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必看!事业单位A类综应考情分析

2022-04-28 16:21 作者:公考余思君  | 我要投稿

事业单位联考 A 类《综合应用能力》考情分析

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命制试题、统一题型分类……事业单位多省联考成为大势所趋,这  意味着事业单位考试越来越标准化,更意味着考试的规律性和公平性逐步增强。

尽管事业单位多省联考根据报考职位类别的不同,将考试类别分为综合管理类(A 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 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 类)、中小学教师类(D 类)和医疗卫生类(E 类)五类,但这五类的笔试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其中,综合应用能力占据了笔试的半壁江山,不同类别的考试题型有所差异。今天我们重点为大家介绍综合应用 A 类(又称综合管理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的基本考情、备考方法,帮助祝大家有针对性地高效备考。


考情面面观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从综合应用能力 A 类的考情分析,最能为大家备考提供直接帮助的是考查能力、题型设置、难度系数等直接关乎得分的因素。


01【能力·循序渐进】

2021 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对于考试性质和目标做出了如下规定:“《综合应用能力(A 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细化了测评要素,“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明确了试卷结构,试卷由注意事项、背景材料和试题三部分组成,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试题内容主要涉及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如观点归纳、资料分类、草拟信函、会务安排、应急处理、联络通知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大纲中提到的“如观点归纳、资料分类、草拟信函、会务安排、应急处理、联络通知等”并非独立的题型,只是题型中可能涉及的考察场景。比如案例分析可能会考查到对于主要观点的归纳,公文写作中可能会涉及信函、通知的撰写等。


这些能力及要素的考查看似复杂,实际上从解题的角度而言,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认真审题,完成题干要求的任务。题干中通常会给出明确的作答指示,比如要求概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或是撰写公文等任务,这些指示是解题的方向。二是挖掘材料,概括分析要点的能力。明确作答任务后,最关键的步骤是回到材料中进行要点的提取,部分可以直接摘抄到相关的原词,部分需要分析推导。对于事业单位综应 A 类的试题而言,分析推导的成分居多,需要同学们提升分析思维能力。三是组织答案,提升文字表达能力。材料中提炼出的要点大多相对凌乱,加上根据材料推导出要点,如何能够把答案用准确简洁、有条理   的语言组织出来,对大家而言是个挑战。



02【题型·稳中求新】

 


 综合应用 A 类试卷由注意事项、背景材料和试题三部分组成,全部是主观性试题。考查的题型较为固定,从 2016-2021 年的真题来看,案例分析和公文写作各占了半壁江山。具体如下表:


通过历年考情,不难发现,综应联考 A 考试题型以案例分析、公文写作两种为主;题量为 4 道,且单题分值较高;考查话题侧重民生基层服务工作,材料多以案例型为主。



03【难度·中等偏上】

相对于各省独立命题的事业单位考题,综合应用 A 类试卷的难度属于中等偏上。一方面, 题型相对固定,意味着试题更有规律性可以总结,为我们的备考提供了方向;另一方面,材料长,事例型多,偏口语化,规范词较少,提高了试卷的难度,侧重于对同学们分析、概括归纳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在不断求新求变,考察形式多样。


以两道真题为例:

(2016 年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 A 类真题,第二题,案例分析)座谈会结束后,学校办公室主任责成你根据座谈会上代表们的发言,概括出要其他单位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并从学校角度向其他单位提出解决建议(40 分,400 字)

(2020 年下半年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 A 类真题,第三题,公文写作)假如你是A 省C 市Y 区文化馆综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王晨,请根据背景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针对材料 4 中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请你以文化馆的名义,草拟一份公开回复,以做好解释沟通工作。(40 分)

要求:定位准确、态度明确、措辞得当;字数在 450 字以内。

(2021 年下半年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 A 类真题,第二题,案例分析+公文写作) 请你根据材料 3 中了解到的情况,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

谈谈对文中“管理是一门艺术,关键就在于平衡,好比人的体温,36.5℃刚刚好,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健康”这句话的认识。(15 分)

