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鼓达人》入门讲坛系列(入门篇三)

大家好,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按照上一期的内容,勤练换手呢?
不少人应该对普通难度下那三首古典曲目的换手较为熟练了吧?
如果能做到以上的内容,代表你已经可以继续跟进本期的内容了!如果没有达到的话,则建议继续用那三首古典曲目练习换手,以爆魂或者全连为目标努力吧。
正如上期所说,本期开始将进入到困难难度。但是在进入之前,我们得了解普通难度和困难难度下谱面的主要区别:
普通难度下存在较少的八分音,并且绝大部分以纯色(红色占多数)、三连为主。和四分音在整份谱面中相辅相成之感。
而在困难难度下的谱面,我们可以发现,谱面所包含的八分音元素开始从各方面变得不留情面:不仅长度变长,颜色也更多地开始掺杂蓝色,让换手的思考从“仅仅思考哪只手击打”转变成“不仅思考哪只手击打,还得思考击打哪种颜色”。
例如拿上期推荐曲目天国与地狱序曲为例:


这就是较为典型的普通难度和困难难度下同一个段落的对比。
当然,困难难度的难点不仅仅在于蓝色音符的存在感猛增,还在于在高阶困难曲目在,开始出现纯色的十六分音符。
以土耳其进行曲的某一部分为例:

在三个较为紧凑的三连音之后,立马后面跟着红蓝杂糅的八分音。
是的,总结起来。困难难度下我们需要克服的问题其实简单来说就两点:红蓝杂糅的散音如何换手和纯色十六分三连音。
散音换手思路
在困难难度下,我们想要克服连贯出现的八分音,离不开对八分音密度的三连音的掌握。
在之前的普通难度下,我们应该能熟练掌握了其中最为基础的两种:


在此之外还有非纯色的稍微复杂一些的组合,在下面按含常见度由高到低排列:
o o x
x x o
o x o
x o x
o x x
x o o
尤其是最上面两种,十分常见,也是最需要熟悉的。
大部分困难曲目都包含非纯色的三连音,但是同时也会包含很多纯色的十六分三连音。如果希望专门练习非纯色的八分音三连音的换手,我仍然推荐普通难度下的天国与地狱序曲,但是这一次大家需要开启“随意”模式,在选择难度界面按“+“号键,在随机一栏中可以看到”随意“模式。

这是一种在保持谱面中音符位置不变的同时,将音符颜色完全随机化的模式。由于天国与地狱序曲原谱包含大量的纯色八分音三连音,在随机化之后,我们就可以反复练习非纯色的三连音了。
在继续接下来的内容之前,请务必熟练非纯色的三连音换手。
在此之后,便可以从三连混色八分音继续进阶至长串混色八分音的换手:
让我们来看三段基础的长串八分音:
o x o x o x o x o x o……
o o x o o x o o x o o……
o o x o o o x o o o x……
R L R L R L R L R L R……
这三串八分音有什么不同?不同在于下一排的八分音中x之间间隔的o的数量都会比上一排多一个。
例如第一排每个x之间只有一个o,第二排有两个o,第三排则是三个。
面对纯色的长串八分音我相信大家已经不会畏惧。但如果在掺杂蓝色音符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思考哪只手负责打蓝色音符的问题。
在第一串中,每个x都是由同一只手(左手)击打的。
在第二串中,每个x在由一只手击打之后,下一次出现x要由另外一只手负责。
在第三串中,每个x又变成了全都由同一只手(右手)击打。但是右手仍然也要负责一部分红色音符。
如果将红蓝颠倒过来:
x o x o x o x o x o x……
x x o x x o x x o x x……
x x o x x x o x x x o……
思考红色音符哪只手击打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
第一串的红色全由同一只手负责。
第二串的红色每只手交替负责。
第三串的红色又变为同一只手负责。
由此一来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
当两个相同颜色的音符之间隔着与之异色的一串音符,
如果这一串异色音符是奇数个,那么两个相同颜色的音符用同一只手击打。
如果这一串异色音符是偶数个,那么两个相同颜色的音符用不同的手击打。
可能有人会说:这种规律稍微比划一下谁都看得出不是吗。
没错,这种规律大家稍微一分析都能很轻易发现,但是实际演奏过程中没有这么多时间给玩家思考哪一只手切换成异色。之所以总结成概括性的语句。是希望进阶的各位能将其作为条件反射那样熟悉下来。
毕竟,上述三串长串八分音只不过是十分基础且模板化的例子。真正的谱面中会产生各种各样复杂的变化和杂糅,以蓄势困难谱面最后一段为例:

如果不构建条件反射,临时思考哪只手切换颜色肯定是来不及的。
此外,在上面蓄势的困难谱面中,我们还看到了另一种比较常见且基础的八分音结构:
o o x x o o x x o o x x……
与之相似的还有:
o o o x x x o o o x x x……
o o o o x x x x o o o o……
这些也是属于比较常见的长串八连音,但是在困难难度中想要寻找某种典型八分音的专用练习曲目已经十分艰难,因为困难谱面往往已经开始包含了各式各样音符组合结构,曲目所带来的挑战已经是综合性的了。
因此我更推荐大家在困难难度中寻找自己对应水平的曲目广泛练习,而非仅仅局限在某些特殊曲目上。
为此,熟用本作的将曲目按难度分类机能十分重要:
在选曲界面按“+”号键可以开启曲目分类菜单。
你可以让曲目按某一难度下的星数从低到高排列,而非游戏默认的按曲目类型分类:

