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个盛夏,我决定再来一次——高考复读故事分享(上)

2021-05-06 22:59 作者:魔都升学咨询  | 我要投稿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电瓶进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中科院博士 黄国平



这几天网上热议的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致谢,写得真好,仿佛写出了我的少年时光,我现在才上本科,却也有类似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其实我很早就在酝酿复读的计划。我不是什么江湖预言家,只是对自己知根知底。不需要等待高考成绩出炉,就料到我无法企及我的理想学府。


很多小朋友可以毫不忌讳地宣告自己以后将要去清华北大;许多这样的小朋友升上高一,开始向自己的成绩妥协,只敢把目标定为985、211名校;高二的学生,了解了学校的升学情况,得知这全市最好的中学之一也不过只有20%的一本率,只好期望自己有幸考上一本院校;而许多高三的学子,对考出广西,甚至考上本科的“学霸”就羡慕不已了。



清华北大是我不敢企望的。我的“小目标”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那时我期待在外语院校学习一门外语,到外省去,到外国去,到更大的世界去看看。北外和上外是外语院校中的清北,文科高考至少需要超越近12万考生,达到全广西前三百左右的排名才有可能被录取。



高三的我知道我的数学有多差,也知道文综不过是中等偏上的水平。无数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都未达到重点线。那时我就在想,也许再复读奋斗一年,我的成绩能够有所突破。一些大学开设少数民族预科班,被录取的学生先读一年基础预备课程,再分到不同的专业进行本科的正式学习,整个过程一般是1+4年。我安慰自己:虽然我不是少数民族,但比起那些来自教育资源发达地区的学生,我的基础薄弱,且当是读一年预科吧。

————————————————————


2018年高考成绩公布,不出所料,我的成绩仅仅略高于一本线,排名在全自治区文科7000多名。根据历年的录取数据,连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都未必会录取我。


广西户籍人口约5700万,在2018年高考报名人数约40.5万,比例是0.7%;而上海户籍人口约1480万,常驻人口2450万,在2018年高考报名人数约5w,因为上海居住证积分满120分的人的子女可以在上海高考,假设这样的人在上海有300万,所以,5/(1480+300)=0.2%。


为什么广西参加高考人数的比例比上海高这么多?


我想,这是因为高考是我们最便捷的升学路径。上海的孩子,可能从初中就了解了什么是竞赛保送、自主招生;广西大多数高中生,可能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些词。即便略有耳闻,也极少有人能够得到指点和尝试的机会。发达地区富裕人家,把孩子送到海外留学;广西的学生,很多人倾尽家庭积蓄也买不起往返的机票。“没有伞的孩子,只好努力奔跑”。于是大家都来参加高考,占高考人数约33%的往届生与应届生同台竞技,正是“千军万马独木桥”。


我要考上一本名校,到大城市去的愿望,在心中一直燃烧着。



我要复读,离目标更近一点……有考了二本的同学说很佩服我,竟然还要熬过一年地狱生活,他们则向高考结果屈服了,勉强上个以前没听说过名字的学校就好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毅力,我知道他们也不容易。他们有人来自只有一条街道的小镇,甚至偏僻落后的农村,走过十几年风雨和泥泞,才和我一同坐在自治区重点高中的教室。原本活泼好动的男孩,在高三也变得阴郁沉默,如今终于得到解脱,怎么不想快快奔向大学这个“天堂”?


至于我,一个在8线小城市生活的孩子,考上一本就让父母足够骄傲了。毕竟全国一本总录取率在13%左右,广西一本录取率在8%左右。读一所一本院校,我的学历已经领先大约90%的同龄人,也许在就业上会有优势。我也怕父亲叫我赶紧去上大学,不同意我复读,故意在志愿里填了学费8万一年的UIC,一所珠海的中外合办独立学院,盘算着被录取了便可理直气壮地退学复读。


结果父母对我复读的计划并不强烈反对,父亲只说,你就复读一年吧,总不能复读许多年——广西有传奇考生复读十年,非考到中科大不罢休,父亲不希望我这样耗费青春。


母校复读班开始招生,我第一时间就抵达现场办好了手续。招生老师显出略微诧异的神情,继而又以期待的目光注视我,告诉我对于高考成绩高于一本线的复读生,学校有优惠政策。我可以享受免学费并每月获得300元伙食补贴的待遇。一切都在计划之内


(未完待续)

那个盛夏,我决定再来一次——高考复读故事分享(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