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芜湖新盘放风价1.3万 这个价格让购房者不淡定

2023-08-16 08:28 作者:楼市鱼眼  | 我要投稿

芜湖城南有新盘的定价,最近两天在市场上放风,1.3万/平。地产主播们进一步说,这个价格在项目预售后还能再往下调一点。在这个行情下,楼盘还是要做一些优惠活动,释放诚意的。那么,1.3万的价格高了还是低了呢?


嘿,这个还真不好说。


确定一个楼盘的价格高了还是低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因为每一个人的体感是不一样的。


这不,前些天有个全回购房的地块出让成功,政府的回购价格是1.4万。一位网友在下方评论说:这个价格太低了。理由是,地段好,主城区,还是在名校旁边,怎么可能就值这么点钱?同在一个区域里某个在售盘,价格都超过了2万。


但也有其他网友不这么认为,觉得1.4万的价格高了,因为芜湖现在的二手房的价格都在下跌,挂牌价高的房子挂了大半年都卖不动,1.4万这个价格我可以在更好的地段买二手房了,配套也一点也不比这个差。


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体感。





确定一个新盘的价格,参考的条件很多。1、地价,楼面价格越高,新盘就高;2、产品,做什么样的产品,定位越高,价格越高;3、装修,有没有装修,做什么层次的装修,影响价格制定;4、行情,行情越好,价格越高,还有可能捆绑销售;5、配套,周边有什么生活配套,也影响价格制定。


用以上5小点为基本点形成一个定价模型,去确定一个新盘的价格。现实情况中,也都不一定能很好地设计一个楼盘的价格。设计模型再好,拿不到想要的结果,也不顶用。楼盘卖的好不好,是唯一的评判结果。在当前的行情下,什么模型都不好使。

因为,大家买涨不买跌。


定价模型失灵,不是底层逻辑有问题,而是大环境出现了问题。就像科学家研究发现,现在的月球以每年3.5cm的速度离开地球,放在更长的时间里,基于月球引力而形成的一套既定的规律恐怕也将逐渐失去作用。


比如潮汐发电的效率就越来越低了。


这个在我们这里,被心理学家们称为“思维定式”。即过去是怎么做的,现在还怎么做。这个在芜湖房地产市场,这个相对微观的环境里是这么体现的。放到全国的房地产市场上,也还是思维定式在作怪。

应该说在过去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房地产政策做了很多转变。不论是金融方面,政策方面还是方方面面,都做了宽松的调整。


但是,你们发现没?过去“一管就死,一放就疯”的规律也不灵了。以至于鱼眼,对任何楼市政策都失去了体感,已经没有长期的职业经历培训出来的敏感度了。


政策上如此,如今房企在操盘上似乎也没有任何的突破。


拿地,动工,临时展厅,项目发布会,产品发布会,如果还有钱,就喊个歌星唱个歌,售楼部开放,预售,然后进入漫长的销售期。


操盘手换了一波又一波,操盘思路一点都没有变化。我这是在批评那些优秀的项目总吗?非也!放到哪个市场,哪个操盘手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所以说,问题不在于操盘手,在于大环境已经改变后,市场微观没有感觉到,或者即便感觉到后,也无能为力。


20多年的房地产发展,我们的房地产市场除了买地,造房,销售,还做了哪些调整吗?这一整套的运作逻辑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然后,又想在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市场把房子卖出去,说实在话,有点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就这么干吧,大不了换个城市,换个房企,换个项目继续干!”地产项目总大概都是这么想的吧。


房子卖不好,怪经济大环境,说大家都没有稳定的收入,无力支撑起高房价。但是也还有人在这样的市场里换房买房,说明房地产市场还是交易需求存在的。


如果这个市场还是一片死寂沉沉,我们是不是要思考一下,重复了20多年的房地产运作框架出现了问题?是不是一些政策要从根本上调整过来。


比如说商品房预售制度,能不能改成现房销售?比如说商品房公摊面积,能不能改成以套内面积卖?比如说商品房不挂学区,能不能实施真正的就近上学?……我们的商品房市场能不能真正地站在购房者的角度,设定一套符合大部人的游戏规则呢?


因此,要问芜湖一个新盘把价格设定在1.3万/平,是高了还是低了?也是一个“思维定式”的问题。因为,无论他们怎么设定这个价格,都不会符合你的利益。

因为这套运行规则,从根本上讲是迎合过去时代需求而设定的。那么,已经过去的时代需求是什么?是造更多的房子,让更多人住。

现在实际情况是房子多了。那么这个时代的需求是:我们想住更好的房子。就是这么简单!我是鱼眼,下期再见!


芜湖新盘放风价1.3万 这个价格让购房者不淡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