同时,也可以筛选出尚未过关/全连的曲目,方便练习。
所以我所建议的正确的练习方法是,首先确定自己在困难难度下的星级水平,然后将这一星级的曲目以全部过关为目标演奏。达成后才开始挑战下一个星级的曲目,以此类推去练习。
要全面地练习散音换手,自然是要在困难难度下全面地练习(其实魔王难度下两颗星以下的曲目也可以练习),而非像之前普通难度那样局限于某几首个别曲目。
三连音
尽管在上文中文章已经或多或少提及到连音一词,但是在此之前,指的是八分音密度下的连音。而实际上非本文环境下提到连音的时候,都是指的十六分密度下的连音:

这是所有新入门太鼓玩家无法回避的一个门槛,很多人甚至看到这样的连音一出现就手软,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最后手忙脚乱打乱了原本控制得好好的节奏。
直到看了这篇文章下面的内容为止……
没错,下面的内容就是关于如何打好纯色三连音的攻略!
其实就我个人观察而言,对于已经熟练掌握换手的玩家,遇到连音“打不上”、“按不来”之类的问题,并不是由于手真的不够快,而是因为心态问题。很多玩家一看到一连串的音符,心态先慌了,然后大脑一片空白,关于换手的基本功也全部忘光了。
所以,想打好三连音,必先克服面对三连音的恐惧,在心态上不再害怕。
这就不得不提到本作中的一首困难难度下的歌曲,简直是克服这种心态的神器。
那就是卡通动画音乐分类中的海洋之心~How Far I'll Go~
在原谱中,我们会看到很多三连音:

当然,我并不是要大家一开始上来就练习原谱,请先在菜单选项中开启“二倍速”选项,这个选项在维持音符敲打时机不变的同时,让谱面的视觉流动效果变为原来的两倍。

在二倍速下,你会发现,原谱中的十六分音密度的三连音,变成了视觉效果上八分音密度的散音三连音。相信各位已经对八分音密度的三连音十分熟悉了,就此展开练习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只是视觉流动效果上变成八分音,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十六分音符,在熟练好二倍速化的谱面之后,我们仍然要回到没有任何特殊效果的原谱下练习。所以希望采用半换的大家在换手上能将这些视觉上的八分音按连音的换手思路去处理,也就是面对这些连音的时候,必须惯用手起手。
比如海洋之心中有一段:
o o o ooo o o……
按照半换的换手思路应该是:
R L R RLR L R……
二倍速下的海洋之心,你应该会惊讶地发现其实一点都不难,甚至像一个普通难度下的谱面。在你熟练二倍速下的谱面之后,仍然要切换回到原速下,习惯实际视觉效果上的十六分三连音。
这是一个很简单但是却十分有效地针对心态问题的方法。
可能有人又会有疑问,困难难度下那么多歌曲都有十六分三连音,为什么偏偏要练习这首?
因为,这首歌BPM足够的慢,即使开启了二倍速,谱面流动速度也处于正常可读的范围下。而其他歌曲的BPM在视觉二倍速下,先别说熟悉三连音,音符的高速流动就已经成为了另一个问题。
在你觉得这首海洋之心二倍速和原速没什么问题之后。可以继续用这种二倍速/原谱切换方式练习困难难度下的动画分类中的面包超人进行曲。这首曲子比海洋之心稍快一点点,三连音的出现更加频繁。如果你对自己的换手熟练程度有信心,你甚至可以进一步挑战魔王难度下的面包超人进行曲(不过这次就别开二倍速了,因为魔王难度本身这首歌常态就是二倍速)。
二连音
别看“二”比“三”少,但是二连音实际的节奏比三连音更加难以掌握。
恰巧上文提到的困难难度下的海洋之心就是一首包含二连音的曲目:

因为二连音的头或者尾总有一端没有踩在拍子上,要求的节奏感要比三连音更高。三连音很少破坏换手的节奏感,而二连音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破坏这种感觉。
幸运的是二连音种类比三连音要少多了,只有四种:
oo
xx
ox
xo
二连音并没有三连音那般常见,建议还是以先熟悉三连音为主。但是鉴于之前已经推荐了海洋之心这首曲目,顺便先熟悉一下二连音的节奏也是可以的。
连音和散音的节奏控制
在练习连音和散音换手的时候,我们还得注意另外一个问题。连音和散音在谱面中毕竟是混杂地出现的。
很多人可能遇到过:
散音后面接着连音,结果连音的击打速度没升上去;
连音后面接着散音,结果散音的击打速度没降下来。
这种问题没有走近路的练习方法,唯一能帮助克服的就是在困难难度下根据自己所处水平广泛地练习。
结尾
本期教程的目标是希望大家能征服困难难度七星或以下的曲目。尤其是希望大家熟练困难难度下的夏祭。为什么是这首曲目?因为很经典,这首曲目覆盖了综合性的考验:二连音、三连音、散音换手。同时,也是为了之后教程将会提到的魔王难度的夏祭作准备。
为了帮助大家在练习的时候更好地理解半换的换手(遇到连音强制惯用手起头),特地录了个困难蓄势的触屏模式视频。
实际上,正如视频我所演示的那样,半换要求散音换手,并不是像自动模式那样“无论相隔多远的音符,都一定要换不同的手击打”。半换所要求的换手,实际上是从八分音密度开始的。四分音或低于四分音的密度,都完全没有必要追求时时刻刻的换手。
最后再次强调一遍,希望大家在困难难度下根据自身水平广泛地练习各种曲目,好好打下好换手和三连音的基础,
因为下一期【进阶篇一】开始,将要正式进入魔王难度的范畴……
还有就是每篇结尾日常:继续宣传一波太鼓达人NS群~

那么最后,我们下期见~!
【入门篇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