部分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单词要背,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只有学以致用才能把单词记清楚,不然就只有背了忘,忘了再背,用就是多做阅读,在阅读中记单词;英语复习最重要的资料就是真题,不管是考英一还是考英二(环境工程学硕考英一,资源与环境专硕考英二),建议把英一英二的阅读部分都做一下,而且真题要重复的做,两遍甚至三遍;然后在十月后开始作文、完型、新题型和翻译部分,此外一定要留3-4套英语一/二(取决于你考什么)最近年份的真题在11-12月份进行全真模拟。
3. 政治方面:
政治部分可以开始的晚一点,建议9月后在逐步开始,前期把足够的时间留给数学英语专业课,考研复习是一个整体,其他部分复习好了才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复习政治,政治9-10月要以听课为主,同时辅以肖秀荣1000题,选择题是整个复习阶段最重要的内容,大题可以等12月份的押题,但选择题只能自己脚踏实地的学习。
4. 专业课方面:
南大专业课的特点是内容广,主观性强(21年改完真题以后全部为主观题,名词解释6分*5,简答题4*10,论述题4*20;名词解释多为概念性内容,偏基础,但是也会涉及部分比较冷门的知识;
简答题一般为简单的知识点,问题直接,不需要扩展很多东西;论述题分值较大,考察的内容也比较大,往往考察对某部分内容的系统知识,比如某个工艺流程的前因后果,与中间流程),同时每年的题型、难度不一,难以预测。
建议从7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最重要的三本书是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工程学,在最开始一定要通一遍课本,对课本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每个章节的内容与重要性,这个过程大概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其实内容还是很多的;后面关于备考,我还是觉得有比较吃力的部分,于是各种对比和考虑之下,报了新祥旭考研的一对一课程,是根据我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的授课计划,更贴合我自己的学习习惯,所以整体下来效率比较高。并且会提供比较齐全的真题、笔记和讲义等资料。大家可以自主对比和选择。
然后在9-10月份重点复习专业课里的重点内容,比如水处理的污泥、工艺流程、大气的各种除尘器等内容,要求要能掌握污泥的性状、生长因素,各个工艺流程的原理、流程图等等,一定要注意课本内容里的前后联系,很多工艺都是跟前边基础部分的内容相关联的;
11-12月要开始关注真题,但是真题只是一个参考,因为专业课的真题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要从真题中提炼出来常考的内容,考的比较深的内容作为自己复习的参考,因为早些年份的参考书目和考试要求不太一样,所以早年的真题重要性相对来讲较小,近六七年的真题要极其重视,不仅因为考察情况比较类似,而且有可能会有重复的题,这些真题一定要完全掌握;除此之外,真题里会有部分超纲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我个人认为,如果可以找到与课本内容相联系的可以看看,如果跟课本联系不大的题大概了解就可以了,不必太过在意。
复习的过程很多还是以背为主,再加以理解,用背诵加深理解,理解再强化背诵,只要用心,专业课拿个平均分还是比较简单的。
三、复试经验
21年的复试为线上复试,复试比为1:1.3,学硕由于招生人数少(10人),因此分数线在三百七左右,录取的平均分为388分,专硕招生人数多(120左右),所以分数线较低,但是录取的平均分也在371左右,因此分数在360以下的被刷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复试内容为综合面试、实验和英语,其中综合面试满分200,实验和英语满分各50,总成绩为初复试成绩直接相加,但是复试成绩不足60%者不予录取(也就是综合面试不低于120,实验英语不低于30,复试总成绩不低于180);初复试成绩相加排名后35%者,需要进入二轮面试,(招生人数-没进二面人数=二面录取人数),二轮面试录取率大概在1/3左右,这意味着所有复试刷人都是在二轮面试,没有进二轮面试的基本就成功录取了。
综合面试需要做个人介绍的PPT,大概三分钟左右,自我介绍之后老师会进行专业课相关知识的提问,以及会根据自我介绍内容进行提问,所以自我介绍的内容自己一定要非常熟悉;实验就是本科期间做过的一些相关实验,要记清楚实验原理、操作和注意事项等,英语是一个英文自我介绍和短文的阅读与翻译,之后会有简单英文问答。以上就是复试的全部内容。
四、复习建议
考研复习是一场马拉松,过程会很艰苦,需要自己一个人独立学习,但是只要自己有目标,肯坚持,肯付出,相信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的。考研是一个人孤独的旅程,能有一个一起奋斗的伙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过孤独才是常态,你要自己一个人解决所有事,考研之后不只是知识的提升,整个人的状态也会焕然一新。希望正在准备考研或者有考研打算的同学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经验贴为新祥旭考研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