要求:认识准确,分析全面,层次分明,不超过 150 字。

草拟一份面向市民的《不文明游园行为曝光台投稿注意事项》。(25 分) 要求:准确、全面,分条作答,不超过 200 字。


我们发现试题涉及了实际工作场景设置,并且分值高、字数要求多,因此解题有一定的  难度,接下来重点为大家介绍不同题型的备考方法。


备考面面观


01【案例分析·在抄与不抄之间】

案例分析题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类型,它不仅能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而且还考查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以及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题与申论客观题很相似,但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材料的类型多为社会上的热点事件, 比如让我们分析“网络安全” “户籍改革”“公园管理”等社会现象背后的问题、原因等;二是材料的字数少,需要同学们有发散性、开放性的思维。


案例分析要学会“抄”

材料中通常包含了大量的关键词,这些词与主题直接相关,并且规范、简洁,可以直接   摘抄提取出来。所以案例分析第一步要学会抄关键词。摘抄之后要注意整合,尽量合并表意   相同的词语,同时将表意相似、在同一层面的词语放在一条里,让答案显得更有逻辑。

很多同学在把材料的要点找出来之后,就把要点凌乱的堆砌在一起,答案显得没有条理和逻辑,其实主体分析法就是要我们把找到的答案用适当的逻辑进行整理。比如很多题目的要点都是从个人、企业、社会、政府等多个主体层面分析的,还有一些题目的要点是从制度、   组织、培训、管理、宣传等多个维度展开的,我们便可以利用这种主体分析来进行答案分类。





案例分析要学会“不抄”

“不抄”其实强调的是分析,对材料进行深入的挖掘,毕竟能够摘抄的原词是有限的。 我们还要借助分析思维进一步展开分析,常见的分析思维有主体分析法、多角度分析法。首先,主体分析法就是从话题涉及的多方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这个主题涉及的主体有个人(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组织(学校引导就业不充分)、社会(经济不景气,对劳动力需求小)、政府(就业政策不充分等),每个主体都能分析出相应的要点。其次是多角度分析方法,即从多个角度思考与话题相关的内容,比如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我们就可以从观念转变、政策优惠、宣传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思考。

案例分析题是客观性与开放性并重,因此挖掘材料与分析思维都必不可少,相辅相成。我们建议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一是要掌握解题方法,一方面要挖掘材料内容,从有限的文字中提取答案要点,不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要巧借思维方式,善于从主客观、   内外因等多种角度进行分析思考,逐步养成思维分析方法。二是要积累社会热点,多关注社会热点案例、热点现象、热门话题,通过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官网,捕捉热点,养成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



02【公文写作·在易与不易之间】


公文写作考查法定公文和应用型公文两种。2012 年 4 月 1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 号)明确指出公文种类主要有(15 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再加上应用性公文,如汇报、讲话稿等,公文种类的繁多也增加了备考的难度,但事实上,我们不需要穷尽所有文种,只需要掌握一些高频文种,如通知、请示、函、报告、意见、   通报等,就可以举一反三,一通百通,事半功倍。所以在备考中,考生应该关注考试中的一些高频文种,弄懂弄透,切忌盲目备考。

从得分点而言,公文写作主要考查格式和内容两部分,整体难度系数不大。


公文写作的“易”

公文格式较为固定,因此比较容易。一般包含版头(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版头中的分隔线)、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附注、附件)、版记(版记中的分隔线、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三部分。

完整的公文格式比较复杂,但是在公文写作中只需要重点掌握主体(即标题、主送机关、   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等部分的格式即可,而各文种的格式基本统一,所以实际考试中公文格式部分的难度很小。


公文写作中的“不易”

虽然公文格式是统一的,但是内容却因文种的不同而不同。如通知一般情况下主体内容   包括三部分:1.时间、地点、人员等基本的通知事项;2.具体的事务安排、做法等;3.执行   要求。报告主体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介绍、主要做法和成绩、存在的问题、未来工作设想等   部分,内容很大程度取决于文种的要求,所以难度较大。考中,考生需要针对性掌握重点文种的写作内容,对比记忆,方可从容应对。


公文写作内容要点几乎不需要考生自己分析,多数情况只需要考生摘抄概括原文即可,  但是由于材料的千差万别,有些材料的概括难度比较大,所以在公文写作的备考中,多做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摘抄概括能力也为重中之重。



考必看!事业单位A类综应考情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