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30 脑科学日报| Sci Adv:小胶质细胞更新和寿命决定的新机制

2023-06-30 09:46 作者:brainnews--杏仁核学堂  | 我要投稿

第1778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6月30日

科 学 时 讯


1,Sci Adv:温子龙组揭示小胶质细胞更新和寿命决定的新机制

来源:BioArtMED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内特化的组织驻留巨噬细胞,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稳态维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小胶质细胞更新及寿命决定的细胞与分子机制仍然并不清楚。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湾实验室温子龙教授课题组揭示了大脑中不同来源以及相同来源的小胶质细胞之间通过竞争脑内的营养因子Il34来调控其更新与寿命。


通过标记追踪RBI和AGM两种小胶质细胞的动态发育过程,研究发现发育过程中AGM小胶质细胞的确能够通过细胞竞争的方式加速RBI小胶质细胞的消亡。RBI小胶质细胞的消亡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csf1ra表达下降导致其对营养因子Il34的竞争能力减弱所致。AGM小胶质细胞的适应性和更新维持同样受到csf1ra水平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从斑马鱼到小鼠,IL34-CSF1R信号在调控小胶质细胞适应性、更新和寿命方面具有高度保守性。



2,Nat Hum Behav:大脑中相互作用的螺旋波模式与认知处理有关

来源:集智俱乐部



基于逐时fMRI信号的脑螺旋检测


人类大脑的大尺度活动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模式,但这些模式的时空动力学和它们在认知过程中所起到的功能尚不清楚。近日一篇研究通过分析人脑皮层fMRI信号每时每刻的波动,证明了螺旋状旋转波模式(大脑螺旋)在休息和认知任务状态下分布广泛。这些大脑螺旋在皮质上传播,同时围绕它们的相位奇异中心旋转,从而产生具有非平稳特征的时空活动动力学。


此外,多个相互作用的大脑螺旋参与协调大脑中相互关联的分布式功能区域的激活和去激活。这个机制允许认知过程中的任务驱动活动流在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配置之间灵活转换。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脑螺旋组织起人类大脑复杂的时空动力学,并且与认知处理有功能性相关。


3,Nat Metab:李旻典/张志辉/黄超兰揭示静息期限时进食驱动生物钟-Perilipin5轴昼夜节律大幅提高小鼠运动耐力

来源:BioArt




人体的运动能力存在昼夜节律,受到生物钟的调节。近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李旻典、张志辉课题组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黄超兰团队发现一种大幅提高运动耐力的限时进食方案——静息期限时进食(DRF),并绘制了不同限时进食下的骨骼肌器官昼夜节律多组学指纹图谱(www.circametdb.org.cn)。机制上,DRF通过驱动骨骼肌生物钟-Perilipin5轴的昼夜节律提高小鼠运动耐力。



4,Schizophrenia Bulletin:精神分裂症患者局部脑活动异常——一项纵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来源:精神障碍AI诊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精神分裂症(SZ)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评估大脑活动可能有助于阐明SZ的病理生理机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有效地评估局部脑功能和功能连通性(FC)。局部脑功能是通过评估低频振荡震幅(ALFF)、局部一致性(ReHo)和度中心性(DC)来测量。近日一篇研究分析了治疗前SZ患者和HCs之间的ALFF、ReHo和DC的差异以及治疗后的变化,发现SZ患者大脑发生了广泛的变化。治疗前SZ患者ALFF和ReHo异常脑区之间的重叠,包括ITG、ORBinf、IFGtriang、FFG、PCUN和小脑半球。这些发现提供了关于局部自发脑活动的补充信息。



5,PNAS Nexus:鼻内给药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绕过血脑屏障,治疗焦虑症

来源:生物世界



尽管CRISPR-Cas系统在疾病治疗中前景巨大,但该系统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

(CNS)疾病方面的应用受到了血脑屏障(BBB)的限制。尝试克服这一挑战的努力包括使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进行递送。


近日,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非侵入性CRISPR-Cas9递送平台,使用AAV9通过鼻内吸入给药,能够绕过血脑屏障,进入CNS,进而靶向调控神经元5HT-2A受体通路,显著改善小鼠焦虑症状。这种CRISPR-Cas9无创中枢神经系统递送对于开发下一代精神药物具有主要意义,特别是治疗难治性焦虑或抑郁症患者



6,Advanced Materials:一种用于人工视觉神经网络的超低能耗全溶液印刷光突触管阵列

来源:WEST可穿戴电子


光突触体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是发展仿生光电子的一条可行途径。近日,苏州大学的Jiansheng Jie和Xiaohong Zhang课题组,报道了一种能显著降低能耗的全溶液印刷光突触晶体管OFET(FSPOFET),其中引入了源肖特基势垒来调节电荷载流子注入,其工作机制与传统器件有根本不同。


FSP-OFET不仅能显著降低工作电压和电流,还能提供非凡的神经形态光感知能力。因此,FSP-OFET成功地模拟了对外部光刺激的视觉神经反应,FSP-OFET提供了一个以极低能耗实现光子神经形态功能的可能。



7Autism:自闭症儿童的面部表情总是消极的吗?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自闭症患者的面部表情在生命早期就有过于消极和不够积极的情况,被用于识别自闭症的标准中,但是这一评估标准也有缺陷。近日一篇研究发现,存一个充满新信息的新奇情境,年幼自闭症儿童像正常儿童一样探索他们的环境,表达的面部情绪被评为与年龄匹配的典型儿童一样积极。


自闭症儿童产生的重复行为并不是反映出自闭症儿童的痛苦体验,在参与三种重复行为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自闭症儿童表现出负面情绪;在像MSPS这样重复行为不受抑制的环境中,自闭症患者的积极情绪可能会增加,而消极情绪会减少。



8,Science:生成式AI会扭曲人类的信仰

来源:SelfCulturalPsy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ChatGPT、谷歌的Bard和Midjourney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以各种专业和个人的方式采用。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它们正在给用户植入偏见和负面刻板印象,同时大量生成和传播看似准确却毫无意义的信息。此外,大模型产生的信息有可能影响人类的信仰。


近日一篇研究发现,一旦偏见或捏造的信息被个人接受,就不容易动摇。儿童的风险尤其高,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信仰扭曲的影响,因为他们更容易将技术拟人化,也更容易受到影响。研究者呼吁对心理学家和机器学习专家迅速合作评估问题规模并制定解决方案。


审校:Simon


6.30 脑科学日报| Sci Adv:小胶质细胞更新和寿命决定的新机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