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州大学学科语文考研(333教育综合/864语文教学论)经验分享

2023-07-06 18:25 作者:研呗考研专业课  | 我要投稿

23考情分析

苏州大学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3 教育综合 

④864 语文教学论 

复试:1、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笔试) 2、综合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学费:10000元/生·年

学制:

23分数线:370/51/77

23拟录取全日制:79人

复试成绩(450分)=专业课笔试(150分)+外语(含听力、口语、专业外语)测试(100分)+综合素质考核(200分);

复试合格线:270分。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22考研报考人数

全日制:1073

非全日制:297


我为什么考研

很多人的高考是有遗憾的,我也是,所以需要拼尽全力用考研来弥补遗憾。


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

1、城市有时候比学校更重要,选择一个喜欢的,发展前景好的城市,在这里学习生活。

2、然后选择这个城市里的学校,当然优先选择211、985双一流学校,这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资源,会让你有更高的平台,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还有要看看这个学校的考试科目,是不是能够发挥你的优势科目。

3、参考资料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学校在官网查找。


专业课备考建议

苏州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是两年制,接受跨考,不接受同等学力,专业课考试难度在一众学校中算是非常简单的,只考背诵,本学校的333教育综合的考点都是常规的题目,题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几大类,每年会考不同的题型,题目不会太偏太细,只要好好背书,就可以拿高分;至于864专业课二语文教学论更加简单,只有一本参考书以及两本课标,仅仅需要背诵即可,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教学设计(即写教案)。唯一的难点就是苏大的参考书内容很难以理解,而且考的教案是具有苏大特色的,和外面的教案不太一样。


①个人复习经验 

对于教育综合333来说,理解和无死角背诵是很重要的。我是从二月份开始学习的,所以我的时间比较充足,所以,我先是跟着课程,边听基础班的课程,边过一遍教育综合四本书。我坚信理解是前提,只有真正理解了,才容易背诵。跟着课程学习可以快速理解内容,然后记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方法就是先看一章内容,然后听课,边听课,边抄写笔记,这种方法虽然很费时间,但是非常有效,可以打牢基础,为后期学习铺路。我的基础学习阶段大概一直持续到六月份,在这个阶段,我认为完完全全吃透四本书就已经足够了。七月份到十月份是冲刺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一边听强化班的课,一遍背诵,我大概背了两遍书,而且从头到尾看了两遍书,加深理解。十月份到考研前属于冲刺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学习答题技巧,同时背书,我的背书方法是先回想学习过的内容,明确记忆不清楚的地方,然后背诵时加强记忆不清楚的知识。

对于专业课二864的语文教学论,我个人的经历就是一把辛酸泪啊!我专业课二一直拖到六月份才开始学习。由于我开始的太晚了,基础阶段学习时间已经错过了。后来,我只能一个月听完了基础阶段的课,然后开始强化班的学习。总之,时间非常紧张。我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尽早开始学习专业课二,否则后期会手忙脚乱的。最好跟着完整的课程流程走,这样的复习更加全面。而且对于两本最新的课标要进行学习和背诵,重难点一定要仔细背诵,在考试中占比很大,大概占50分左右。


②复习建议 

333教育综合:

1、在基础阶段(1月-5月),能够把333四本专业课书(《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全部看一遍,再认真听基础课程,做自己的框架笔记。并且每学习一章内容就进行复习,并且背诵框架笔记。

2、在强化阶段一(5月-7月),能够把四本书全部背诵一轮,并且再次过一遍四本书的解析。

3、在强化阶段二(7月-9月),跟着强化班课程学习,能够结束第二轮背诵。4、在冲刺阶段一(9月-11月),能够结束三轮和四轮背诵。

4、在冲刺阶段二(11月),能够进行相应题目练习,答题格式和答题量练习,并且结束五轮背诵。

5、在最后阶段,能够全面复习四本书的框架笔记,学习教育热点,进行三次模考,为考试做准备。以上的建议都仅仅是建议,时间、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864语文教学论:

1、在基础阶段(1月-5月),能够把《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本书看一遍,并且跟着基础课程做框架笔记,在书上划出重点内容。

2、在强化阶段一(5月—8月),能够跟着强化课程,结束一轮背诵,并且开始学习两本课标内容,进行一周一次教案练习。

3、在强化阶段二(8月—9月),能够结束二轮背诵,开始课标一轮背诵,继续练习教案,学习教育热点,积累论文知识点。

4、在冲刺阶段二(9月—11月),结束参考书三轮背诵和课标二轮背诵,框架笔记梳理,教案练习,题型练习。

5、在最后阶段,能够进行课标三轮背诵,再复习参考书框架笔记,进行三次模考练习。以上的建议都仅仅是建议,时间、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③参考书目


苏州大学学科语文考研(333教育综合/864语文教学论)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