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坑内村往事#10~#17

2022-10-18 00:26 作者:湮灭的末影狐  | 我要投稿

#10 坑内科学院物理实验中心

#10

坑内科学院物理所除了实验楼404, 407两间理论学习用的教室外,还有两间实验室。

我们也把这两间实验室叫做坑内科学院物理实验中心。

一间是307,以电磁学与力学为主;

另一间是306,以光学为主。

这张照片是307实验室。左下角亮着屏幕的是一台双踪模拟示波器,至少九成新,因为坑科院物理所里一向没有多少人能坚持到最后,这些设备也就并不经常被使用。

桌上那个插电源的台子上面有几个纸叠的盒子,那里面装着一大堆各种型号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之类的元件。那些其实是我们买的论斤卖的电子垃圾,因为虽然实验室好多设备,却很少有用于当被测物的元件。

实验中心背后也有许多故事,后面慢慢讲。

#11 体育中考

** 该档案图片素材缺失 **

其实,我第一次来到坑内中学是体育中考的时候。坑内中学是体育中考考场。

关于我那破烂初中我一个字都不想多提,大概除了教过我物理化学的几位老师和屈指可数的几个好兄弟外就完全没有任何值得记录的东西,从地到人全是烂的。反正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中间刚好没有合适的公交线路就好。当时体育中考我直接是走过去的。也就两公里路,倒也轻松。

要说我对坑内中学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地形复杂。比如说图书馆地势极高,底楼大概和教学楼4楼一样高。又比如说操场是建在食堂上面的。

别的地方,整体印象大概就是——这是个好地方。虽然当时还没确定要来。

当然,后来我就会知道,这儿不愧是我心中全省第一的好地方。

#12 爆炸的果酒

#12

该照片摄于坑科院物理所,是一次意外爆炸事故现场。

我说过,坑内中学是个好地方。比如说,有什么实验课都是真做,绝不敷衍。

生物实验里,有一个是酿造果酒。众所周知,酒精的产生来自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5Crm%20C_6H_%7B12%7DO_6%5Crightarrow%202C_2H_5OH%20%2B%202CO_2

所以会产生气体。

那段时间,气温实在太过合适,以至于一夜之间不少瓶子内的气压都超过了安全的值。于是,这段时间教学楼时不时就会传来气爆声。

很不幸,最严重的一次爆炸事故发生在坑科院物理所。

那瓶果酒,装在玻璃瓶里。气压格外地高。一位同学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来坑科院物理所自习的时候随身带着那瓶果酒。然后就成就了这张照片里的壮观景象。

我的那本舒幼生的物理学难题集萃上至今留有一点点痕迹。

#13 我们的卡西欧

#13

CASIO fx991CN-X 是高中物理/化学奥赛中最常用的计算器。

我们闲着无聊的时候,给后盖上的 CASIO 标志上了个色,用透明胶封上,形成上面这个样子。

这也成为我们这届坑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们特有的标志之一。

#14 义卖小广告

#14

高二的时候,有一次义卖活动。正好有坑科院物理所的同学有一本多余的赵凯华《光学》,就挂上义卖来卖了,图为当时他们为这本书配的广告。不得不说,他们挺有才的。

最后还是被我买了。毕竟是大学物理教材,难度摆在那,不谦虚地说,整个坑内中学也就我们坑科院物理所的人能勉强看懂一些。

当时买下的这本书里还留着我们物理老师的签名。大二开光学的时候我还是用的这本书。如今它已经充满时代气息了。

#15 教练の尺

#15

我们教练喜欢用的尺子。能画各种半径的圆和一些特定离心率的椭圆。

当时给他搞了个恶作剧,把他尺子给拆了。

既然说到这位教练,正好就在这多说点。他带我们的时候大概应该是坑内中学最年轻的物理老师,同时大概也是坑内中学数理基础最好的老师之一。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带我们的时候毕业没多久,大学的那些东西他记得的最多。

我们第一次听他主讲的课,是竞赛课进行到第二个月,开始讲数学基础补充的时候。

(事实上我们这届有两个教练,第一个月的竞赛课由另一位教练讲。但我不是很想提到她,水平一般但是管得太严,天天给我们施压,最后那段时间把我心态搞得很难受,我最后比赛发挥失常绝对有她的责任在里面。)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对数学基础的要求也相当高。为了学习竞赛的内容,我们必须在头两个月把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知识学得差不多,还需要涉猎高等数学的内容。这样的难度足以劝退绝大部分人。

高一入学的第一个月,各大学科竞赛的试听课都人满为患,物理、数学尤其热门,一般阶梯教室都不够用,要到报告厅上课。高一的七个竞赛班几乎所有人都有竞赛课。

来到数学基础补充的环节,极高的强度迅速劝退了大多数试图在物理竞赛有进一步发展的同学。诚实说,这部分东西我刚接触也是听不懂,毕竟让一个高一刚入学的孩子快速掌握导数微积分确实不容易。(我说过,我的初中就是纯纯的破烂地方,很多老师都垃圾,我其实是没有多少基础的)

这样一来,这位每次给我们讲课都是最硬核内容的教练,也就顺理成章地给了我们死神般的第一印象。事实上,高一那段时间有一个关于他的梗,叫 XX半衰期(XX是他的外号),半衰期就是他讲一次竞赛课的时间,因为每次他上课之后,想继续学物理竞赛的人就少一半。

#16 串联电池组

#16

当时我们高一,常驻地是实验楼404,那里也是电磁学实验课要用的教室,所以有不少电池组。

一位爱整活的学长把整个教室的电池组给串联起来了,端压理论上是90V。

一位后来上了北大的勇者直接上手按住了两头...

(按上去)看,没事吧,我直接按两头都没...

(下一秒)卧槽!@#!$%&$(被电了)

后来我也是拿电压表分段量了一下加起来,虽然理论上90V,实际上只有60多,可见这些电池已经比较老了。

不管怎么说,物理人的天性还是爱整活的。

#17 代沟

#17

这是高三的网课时代的一张聊天截图,图中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

这个表情不用多说了吧,至少在年轻人之间已经公认成为假笑的含义了。

但是我很确定老师当时的意思应该是微笑。是为代沟。

说起这位当我三年班主任的英语老师,她似乎是从小到大唯一没怎么刁难过我的英语老师。

我对好老师的评价标准其实不算高,不刁难我,水平也不太差就行——然而从我的幼儿园到高中能做到的老师还真就不多。

我的性格一向是属于比较离经叛道的。加之英语也属于我的相对弱势科目,从小到大所有的英语老师,几乎总是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和我结下梁子。(最恶心的一个就是初二教过我的一个英语老师,我们私下叫它naocan。疯狂施压,天天恶心我。偏偏家长们很喜欢那位naocan,它休产假滚蛋的时候居然还联名上书留它。恶心!真TM把我恶心坏了!)

(请理解笔者这里的尖锐言辞。这么多年之后,依然以如此激烈的言辞锐评自己的过去,也是为了引以为戒,不去做恶心的人。有些事情该放下,但不该忘记。)

相比之下,这位倪老师真的算是对我很好了。我们学竞赛期间没太多干预过我们,高三也很关照我们几个落后了正课的竞赛生。

最后高考英语我也是拿下了一个全高中时代拿过的最高分。

坑内村往事#10~#1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