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总要》中的蒺藜火球


战争是推动军事科技发展的最佳动力。宋朝先后与辽、西夏、青唐羌、金、蒙元军队作战,在漫长而残酷的攻防战中,作战各方的军事科技都呈现出极大发展。就以投石机为例,攻守双方均有使用,宋军把火药和投石机结合起来;金军靠它弥补了自身不擅攻城的弱点;蒙元用配重投石机“回回炮”攻克了数年未下的襄阳、樊城。
“蒺藜火球,以三支六首铁刃,以火药团之,中贯麻绳,长一丈二尺。外以纸并杂药傅之,又施铁蒺藜八枚,各有逆须。放时,烧铁锥烙透,令焰出”。❶ 由于是用烧红的铁锥引燃,说明这并不是爆炸性的火药武器,所以不能呈现“破片手榴弹”的效果。其外部铁刃用于增加命中时的杀伤力,内部的铁蒺藜则可在球体燃烧后散落在地上,阻碍敌人前进。
为增加火球类武器的命中率,宋军还会先试放“引火球”以调整发射距离,引火球内部填塞砖石,重量与其他火球类武器相仿。但投石机因为挽士太多(较小的单梢炮需40人,大型的七梢炮需250人),各人发力方向、力度都不尽相同,精准度并不算高。
今人按书中所载配方,木炭粉、沥青用工业品,豆类用豆油,制成18.6克样品,装入直径40mm,糊纸八层的纸壳球中,用烧红的铁锥刺入引燃,燃烧时间达46秒。❷考虑到实物内部有盘绕的长麻绳,燃烧时间应当会更长。
也就是说,宋军在守城时,用投石机发射的这种砲弹,不仅有刺,还能附带灼伤效果。但守城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靠一两种武器的简单改良创造,无法扭转全局的发展走向。正如乌尔班巨炮固然让人生畏,却无法征服君士坦丁堡,最终默罕默德二世仍然要用陆地行船等方式,一点点啃下这个百年来日益衰弱的帝国的都城。北宋末年,庸主疑惧,奸臣汹涌,东京城的失守,不在天时地利,而在人和。
❶曾公亮 丁度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守城》
❷杨硕 丁忄敬 《古代火药配方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