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季第01期:师徒

2022-03-12 16:48 作者:思琦的独家记忆  | 我要投稿

圆桌派文字记录

话题:第1季第01期 师徒(2016-10-29)

嘉宾:窦文涛 马未都  梁文道  余世存

总括:《今天谁还配做我们的老师》

私约和公约 个人和公司 师傅和徒弟 消费关系  饮水思源 道德标准 对价 不安全感

文化本身背叛的成分就多 家庭伦理少些 平常心 最初的初心 专注那一刹那 精神气格

 探讨

窦文涛:2016年9月郭德纲曹云金师徒大战事件 (师徒员工 私约公约)

余世存:师徒这个话题比较广泛 无论是做先生这种广泛教育上的先生,还是这种专业上的一技之长的师父,好像在今天都失去了他的那种范式,失范了。徒弟、弟子、学生对师父、对老师的关系跟从前不一样了。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今天谁还配做我们的老师》引发讨论。

窦文涛:郭德纲这件事认为是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马未都:我觉得郭德纲这个社会关系非常复杂,第一个层面,我们今天社会用公约代替私约,这是一个特别可怕的事,其实社会运转最好是私约。私约是维系人情感之间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私约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信誉,你说话得算数。那私约一旦被公约完全取代,这个社会是没治的。(我和编辑说这文章我明天交稿,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私约告诉你,明天晚上八点前稿子到你跟前,这是私约;而公约,是咱非得签约,最后公正等等,折腾的不行)

余世存:在现代这个社会为什么会这么守不住师徒的情分,或者那种大义?是因为徒弟特别容易进入一个陌生人的状况,我在你这个圈子混不下去了,我走;而在过去他不行,过去他离开这个圈子他活不了,别人都会抵制他。

窦文涛:个人和公司之间的关系,例如艺人和公司之间签约,然后红了,这个账怎么算?在中国是有道德负担的,它不会一个契约的问题,会在骨子里有一种“没有他就没有我”这种观念存在的,饮水思源,那饮水思源的账要怎么算?叫“受人滴水之恩,当作涌泉相报”。师徒之间如果你承认过去旧的那个传统,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它就不能再讲这个契约,就不能讲对价。

余世存:不应该讲公约和私约,而是应该把“师”的职位提升到“天地君亲师”这个伦理上,即徒弟心目中有没有这个伦理,如果没了,就是对师也没有师道尊严了。

马未都:师父是父亲的父,老师是另外一个师道。老师是可以讲对价的,但是师父因为有父亲的父,它是有长幼有序的,师父和老师不同的是都教给你一个本事,但老师不管你生存,但师父是管你生存的。

梁文道:我们很容易把这个对立成一个古代对现代,私德对公德的事,不是那么简单,我们还要注意到现代社会还有另一个特点。现代社会的师徒关系的变化还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消费。我们把所有的社会关系都理解为一种消费关系,所以今天你上学,你跟老师的关系,我们把它从师徒扩大到一般师生都看成是一种消费关系。我们现在大学的状态和二十年前,乃至民国时期的大学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年下了课还会和老师一路聊,然后陪着老师回到家里头再接着聊;那今天是怎样的状态,是老师叫女学生上家里,女学生还不止上家,还得进房上床。现在的学生他对老师的感情是我交了学费的,现在最常听到的对大学教授的投诉是老师下完课,立马就走,你绝对找不到他。

马未都:你在技巧上超过师父很正常,但不能因为你有某一技超越了你师父,你就开始鄙视他,这是文化问题,为什么中国人特别爱防着,因为中国本身的文化中背叛的成分就多。

余世存:围棋除魅了,(除魅:世界被祛除了神秘性、魅惑性)那就是围棋没有神的东西;但是围棋师父有神的东西,我觉得围棋师父比那个机器人还是有神的东西。一个人按机器人的路数下围棋,他安顿不了自己,但是师父能安顿,这个安身的东西,这个心能放下来。如二祖去求达摩,他要安心啊,心没有安下来,那你学任何一个技艺只是学到了技术。

窦文涛:吴清源,他的学生有一阵下棋老下不赢,着急。吴清源就说要有平常心,什么是平常心呢?平常心就是你下围棋的初心,你最早喜欢下围棋的时候,你难道一定希望赢吗?你可希望有人把你赢了,你有机会陪着各路围棋高手下棋,这体验难道不比输了更值得吗?

梁文道:所有的手艺技艺不止是老师让学生安心,而是手艺本身就让自己安心,你如果做进去了,你会觉得我能一辈子做这个我就好高兴,它是让你安身立命。我们现在总说要学习匠人精神,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我们很少去思考为什么他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是因为他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是只想着要做到最好,他是很专注的这一刹那。

 

 

 


第一季第01期:师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