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铁路】浅谈哈尔滨局东部部分“车务段-站”系统的基层管理格局

2023-07-12 22:41 作者:Yuko_Uiharu  | 我要投稿

今年二月,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如下:

上篇文章探讨的实际上是分局撤销后的遗留问题,我在文尾也说,“分局正统在车务,而佳分局正统在佳车”,是因为佳木斯车务段在后分局时代的佳木斯地区仍然保持了分局时期的影响力,以及与偏安的海拉尔地区一样,免遭了牡丹江、齐齐哈尔地区被数个车务段肢解的命运。

佳木斯车务段

为了方便管理小站,佳木斯车务段在段机关以下采取套党组织的“套子”的管理方法,即设置在行政上根本不存在,仅存在于党政当中的“线路党总支”,使用这种方式,对一众四、五等小站实行管理。

佳木斯车务段设置的线路党总支有:

南乌线、佳福线、福前线、前抚线

以党总支形式建制的车站:

南岔、鹤岗、双鸭山、同江北、伊春、西林、峻德、福利屯、浩良河、香兰、汤原、红兴隆、新友谊、富锦

本文中,不会涉及到铁路自“92条例”沿用至今的制服衔级,尽管以衔定等是十分简单且直观的。

众所周知,佳木斯车务段的党政机关被称作“佳木斯车务段党委”,书记、段长都是正处级,处级向下管理科级。

车务段下属的一、二等站自然是正科级单位,相当于车务段的科室,站长、书记是正科级干部,在这边,与一、二等站对应的是“党总支”,直接对段党委负责。佳木斯车务段有四个一等站(南岔、鹤岗、双鸭山、同江北),其中鹤岗与双鸭山还是按二等站标准定员的一等站,比起路局直属一等站(哈南、三、七、满、芬),它们在行政与党的组织上均低一级。

三等站,一般被认为是副科级单位。尽管站长、书记全部是副科级干部,在行政上依然被视为车务段的一个科室,但在党组织上,有的站(如浩良河、汤原、香兰)设置的是党总支,与一、二等站在党政上平起平坐;而有的站(如美溪)设置的却是党支部,尽管党总支与党支部的隶属关系并非绝对,但美溪站党支部却必须依附于南乌线党总支。

四、五等站、线路所,在定员上就输了。尽管在原则上仍然是科室建制,但干部队伍已经被极度简化,绝大部分四、五等站仅剩站长一个干部,甚至连站长都省了,副站(或称为监控站长/值班站长)是由车站值班员提职的班组长。因此,这些车站的党支部,甚至是党小组,必须全部设置在线路党总支名下。

看完上述的文字,绝大部分人已经懵了,套不套这个套子,似乎无章可循。

按党的章程来看,在一个机构设置党小组、党支部、党总支还是党委,行政级别是一个参考因素,此外还有职工数量的多寡。

无法设置党总支的车站,减员往往极其严重;而减员到个位数的小站,甚至有可能难以设置党支部,不得不以党小组的形式,依附在最近的党支部,此外还有党关系的转入/转出/挂靠问题,都会直接影响车站的基层党组织设置。

减员严重的车站,往往意味着功能简化、作业量减少,因此有纳入统一管理的条件。

党组织在一般情况下不与行政挂钩,即党是党、政是政。在佳木斯车务段,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线路党总支这一本来用于管理小站党支部的机构,实际上被赋予了一定程度的基层管理权力,线路党总支书记,即“线书记”,往往就成了节制这条线小站的最高长官,佳木斯车务段对小站的管理,也从按站管理,变成了“按线管理”。

七站

七台河站是路局直属一等站,但在图佳线北部、勃七线发挥着车务段职能。在段以下的管理,与佳车类似,除了几个大站党总支以外,七站设置了南部党总支(勃利以南)、北部党总支(勃利以北)与勃七党总支(勃利以东)。

七站本身是段级单位,因此七站的各个车间,实际上也享受了正科级的科室待遇,而不是像段管一等站,站长与车间主任仅差半级。七站本站的定员规模,也允许各个车间设置党总支。

牡车

在50年代,牡丹江铁路分局设置过亚布力、横道、东京城、柴河、穆棱、下城子、密山、桦川八个由党委直辖的线路党总支。如今,牡丹江车务段设置哈牡、牡绥、图佳三个区段党总支,此外还有若干大站党总支。

但牡丹江车务段基层管理的有意思之处并不在“线书记”,而是牡绥旧线区段的管理。

2016年,滨绥线牡丹江-绥芬河段拨移以后,老线与新线几乎不并行,老线以各条支线的形式分段保留,除了山底、大观岭、北林等站撤销以外,还保存了老磨刀石、代马沟、老穆棱、伊林、老细鳞河、绥西等站。这些车站如今在主数据上已经被全项取消,成为了数据中的死站。

但看报道就能得知,老穆棱仍然有发货、代马沟仍然能走车、老细鳞河以战备形式保留,那么,如何在这些死站中安排人员,并保持最低限度的正常运转?

哈局的办法是利用TMIS的自定义线号(五位数临管线路号码,300XX)与自定义站号(六位数临管车站号码,200XXX),将这些已经在数据上删除的线路与车站赋予一个临管新线的线路号和站号。对于这些车站,牡丹江车务段从新站向老站派出留守组,并以随车流动调车班组的形式进行运营。在平时,这些车站由1-2人组成的班组进行看护,建制为新站下辖的作业点,比如穆棱站管理着老穆棱、伊林两个作业点,细鳞河站管理老细鳞河站,爱河站管理老磨刀石、代马沟两站。

绥车

绥化车务段也存在党总支,以绥化为节点,分别设置滨绥线(哈尔滨-绥化)、绥北线、绥佳线三个总支,但如今已不具备实权。

在近期的报道中,绥化车务段对小站的行政管理实行“站区制”,即以绥化车务段机关为核心,由管内的12个大站担任中心站职责,领导本地站区,对上下行小站进行节制。

这12个站区包括:兴隆镇站区、绥化站区、庆安站区、双丰站区、铁力站区、桃山站区、朗乡站区、带岭站区、绥棱站区、海伦站区、北安站区、龙镇站区。

【中国铁路】浅谈哈尔滨局东部部分“车务段-站”系统的基层管理格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