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恭喜!“神十五”乘组出征太空已满一个月,都忙些什么呢?

2022-12-30 17:27 作者:轻舟一号  | 我要投稿



2022年11月29日23:08,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人搭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截至12月29日23:08,乘组3人飞行时长已经满1个月(30天),达成一个小里程碑。那么,乘组3人都在忙些什么呢?


主要任务!6项重点工作


在轨驻留期间,“神十五”乘组将重点开展6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二是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三是实施3-4次出舱活动,完成“梦天”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等工作;四是验证货物气闸舱出舱工作模式,与地面协同完成6次货物出舱任务;五是开展常态化的平台测试、维护及站务管理工作;六是开展在轨健康防护锻炼、在轨训练与演练等工作。



当前最忙!“解锁”科学实验机柜


在上述6项重点工作当中,关于空间应用系统的工作非常繁重,涉及到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并需要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这是“神十五”乘组当前阶段工作量最大的任务,同时,空间应用系统的相关工作也是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核心工作。



出舱新挑战!大范围转移+分头行动


接下去,“神十五”乘组将执行3-4次出舱活动即1.5至2个月/次,完成“梦天”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等工作,这对“最老乘组”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在“神十五”乘组的出舱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不同于以往2名出舱航天员协同作业,“神十五”乘组2名出舱航天员需要分头行动前往各自的作业点,如此一来出舱效率将会更高;又比如,在空间站“T”字构型3舱状态下,舱体伸展的范围比起1舱和2舱状态都要大得多,航天员在舱外的活动范围也更大,这些都会对年龄偏大的“神十五”乘组航天员带来不小的挑战。



“新玩法”!货物进出舱已实现自动化


除了出舱活动,“神十五”乘组还将承担一些空间站“新玩法”,验证货物气闸舱出舱工作模式,与地面协同完成6次货物出舱任务,这在此前“梦天”上行之前是没有的。



“梦天”实验舱采用4舱构型,由前至后依次为工作舱、载荷舱和货物气闸舱、资源舱。货物气闸舱与工作舱连接,嵌套在载荷舱内,总长2.3米,直径约2.2米,容积约8立方米。在航天员和机械臂配合下,用于载荷、设备的舱内外转移,运送能力可以达到400千克,单次运送货物的包络空间可以达到1.15米×1.2米×0.9米。



载荷舱总长约4.5米,直径4.1米,其中第一、第三象限各配置一个2米×2.5米的展开式暴露平台,用于安装舱外载荷,舱外提供37个标准载荷接口,支持开展舱外实验。



设计舱外暴露平台已经是世界空间站任务的通行做法,可以通过利用舱外高低温交变、强辐射、高真空等太空环境对各类材料、载荷进行实验和试验。同时,通过货物气闸舱自动舱门和机械臂实现货物的自动进出减少了航天员的出舱需求,实现了更高效的太空实验和试验。处于建成中国空间站的最后一棒,“神十五”乘组的“老同志们”正在开创“新玩法”,为中国空间站解锁新功能。



在初登“天宫”之时,“神十五”乘组与“神十四”乘组“会师”中国空间站,初步适应了在太空的生活、工作;而后两个乘组完成在轨交接,“神十五”乘组全面接管空间站组合体;再到乘组在轨一个月,全面适应空间站的生活、工作,“神十五”乘组的太空任务正在渐次展开,精彩将接踵而至!在此,要祝贺“神十五”乘组即将在太空迎来公历2023年新年,成为最早看到新年曙光的中国人!


作者:大白高国

恭喜!“神十五”乘组出征太空已满一个月,都忙些什么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