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读书思考2023.04.05
实践的唯我论
交互性的根据恰恰是主宰着所有者之间关系的私人所有的排他性,这个排他性由作为“交换”的交易完整保留下来。
因此,商品抽象及其所服务的社会综合的形式主义,必须是在交换关系的范围之内,在它的如此精确地划定的活动空间中才能找到。
商品的可交换形式
两个独立的私人交换者之间行为的交汇点是双方都对同一个物品主张所有权并导致私人对抗的那个点。
这种统一实际上是商品的定在的统一,即每一件商品都有一个不可分割的、唯一的定在这一事实。
商品的可交换形式是其定在的唯一性。
货币成了商品可交换形式的物性载体,作为等价形式或商品的可交换形式而活动。这个形式的本质作为商品之定在的唯一性,导致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货币按其功能性本质来说是“一”,换言之,只可能有一种货币。
世界的被抽象化了的统一,作为货币在人们之间流转,并使他们无意识地关联成为一个社会。
商品交换是一种参与者在其中保持清醒的交往形式,是一种自然在其中停息下来的交往形式,因而是一种绝不掺杂人类之外的东西的交往形式,最终是一种被还原为单纯的形式主义的交往形式。这种形式主义具有“纯粹”抽象的特征,但却具有时空上的现实性。
在货币中,这种形式主义获得了一种特别的、物性的格式塔。
商品交换如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