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年MBA | MBA冲刺阶段可能会产生哪些心理?为什么?

空杯心态
每一个考生可能在自己的行业和领域当中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成果,否则也不敢来报考这么顶尖的商学院的MBA项目?
好在这过程当中,往往这些成绩和结果会使得大家形成一种惯性,会认为我的做法就是对的,我在这个领域可以成功,我在商学院这个领域也依旧可以成功,我们忽略了一个点,就是你的竞争对手其实也同样优秀。
同时如果你不清空你过往的成功的经验和思维方式的话,你就很难再进入到新的比如对商业的认知和对商学院考察商业认知能力的方向上来,所以你更多的会采用自己原来的价值恒定标准和自己的工作里面的习惯来面对商学院的这种考核。
比如说我们在公司当中沟通,你与领导沟通讲究什么?比如讲究高效沟通,要直接点出主题和重点,那么这种沟通方式在商学院沟通当中往往是不奏效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你对话的商学院的老师对于你的工作背景没有足够多的认知和了解。
所以理论上你的沟通并不是一个简洁明了快速给结论的过程,而是一个要有铺垫性的答案,要有起承转合过程性的答案,要能够直接让老师知道问题的难点在哪里,然后我的思路和我的做法按照这种方式沟通才会相对来说有效。
所以你会发现在职场当中有效的一些手段,在商学院申请当中往往是无效的,所以先空杯心态去接受面对商学院老师时候,或者面对商学院写申请材料的时候,我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正确的方法是什么?这样的空杯心态有可能是你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充分的自我认知以及意识:
比如说我们要有一些自我认知的过程,怎么样做自我认知也很简单,拿出你的手机通讯录看其中你最常联系的20~25个人,抛出掉所有家庭的家人的因素,把朋友或者日常工作当中常联系的人,把这些人的平均年龄,平均收入,平均社会层级把它衡量出来,它就是你大概的水平,就当下大概的一个水准,所以这样你就方便你更好的对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认知。
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大家意识到,如果你拿这个标准来衡量,你能够考到哪些商学院的话,基本上就匹配了你的能力特质。
所以考商学院本身是一个高筛选型的考试,最终的录取率对于顶尖的学校来说可能都不足10%,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是一个你需要大量的投入,但是有可能大概率没有产出的一种考试,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要先做好心理准备,而不是说我现在考就100%一定要获得这个结果。
焦虑情绪:
焦虑型的情绪的产生在我看起来本质的原因是行动力弱的表现,你会发现你在工作当中或者生活当中,你如果感知到焦虑,往往的原因是因为你没有按照计划或者是你的既定的想法去做某一些的事情。
如果你有很详细的计划,你按照计划逐渐的在进行推动,有很强的行动力和执行力的话,往往这样的人不会焦虑,而对抗焦虑的最好做法同样也是加强你的行动力,只要你一感觉到焦虑,你马上做行动,比如说我焦虑,还有一个礼拜的时间我就要交申请的材料了,但是我材料还没有写,那怎么办?
对抗焦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你马上开始写材料上的内容,并且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要写多少,我要几天去完成这项工作,只要我能按时按点的去完成这个工作,就可以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所以这样也是对抗焦虑比较好的一个手段。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