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氛围和父母工作对孩子的影响
从儿童中期(6-11岁)开始,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氛围(Family Atmosphere). 是支持和关爱,还是充满冲突?家庭有足够的资金提供基本的物质需求吗?通常,家庭气氛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父母和孩子分享权力:
父母监督,但孩子们时时刻刻自我调节。例如,在与同龄小伙伴的问题上,父母不再依赖直接管理或监督,而更多地转变为跟孩子协商和讨论。当孩子们认识到父母是公平且为自己的幸福着想的,并且他们可能因为经验而“懂得更多”时,他们更倾向于听从父母的意愿或建议。如果父母尽量听从孩子成熟的判断(自己做决定),只在重要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这对他们的心理成长会更有帮助。
父母跟孩子解决家庭冲突的方式比具体的结果更重要。如果家庭冲突是建设性的,它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行为准则的必要性。孩子们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哪些问题是值得争论的,什么策略是有效的。当儿童到了前青春期的时候(pre-adolescent), 他们争取自治的努力变得更加坚决,但家庭问题解决和协商的质量经常恶化。
在一项研究里,63个有四年级孩子的双亲家庭将过去一个月内出现的两个问题(例如:限制零花钱,睡觉时间,看电视时间,做家务)的家庭录像带回家,一个是孩子的选择,一个是父母的选择。所有家庭把这个过程重复了2年。9-11岁的小孩参与度很消极,特别是在父母的选择的话题上。是什么话题并不重要,很显然,根本问题是谁来掌管这件事。
向共同监管的转变影响了父母处理纪律的方式。学龄儿童的父母更有可能使用包括推理在内的归纳法。例如,8岁贾里德的爸爸告诉我们他是怎么做的: “狠狠的打他让他知道什么叫难受!”
贾里德的父母可能会引起他的自尊、幽默感、道德观或感激之情。总之,父母努力让他尽快懂得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父母工作对孩子的影响
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约3/4的25-34岁的学龄儿童的妈妈都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一半以上的美国年轻妈妈在产后1年恢复工作,许多孩子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母亲没有为工资而工作。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大多数关于父母的工作对儿童幸福感影响的研究都集中在职业女性身上。母亲工作对孩子的影响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小孩的年龄,性别,脾气和人格。妈妈是全职还是兼职工作;她们为何工作,以及她对工作感觉如何;是否有一个支持她或不支持她的伴侣;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孩子在放学前和/或放学后得到的抚养质量究竟怎样。
另外一个因素是单亲还是双亲家庭。单亲妈妈通常必须工作才能避免经济危机(economic disaster)。她们的工作对孩子的影响取决于能留出多少时间和多少精力留给孩子,以及这种工作给孩子提供的榜样。
如果孩子的妈妈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越满意,就会对自己越有自信,因此她抚养孩子的效果就会更好。与全职家庭主妇的孩子相比,有学龄儿童的母亲往往生活在更为结构化的家庭中,明确的规定赋予他们更多的家庭责任。这些年轻妈妈被鼓励要独立自主,同时对性别角色要有更多的平等主义态度(egalitarian attitude).
究竟妈妈的工作是如何影响孩子学校表现的?低收入家庭的男孩和女孩都能从职业母亲的收入所能提供的有利环境中获益。然而在中产阶级家庭,职业母亲的儿子在学校的表现往往不如家庭主妇的儿子。中产阶级家庭的这些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孩更需要监督和指导有关。
有些职业母亲的小孩在家里是由父亲、祖父母(爷爷奶奶)、保姆或亲戚负责监管的。有些人在学校或托儿所参加结构化课程。例如为学龄前儿童提供良好的儿童保育服务,良好的课外活动或儿童保育环境,低儿童工作人员比率,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员工等等。孩子,尤其是男孩,参加有组织的课后活动,在一年级时往往能更好地适应灵活规划和积极的情绪氛围。
在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1500名儿童抽样调查中(美国),大约8%的8-10岁的儿童和23%的11-12岁的儿童在家里没有成人监护。这种安排只推荐给那些成熟、负责、自律、紧急情况知道求助的孩子-当然是在电话可以找到他们父母的前提下。
*译文来自原著《发展心理学》, 作者戴安娜·芭芭拉(发展心理学博士,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大学教材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