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历史》
恰如“历史就像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一样,这句话本身竟然就是一个以讹传讹的结果。 若非不是忘记了此语的完整,恐怕不知需要多久才知晓,估计是一直,非戏言,机缘这家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像韩立这样的机缘与谨慎更是只存在于凡人修仙传当中。 我想,正是因为这句话通俗易懂,而原文又过于冗长。在传播过程中,人又是双向的带有感情的选择,即传播者与接受者,就像让你选美女与野兽,这不是多选题,是送分题,这亦是宇宙的法则。像左思这样的人毕竟是小少数,当官的人大多数都是颜值在线。 讲历史,我觉得逃不开三国演义,为什么?三国演义本身就是一部极其优秀的历史作品,其他方面暂且不作讨论(我也是在全战三国看到罗是个地理文盲)。妇孺皆知这个成语估计是专门为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而创造,而明朝那些事虽是我进入历史的入门之作,亦是永远的圭臬,但很可惜在知名度方面也敌不过这个超级大魔王。 正如鲁迅所说,也不知道真的是不是他说的,反正都可以是他说的。“与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历史评论区亦是重灾区,盛行猎奇。 历史在我眼中,应该是不偏不倚的,何如?表象之中看实质。 岳飞之忠是真正的愚忠,忠的不是当今圣上,而是昔日的太上皇,当然也堪得起忠臣二字。迎二圣放在那个时候都是大逆不道,政治上的严重不正确。 真正的做法该怎么办?当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时候你才能随意打扮,晋朝太宰安平献王食邑亦是最高,达到四万户的司马孚都可以是我大魏的忠臣。当然了,凭借着岳飞这样的情商,上炕都费劲,别说打扫屋子了。这是岳飞的短处,也是致命的缺点。 他的优点正如正面歌颂一般,是一代忠臣,是民族英雄,这是毋庸置疑的,这里就不赘言了。小时候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岳云传,大结局岳飞一家下狱是看的我真憋屈,如今再看来更多的是对岳飞的鄙夷。 秦桧真的倒了八辈子霉,诸如日本天皇,作为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因为zz原因而无罪,像这点都可以放在明面上嘲讽,也很真实。如果统治者都是岳飞,天下不乱都难。舆论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幸免。 曹爽的历史形象是很糟糕的,与何晏一样,风向基本都是一边倒。曹魏后期,夏侯玄是公认的大名士,大到都不好打扮。何晏更是东晋时期流行风尚的引导者,亦是同时期的大名士,具体形象参考b站某知名up主。说句题外话,探讨本质,若是没才没颜,就是纯纯的疯子,但有了前者性质就变了,人们会盛赞其魏晋风骨。也都是来自天才的无奈,时不待余。 至于曹爽这些人史料都短缺,人以群分,夏侯与晏皆如此,爽何如?还有一段何晏规劝幼帝的上书,是写在此皇帝的传记里面。我看过之后,实在看不出来是品德恶劣之人能说的话。奸臣的剧本不都是话规劝皇帝安于享乐,自己才能独揽大权的吗? 突然想到诸葛亮,蜀汉的人物基本是颗大雷,能够炸出一方天地,自然也能吸引飞蛾。刘备没啥好说的,只停留演义形象,没有太了解。简单谈谈诸葛亮,五边形法师,六出祁山目的说是还于旧都,类似口号,能够凝结士气,谁有会打出缓解内部矛盾的口号呢?实际上更是缓解内部矛盾,季汉作为寄旅政权,与孙吴不同,它是当地士族共同推荐(士族均势,而孙坚又有定乱之功,枪在手,诸如西晋末年的陈敏)的代理人,也没有被鸠占鹊巢的先天不足,所以寄汉开局就是困难模式,更不说从南打北,蜀地,他国繁荣稳定这些附加难度了。军师联盟里面的诸葛亮更符合我的认知,遇到司马懿这铁王八,再加上诸葛亮点的是政治,不是谋略,更不是军事,类似荀彧,谋士更多是法正,荀攸,郭嘉这样,而司马懿是真正的六边形法体双修大成,至于谋反,谁被推到那个位置,要么死要么逆天改命,历史太多案例,如国内的自毁长城檀道济,日本的太田道灌。 总之,历史是人写的,少不了情感,曹爽的恶名是政治正确,何晏的上书是历史责任。像那些说不带情感的去客观的写,简直天真,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去思考,人都是有AB面的,诸如那些黄巾军首领,优点缺点,历史气运。我们或许做不到以史为鉴,但至少能够做到窥探历史之中的些许玄妙,也不至于指鼠为鸭还去帮人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