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花费巨资,中国又要打造4项超级工程,技术难度远超三峡

图为运河‘
在港珠澳大桥建成,深中通道进度也已近半的前提下,中国又要打造4项技术难度远超三峡的超级工程,为此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巨大的资金,浙赣粤大运河,是连接长江和珠江水系的大运河,那么,是哪4个超级工程,让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也要如此慎重地对待呢?

图为运河‘
首先,第一个被讨论的,是浙赣粤大运河,尽管这一运河的建设工程量看起来颇为惊人,但这条运河可以沿用目前的绝大部分隧道,真正需要进行挖掘的部分,只有不到9公里,若非由于水量不足的问题,导致其智能船闸的设计相对较难,浙赣粤大运河在建造成本上算不上什么超级工程,只不过,作为一条连通珠三角水系和长三角水系的大型运河,它的建成,将意味着中国的南部将会多出一个经济发展特区,所以,浙赣粤大运河所能造成的经济增长效能,绝非其仅仅只有“9”公里的施工长度,所能媲美的。

图为海底隧道
其次,已经被讨论了足足几十年,而每年都似乎要被重启一次的渤海湾通道,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完毕和深中通道令人可喜的建造进度,相当部分专家认为,现在的中国已经具备让渤海湾跨海通道变成现实的技术力量和建设经验,研究渤海湾通道的课题组已经将他们的调查结果写成了报告,并且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审批,倘若渤海湾通道工程能够顺利建设,这条通道将能有效解决山海关早已饱和的交通运能问题,也同样能将山东到华北地区的地面交通耗时降低到1小时以内,并促进中国华北经济的再次崛起。 这四个工程当中的第三个,琼州海峡工程,比起此前的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甚至渤海湾通道来说更不容易,首先,琼州海峡的最深处,深度高达90米,这显然超越了一般桥梁和绝大多数海底隧道结构所能承受的深度,至少,在琼州海峡最为狭窄的地方建立桥梁又或者沉管隧道,是不可行的,只有琼州海峡的最西端的海床相对较为平坦,其深度也在60米以内,其次,琼州海峡是真正的交通要道和黄金水道,不仅要通过大量的万吨轮船,甚至连航母等军舰在必要时也需要经过这一海峡,这迫使琼州海峡通道工程只能在铁路隧道或者车辆隧道之间进行选择,但由于琼州海峡上并没有天然岛屿又或者可以建造人工岛的条件,所以,倘若在琼州海峡下方建立隧道,那就只有高铁列车或者电力货运列车能够顺利通过了。

图为气象卫星
最后,就是依旧在计划当中的天河工程,尽管天河工程并不需要工程人员建立大量的地面基础设施,但是这一借助大气环流控制水汽蔓延,从而通过人工降雨方式调整降水的超级工程需要用到性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进行演算才能确保成功,尽管这个项目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相当艰难,但是,倘若中国能够成功解决这一问题,那将意味着中国对大气环流的认知将会超越其他的国家,到时候,中国就不仅仅是一个能够准确预报天气状况的国家,而是一个能够控制气候变化的超级科技大国了。 这些工程都有着属于自己突破性的技术,难怪中国哪怕是斥巨资也要完成它们,因为,倘若通过建造这些超级工程,让中国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那么中国所能得到的,或许比建造这些超级工程所耗费的巨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